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中場休息 這是互聯網金融信仰的新時代

沒有中場休息 這是互聯網金融信仰的新時代

沒有中場休息,也沒有倒帶與暫停。新的一年,互聯網金融繼續砥礪前行。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07年網貸雛形歷歷在目,兌付承諾仍言猶在耳。轉瞬間,十年光景逝去,互聯網金融隊伍逐步擴大,從「單槍匹馬」變為抱團作戰。

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靴子落地,去剛兌、消存量、開存管……填補政策空白。這或許是最好的時代,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突破億萬元,合規大考穩中前行。當然,也可能是最壞的時代,暴力催收難掩行業之殤,利率高昂換來債台高築。

可無論是好還是壞,互聯網金融一直有個信仰——普惠金融。自誕生伊始,互聯網金融沒有中場休息,也沒有倒帶與暫停。新的一年,繼續砥礪前行。

當新年的鐘聲回蕩在晴朗的天空,2018年新年來到。互聯網金融也站上了新起點,開啟了新征程。2018年,行業進入到了生死的最後關頭,備案「大考」在即,有的是翹首以盼的等待,有的是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大手布局,而有的等來卻是業務分崩離析。

好的開始:備案與上市

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大幕開啟。過去的2年內,行業迎來了新的變革。

在嚴厲的監管風暴中,互聯網金融從亂象叢生逐步向合規化運營艱難蛻變,並確立了「1+3」網路借貸行業監管體系。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年底,網路借貸行業總體貸款餘額達到了12245.87億元,同比2016年上升50%。相反,全年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一直單邊下行狀態,數量達到了1931家,相比2016年底減少了517家。

據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2月起,廈門、廣東、深圳等9地區陸續發布網貸備案管理辦法。從表中可以看出,各地備案標準不一,北上廣等地監管相對較嚴,中西部地區相對較松。

2017年12月,銀監會發布《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即「57號文」),標誌著互聯網金融整改進入最後驗收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表示,各地的備案政策不同,一是因為各地網貸平台發展水平不同,規模不同。二是當地網貸平台的實力不同,談判存在一定的優勢和博弈力量。三是各地金融監管部門對政策的理解存在一些差異,也由於地方監管部門的監管能力和人員儲備存在差異。

不過,尹振濤認為,隨著備案的逐步,這些差異會準備被堵上,監管政策中存在的一些監管尋租可能會通過窗口指導等方式堵住。

從平台的角度講,目前,諸多平台表示,均在積極響應監管,或成立專項小組,或者積極消化大標存量業務,又或者對接銀行存管系統……「只要通過備案,不論是從規模上、業務模式上,都是完全合規的,而行業真正的競爭是在備案之後。」

「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一定是一個寡頭時代,經過2015到2016兩年的整改期,互聯網金融已經從良莠不齊漸漸走向正規,各個細分領域已出現寡頭的態勢」,微貸網副總裁汪鵬飛指出,待符合監管要求,業務創新會得到市場肯定,也將在備案完成後散發更強的生命力。

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了解到,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金融辦公示獲得備案平台。不過,備案仍在進行中。相比較而言,2017年下半年起,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取得更為直觀的進展。

2017年,先後有6家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成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包括陸金所等10餘家計劃在在境外上市,另有多家平台通過收購等方式實現曲線登陸港股市場。

從某種程度講,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能夠順利在美上市,代表著成功上岸,業務更加透明、合規。和信貸CEO周歆明認為,上市風潮標誌著中國互金行業發展接近成熟,也標誌著國際資本市場認可。企業上市也有助於上市企業經營規範性以及未來抗風險能力的提升。

「2017年,互聯網金融企業集中赴海外上市,一方面是由於國內上市門檻較高,互金企業目前不具備上市環境;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互聯網金融平台競爭激烈,通過海外資本市場融資是緩解生存壓力的有效途徑。」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上市對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提升投資人信任度等也會有所幫助。不過,赴海外上市也會面臨維護成本較高、存在法律壁壘等問題,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做好通盤考慮。

壞的氛圍:高息與暴力

有好的一面,同樣存在壞的一面。在資本市場的狂歡下,由於受到監管影響,這場上市盛宴難以盡享,市值嚴重縮水,甚至出現股價跌破發行價情況。

監管可以促進行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使行業脫離浮躁。與此同時,監管同樣讓企業變得小心翼翼,使得整個行業處在低調氛圍。

除了凡事讓路於「備案」外,平台更多是忙於轉型,特別是向現金貸、消費金融等小額分散領域邁進。而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又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

其中,高息成為行業有目共睹的問題,由於過高的利率可以覆蓋不良損失,此前有很多現金貸產品年化利率在100%以上,遠遠超過了法律保護合理範圍。另由於很多平台不注重風險把控,導致出現多頭借貸的現象,借款人借新還舊,加重借負擔同時,也出現上演了諸多「悲劇」。

