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機能大神設計也遇冷,論設計師是否應該跟隨大眾的步伐?

機能大神設計也遇冷,論設計師是否應該跟隨大眾的步伐?

作者:選擇廚師沙拉的 M

由 Errolson Hugh 主理的ACRONYM目前已經是如日中天,領著機能風的蓬勃發展。同時 Errolson Hugh 兼修的Nike ACG系列更成為了如今機能、運動、潮流的標杆。

(image:Haven)

憑藉這些出色的設計才華,因而這位光頭機能大神成為了萬眾追捧的偶像。

(image:Nike)

雖則 ACRONYM 與 Nike ACG 已聞名於世,但是大家可能還會對身兼多職的 Errolson Hugh 的其他「兼職」感到陌生。

是的,他還是位武術高強的空手道大師~(image:Souhu)

例如 Errolson Hugh 受邀為 Stone Island 高端支線Shadow Project(影子系列)做設計。又例如他在Arc`teryx Veliance系列誕生的前兩年里擔任的設計策劃。

另外 ACRONYM 中 Hugh 的合伙人兼前女友 Michaela Sachenbacher 也被邀請參與到 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 的設計中

Arc`teryx Veliance 系列(image:Inventory Magazine)

可惜的是,Errolson Hugh 在這兩個品牌上的設計作品似乎都「遇冷」了。

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 18ss(image:Stone Island)

首先說說石頭島的影子系列吧,相比起在 ACRONYM 里的「激進忍者」風格,Shadow Project 系列則相對保守得多。ACRONYM 有著攻擊性極強,幹練硬朗的武士格調,以及精妙到毫釐的裁剪,應闊則闊,應修則修

ACRONYM 17ss(image:Unrtd.co)

(image:Stone Island)

同時ACRONYM在快拆扣、拉鏈、飄織帶、口袋等元素上運用得淋漓盡致。而 Shadow Project 則整體「偏軟」了不少,裁剪上總體也有點偏窄修身,適合日常生活或普通的戶外運動,也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 18ss(image:Stone Island)

更甚的是,機能愛好者對黑色與軍綠色的熱愛已經是滲入到骨髓里,除了完美符合機能的審美之外,在搭配上也很難會「出大錯」。

所以 ACRONYM 基本以這兩種顏色為基調,而反觀 Shadow Project 則不厭其煩地喜歡運用彩色色調,其鮮艷程度可形容為一種大膽的設計。

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 18ss(image:Stone Island)

不少 Errolson Hugh 死忠粉亦或機能愛好者都有著不太滿意的聲音,說他在石頭島 Shadow Project 的設計上少了幾分韻味。

(image:Stone Island)

當然我們不能就憑几個反對的聲音就全盤否定了 Shadow Project 的設計,畢竟它在材質選用,科技研發等方面還是相當優越。

可有個致命問題就是,這一系列服飾定位於高端,顧然之價格也相當高昂,讓普通消費者難以靠近。所以每一季度的 Shadow Project 最終或多或少都會流入到品牌折扣店。

(image:Haven)

那麼,把眼光放到 Arc`teryx Veliance 系列上,頭兩年 Errolson Hugh 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的。

跟 Arc`teryx 普通的運動戶外定位不同,Veliance 則在 Errolson Hugh 的引領下,把目光鎖定在了商務人士身上,打造出更為沉穩低調的商務風格,而在短短兩年之間他就為品牌奠定了基礎。

(image:Haven)

這時候那幫機能愛好者就更加看不下去眼了吧,與其說是沉穩低調,不如說是死板無趣。

暫且不論在這兩年之間,Errolson Hugh 為 Arc`teryx Veliance 系列謀得的經濟效益如何,也無法得知品牌內部與設計師是否出現了分歧,也可能是 Errolson Hugh 自己覺得無法給到品牌更多的東西,所以在兩年之後 Arc`teryx 就與這位機能大神終止了合作。

早期時 Errolson Hugh 還曾與鼎鼎大名的 GORE-TEX、捷克戶外品牌 Tilak、德國軍表品牌 KHS TACTICAL、滑雪品牌 Burton 以及其高端支線 iDiom 等品牌合作,甚至也與日本時尚名所 United Arrows 合作推出過 DIS?RAN 系列服飾(image:Cargo Collective)

