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悉尼歌劇院 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劇院 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劇院位於悉尼市區北部,是悉尼市地標建築物,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設計,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獨特又美麗,整座建築潔白晶瑩,令人嘆為觀止。 特有的帆船舢板的造型和悉尼港灣大橋交相輝映、湛藍的天空和海水,濃妝淡抹水天一色,讓悉尼的風光和浪漫更加靈動撩人。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從遠處看,悉尼歌劇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帶著所有人的音樂夢想,駛向蔚藍的海洋。從近處看,它就像一個陳放著貝殼的大展台,貝殼也爭先恐後地向著太陽立正看起。悉尼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浮動在美不勝收的悉尼港。

悉尼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佔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悉尼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音樂廳、歌劇廳和貝尼朗餐廳。三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

音樂廳裝潢華麗,有2690個席位。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大利亞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大利亞木材,忠實呈現澳大利亞獨特的風格。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檯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檯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了然。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和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建造悉尼歌劇院的計劃始於1940年代,悉尼音樂學院的院長Eugene Goossens遊說建造一個能夠表演大型戲劇作品的場所。當時進行戲劇表演的場所悉尼市政廳對於戲劇表演來說太小了。在1954年,Goossens成功取得了新南威爾士州長Joseph Cahill的支持,Goossens堅持將歌劇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Cahill曾想將其建得離位於CBD西北方的溫耶德火車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 Sydney)更近一點。Cahill於1955年9月13日發起了歌劇院的設計競賽,共收到了來自32個國家的233件參賽作品。1956年,丹麥37歲的年輕建築設計師約恩·烏松看到了澳大利亞政府向海外徵集悉尼歌劇院設計方案的廣告。雖然對遠在天邊的悉尼根本一無所知,但是憑著從小生活在海濱漁村的生活積累所迸發的靈感,他完成了這一設計方案,按他後來的解釋,他的設計理念既非風帆,也不是貝殼,而是切開的橘子瓣,但是他對前兩個比喻也非常滿意。當他寄出自己的設計方案的時候,並沒有料到,一個「安徒生童話」將要在異域的南半球上演。

設計方案一經公布,人們都為其獨具匠心的構思和超俗脫群的設計而折服了。但是,誰又曾知道,約恩·烏松 的方案最初很早就遭到了淘汰。後來評選團專家,芬蘭籍美國建築師埃洛·沙里寧來悉尼後,提出要看所有的方案,它才被從廢紙堆中重新翻出。埃洛·沙里寧看到這個方案後,立刻欣喜若狂,力排眾議,在評委間進行了積極有效的遊說工作,最終確立了其優勝地位。1957年冬天,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被宣布贏得了競賽,得到了5000 pound 的獎金。烏松於1957年訪問了悉尼,幫助監督該項目。1963年2月,他將他的工作室搬去了悉尼。原本位於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的麥格理堡壘電車廠於1958年拆除。歌劇院的前期準備工作於1959年3月份開始。歌劇院的建造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59年–1963年)包括建造矮牆。第二階段(1963年–1967年)建造外部的「殼」結構。第三階段(1967年–1973年)內部的設計和裝潢。

1958年12月5日開始,建築公司為Civil &Civic,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的工程師們則負責監督和指導。政府出於對資金和公眾輿論的擔心力求工程儘快開展。然而約恩·烏松的最終設計卻仍未完成。1961年1月23日,工程已比預計延後了47天,包括天氣,沒有預料到的雨水改道,工程在正確的結構圖準備好之前就已開始,合同文件的改變等。矮牆的工程最終於1962年8月31日完成。迫使工程儘快開展的行為最終導致後來產生了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和這樣一個事實:矮牆的強度並不能夠支撐它的屋頂結構,必須重建。最初的設計中,這些殼並沒有幾何學上的定義,在開始階段,這些「殼」被定義為由一系列的混凝土構件組成的排骨支撐起來的拋物線。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的工程師們找不到一個建造這些「殼」的方法。使用原地澆築的混凝土來建造的計劃由於造價高昂而遭到了否決,因為屋頂的結構不同,這樣就要求有不同的模具,最終導致造價高昂。

從1957年到1963年,在最後找到一個經濟上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之前,設計隊伍反覆嘗試了12種不同的建造「殼」的方法,「殼」的設計工作最早是利用電腦進行構造分析來完成,在1961年中期,設計隊伍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所有的「殼」都由球體創建而來。該辦法可以使用那個一個共同的模具澆注出不同長度的圓拱,然後將若干有著相似長度的圓拱段放在一起形成一個球形的面。「殼」由Hornibrook Group Pty Ltd建造,在工廠中製成了2400件預製肋骨和4000件屋頂面板,這加快了工程的進度。這個解決辦法的成就在於利用預製混凝土構建從而避免了建造昂貴的模具,並且同樣允許讓屋頂面板在地上就大片的預先建造組合好,而不是在高處一個一個的拼接。

