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狗年說狗,從商朝到民國,中國歷史上狗的藝術形象

狗年說狗,從商朝到民國,中國歷史上狗的藝術形象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戊戌狗年,狗在十二生肖中大概是最討喜的形象了,狗與人之間的關係密切,而且頗通人性,而且中國的「狗文化」也源遠流長。

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接觸的最多的就是家犬了,家犬由古代人從狼馴化而來,據科學家研究,狗的馴化至今已經有14000到15000年的歷史了,家犬的品種也發展到了數百種之多,其職能也延續到人們生活的多個領域,比如導盲犬、警犬、牧羊犬和寵物犬等等。因為狗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中國歷史上的藝術作品中也有很多反映狗的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這些作品吧。

中華田園犬,又稱土狗、柴狗

前文提到,狗的馴化歷史大概有一萬多年的歷史了,而中國最早有文物驗證的朝代則是商朝,距今3600年左右,所以狗或者犬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已經是十分熟悉的物種了,所以商代就已經有反映狗形象的藝術品了。在商周時期,古人將玉視作山石之精靈,有著一種對玉天然的尊崇情感,所以商人會用玉製作成神靈、禮儀用品以及他們所熟悉的動物形象,狗自然就成為了其中的一員。比如,下面這隻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商代玉犬,全身沒有任何的雕飾和花紋,簡潔明了,又生動形象。

商代玉犬

春秋時期,很多貴族和武士所系的腰帶上多有帶鉤,用以彰顯其身份,而帶鉤的材質多以青銅為主,當然也有一些以黃金、白銀、鐵以及玉為材料。《淮南子·說林訓》記載,「滿堂之坐,視鉤各異」,說明帶鉤已經作為一種外露的配飾,因為其彰顯身份,所以更加為人所重視,而形象也多以龍、鳥獸為主,狗作為人類的朋友也有幸成為了帶鉤的載體。首都博物館藏有一款春秋時期的犬形青銅帶鉤,造型古樸,並帶有周朝時期特徵的花紋。

春秋犬形銅帶鉤

到了漢朝,又出現了很多以陶土為材質的狗的形象。最早的陶器,距今也有150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新石器時代,遠古人類就開始燒制陶器作為生活器皿,後來又陸續出現了很多陶制的動物和人物形象。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彩繪陶人,而在漢代也出現了不少陶狗形象,比如下面的這一隻卧倒的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一隻躺卧的家犬形象。

漢代陶制卧狗

而到了盛唐時期,陶器的發展也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器工藝的珍品,因其釉質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通常稱其為「唐三彩」,在中國的很多唐墓中出土了很多的唐三彩,而唐三彩也以其絢麗多彩而聞名世界。為世人所熟知的唐三彩造型多以仕女、馬、駱駝為主,其實也有不少以狗為造型的唐三彩。比如下面這隻唐三彩小狗,憨態可掬,色彩鮮艷,出土於唐韓貞墓,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唐三彩小狗

除陶器以外,中國人在商朝時期就已經發明了陶瓷的燒制工藝,陶瓷是中國的象徵,甚至中國的英文名China都是有陶瓷的英文名china演化而來,由此可見陶瓷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之重。在宋朝中國的瓷器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包括北方的定窯、耀州窯、鈞窯和磁州窯,南方的龍泉青瓷系和景德鎮的青白瓷等,而瓷器中自然也不乏有狗的形象,比如下面這隻宋代吉州窯白釉褐彩陶瓷狗,出自江西吉安的吉州窯,一隻抽象的小狗,白釉為底,表面分布著一些褐色的斑點。

宋代吉州窯白釉褐彩瓷狗

如果說上面這一隻陶瓷狗還有點抽象,那麼下面這一隻就比較寫實了,這是清代醴陵窯瓷狗,活靈活現。

清代瓷狗

而到了清代,隨著中西方交流的進一步加強,很多西方的藝術工藝流傳到中國,比如玻璃畫,是指在玻璃上用油彩、水粉、顏料等繪製的圖畫,17世紀左右流行於德國、捷克等國家,基本是宗教性質的民間畫,多用於教堂內的玻璃窗上。乾隆年間,義大利畫家郎世寧將玻璃畫傳入中國,並逐漸在中國民間開始流行開來,而狗也成了玻璃畫的常客,下面這張玻璃畫就繪製了人物和家犬的形象。

清代玻璃畫,人物形象與狗

除此之外,國畫也是中國常見的藝術形式,人物、山水、動物都經常出現在國畫中,比如下面這這張民國時期的「雙犬圖」,可以看出狗的形象已經越來越寫實了,比較接近於生活在狗的形象。

民國雙犬圖

除了上述各種材質和藝術形式的狗之外,還有下面這隻狗,是漢代彩繪木卧狗,是不是很呆萌呢?

漢代彩繪木狗

參考文獻:《狗的起源與進化研究綜述》、《淮南子·說林訓》、《普通陶瓷文獻綜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這個明朝皇帝起用閹黨,視東林黨為禍水,卻不被看作是昏君
看朱三太子如何讀書,崇禎給他安排了兩個老師,皇子還挑三揀四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