這是否讓你意想不到呢?設計才華如此出眾,並且已經得到世界認同的設計師如 Errolson Hugh,都會受到在設計上的遇冷。他也只是一個例子,這種設計遇冷的事更多會出現在時尚時裝界上。

不過這時候我想起的,是另外一個令人心酸的球鞋故事,Nike Air Zoom Talaria。

(image:Sil.lt)

這雙誕生於 1997 年,由Tinker Hatfield親手設計的經典球鞋,其地位在 Nike Air Zoom 的歷史裡舉足輕重,是 Air Zoom 最早的家族成員之一。

Nike Air Zoom Talaria 的名字源於希臘神話中眾神信使墨丘斯的帶翼涼鞋,在起名字上都如此用心,就能看出 Tinker Hatfield 在它身上花了多少的心思。

(image:Nike)

以鮮艷的熒光黃作為 OG 配色,在那個年代堪稱大膽前衛,後跟的Talaria 簽名更凸顯出其豐滿的細節質感。

而 Air Zoom Talaria 最大亮點莫過於其彩虹漸變的鞋底,並且你可以透過透明的外底,看到內里採用了的3/4鞋長的 Zoom Air 氣墊。

外底還標識著「IN」的字母,細節可謂滿分(image:Sli.lt)

這對經典的鞋子曾分別在 2014 年與 2016 年復刻回歸過,但慘淡的現實似乎刺痛了 Tinker Hatfield 的心。因為它的復刻發售不單只反響一般般,而我還曾在各大 OUTLETS 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甚至是處於長時間無人問津的鋪塵狀態。

鑒於其他 Tinker Hatfield 設計的球鞋,都曾在圈子裡捲起過風浪,而這對 Nike Air Zoom Talaria 卻遭遇了可憐的命運,這未免讓人突起了憐憫之心。

所以回到了「知名設計師也會遇冷」這一課題之上,設計再出色,也都有可能被大眾所忽略,這時候我們是應該憐憫設計師呢?還是這無辜的單品?

不不不,其實今天不是要大家去發起這憐憫之心,關懷那些遇冷的人與物。我更想表達的是,當遇冷時,設計師該何去何從?

設計師也應該先遵循不同品牌的理念,再而注入自己的思想(image:Hypebeast)

一位出色的設計師,不能一味地跟隨大眾的步伐,唯有堅持自我獨特的設計理念,才能交出好的作品,最終反而才真正會被大眾賞識。

如果被大眾輿論批評了一下,就立馬改變風格,去迎合大眾口味,一味被大眾的需求所束縛,最終品牌亦只能成為芸芸眾生罷了。

(image:The Sole Supplier)

再次論及 Errolson Hugh 的 ACRONYM,其品牌早誕生於 1994 年,Errolson Hugh 也多次在訪談中提到,他已經默默地耕耘了20 年,才得到了 Nike賞識的機會,才有機會肩負上在 2014 年重啟 ACG 的重任。

言語中 Errolson Hugh 不失流露出對 Nike 的感激之情,不過我想,這最大功勞仍然是其對機能風格的刻苦鑽研與堅持不懈。

(image:ArtStation)

試想在當年,ACRONYM 所想表達的機能,又有多少個知心人能讀得懂?也許它已經遇冷了整整 20 年,才遇到了 Nike 這個伯仲。

設計師如此,導演也如此,害怕票房遇冷,就一味地迎合大眾口味,最終還不是成為了票房毒藥?

(image:Techpoint.ng)

同理,我們做新媒體的也是如此。如今網路時代發達,弊端也日益浮現——「閱後即焚」的新媒體。追求數據,不在意文章質量,閱後讀者又能獲得些什麼呢?一味博取大眾歡心,抓住大眾情緒並用簡單手段將其情緒引爆,數據就這麼唾手可得。

有多少人看固然也重要,但比有人看更重要的是——被多少人記住,如何創造持久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teppy潮流周志 的精彩文章:

日本衣服水洗標上的圖案你都能看懂嗎?
不只有GEL,ASICS 鞋底科技各個都是寶

TAG:Steppy潮流周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