Utzon將他的工作室搬到悉尼,然而政府在1965年發生了改變,新的Robert Askin政府宣布悉尼歌劇院建造計劃將由公共工程部管轄,一直到1966年,悉尼歌劇院建造計劃的花費只有2290萬元,少於最終預算1億零200萬的四分之一。約恩·伍重辭職的時候,第二階段的工程正接近完工。Peter Hall在他辭職後取代了他的位置,Peter Hall對內部的設計和裝潢負責。一些其他的人也在同年接受任命,取代約恩·伍重的位置。在Utzon辭職之後,聲學顧問Lothar Cremer,向SOHEC證實Utzon最初的設計僅允許在大廳中安放2000個座位,並進一步指出如果將座位加至3000個的話將會對聲音產生災難性的後果。悉尼歌劇院在建造過程中,因為改組後的澳大利亞新政府與約恩·伍重失和,使得這位建築師憤而於1966年離開澳大利亞,之後的工作由澳大利亞建築師Peter Hall、Lionel Todd與David Littlemore合力完成。

悉尼歌劇院最後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開幕式邀請了英國女王親臨現場。悉尼歌劇院在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的親自主持下,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隨後,澳大利亞指揮家唐斯揮棒首演了普羅科菲耶夫的《戰爭與和平》。悉尼從此結束了沒有自己歌劇院的歷史。這所劇院主要供2個澳大利亞的巡迴劇團演出之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也常在這裡舉辦各種音樂會。自1976年起,由波寧基接任指揮。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經常用它來舉辦各種音樂會。有人認為悉尼歌劇院的第一場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為工作者獻唱的那次。這位黑人歌手當時爬上了還在興建中的鷹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與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悉尼歌劇院的種種幕後故事遠遠不只這些,興建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實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術難關、有拂袖而去的建築師,還有差點讓政府破產的超高工程費以及一隻在首演綵排時跑來插花的臨時演員——負子鼠(Posum),後來有人將這些寫成了一出歌劇,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悉尼歌劇院與歐洲一些著名歌劇院那悠久的歷史不能相比。在悉尼還沒有歌劇院時,一批有志之士一直為建立固定的歌劇表演團體和歌劇院而四處奔走,積極地遊說。經過他們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市政府的撥款和支持。可是,這座歌劇院從破土動工至建造完成,卻歷經14個年頭。1959年,劇院奠基破土,但在劇院乳白色貝殼的外形結構完成時,施工者發現原設計方案有不切實際的地方。這一發現無疑要將原方案推倒重來。難為的是,這時建造劇院的經費預算已經耗盡,無可奈何,工程只得暫時停頓下來。在一片要我悉尼歌劇院的呼籲下,澳大利亞政府請來了英國的建築專家對原設計做局部修改,為了籌集資金,澳大利亞政府還發行了彩票,經過一番艱苦的運作,好不容易才湊足了款項,工程繼續開工。當劇院建成後,澳大利亞有關當局認為原定擁有1500個座位的音樂廳是全年開放,而擁有2700個座位的歌劇院則是季節性演出廳,使用率不高。從經濟角度考慮,將原來的音樂廳改換成歌劇院,而原先的歌劇院則裝上了擁有一萬根音管的大管風琴,使之變成一座音樂廳。這一改變造成了歌舞劇場舞台太小的遺憾,音樂廳卻因此而氣度恢宏,引人注目。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靈魂,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十大奇蹟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觀光,絡繹不絕。悉尼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那些瀕臨水面的巨大的白色殼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花朵,在藍天、碧海、綠樹的襯映下,婀娜多姿,輕盈皎潔。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 ,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貝尼朗岬角。這座綜合性的藝術中心,在現代建築史上被認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標誌。這座建築已被視為世界的經典建築載入史冊。2003年4月,悉尼歌劇院設計大師約恩·伍重先生獲2003普利茲克建築學獎。普利茲克獎是對約恩·伍重和他的傑作的最終承認。2008年11月29日,約恩·伍重在丹麥去世,享年90歲。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大師,在他生前直至去世都沒能夠親眼看過他自己的傑作。

聲明: 圖片來自網路,公眾號發布的圖只為交流分享,源自網路的圖片,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地球繞太陽走一圈的時間,你可以對自己做的最好的事
2018年十二生肖運勢詳解——生肖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