為了解決問題,2017年4月,銀監會發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掀起整治工作開端。同年12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現金貸牌照管理成為定局。

馬上消費金融CEO趙國慶表示,現金貸是「中性」詞,社會上一些公司的有益嘗試確實覆蓋到了銀行等金融機構難以覆蓋的次級人群,但如果採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的方式會衍生出道德危機。長遠來看,當前市場所表現出來的「用高利率去覆蓋高風險」並不代表現金貸的本質。

而現金貸的迅速發展,因壞賬率極高,「養肥」了催收行業。據券商中國報道,我國催收行業的市場規模直逼三萬億,其中,現金貸的不良餘額至少達到900-1500億元。

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了解到,一般平台自己進行催收,通常是打電話、發簡訊等線上方式,真正存在暴力是將催收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平台,常用的方式為威脅,俗稱「聲譽綁架」,特別是在線下,會對借款人進行人身攻擊、拉橫幅等行為。

「自現金貸監管政策出台以來,現金貸平台整體收縮。」某現金貸平台負責人稱,「大量現金貸平台出現還款逾期率暴增的情況,為了確保平台回款,再上迫於監管關於催收方面的壓力,很少有平台採用暴力手段,而是用一些比較溫和催收方式。」

而在消費金融領域,監管缺失成為行業亂象之一。經過去年年底的監管大整頓,新的監管秩序尚未建立,資金方對消費金融心有餘悸,報有一定的謹慎態度,屬於資金趨利避害的正常反應。

目前,捷信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公司、招聯消費金融公司、蘇寧消費金融公司和中郵消費金融公司5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更是呼籲消除經營環境的不平等,將從事各類貸款業務的機構納入統一監管體系,拓寬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

「目前整個金融的監管原則是去槓桿,去剛兌,去嵌套,避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統一監管是未來的監管方向。」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指出,對於消費金融業務來說,不管是持牌還是備案,都需要納入監管,而融資渠道也是要在監管方認可的範疇之內,融資槓桿也需要符合要求。

前述某現金貸平台負責人認為,統一的監管體系,能夠給市場以信心,提振士氣。作為融資機構,希望統一監管體系,避免多頭管理,避免因為信息不暢等問題導致市場持續保持懷疑態勢,也是融資機構從宏觀上解決融資難問題的主要途徑。

從現在看未來:併購與科技

互聯網金融監管仍在繼續,2018年是互聯網金融平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對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表示,2018年互聯網金融市場基調是合規發展和控制風險。企業可能會兩極分化,部分企業走向更合規,部分企業會以各種形式退出、部分企業會走向更地下、更隱蔽的方向,也會對金融穩定安全形成長期挑戰。

「由於備案要求較高,同時目前也只針對存量平台。因此,下一步圍繞網貸平台備案的重組和併購將成為常態。」 尹振濤表示,在2018年6月底將分為2-3批進行備案,而這些備案平台均是在專項整治之前已經開立業務的。這些存量機構的備案數量並沒有數量限制和規定,但由於是專項整治階段,因此數量不會太多,估計全國範圍內不會超過100家。

在支付層面,截至目前,央行共計註銷24張支付牌照,而在2017年就有19張支付牌照被註銷。易寶支付CEO唐彬直言,「市場本來就是這樣的,最開這些機構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成長,然後到一定階段,再通過監管、引導,漸漸被重組,提高效率。」

他預計,未來,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或許會剩下二三十家,而這些第三方支付機構將會有一定規模的,且能夠可持續發展。

為了能夠在眾多平台中脫穎而出,周治翰認為,備案只是其一,各家平台需要有一技之長,同時又不能有短板。隨著平台合規整改、投資者教育持續開展深入,相信大部分投資人應該不會再盲目追求過高的收益,而是更加看重平台的合規性、資產的質量、風控能力、服務的能力。

「未來,智能投顧、區塊鏈、深度學習等將在金融中發揮核心作用。」吳震稱,「但目前,這幾項技術還處於實驗和探索階段。深度學習有很多應域點,在某些點取得突破的話,就在催生很多金融中的應用,如人臉識別。」

周歆明表示,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雖然各巨頭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但更值得期待的,還是金融服務與互聯網思維真正發生化學作用。一旦在金融服務中,能夠真正把技術創新、極度差異的運營文化、市場技巧等融入進去,必然極大地提升用戶體驗和資源管控,從而帶來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行業自律方面,央行行長、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小組組長周小川也表示,希望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新的一年裡,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關注

IF觀察(phjrgc)傳遞普惠金融理念,分享普惠金融信息,在這裡,讀懂普惠金融。

金融輿情(jryq007)關注金融輿情,看《互金早報》,每天早上8點,洞悉互聯網金融一切。

P2P訪談(p2ptop1)P2P那些人、那些事,都在這裡。

眾籌通(zhongchoutop)提供眾籌行業最權威、最準確、最新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狂跌!價格擊穿6000美元 跌跌不休何時止血?

TAG: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