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德分裂後的勳章制度:東德,連少先隊都有勳章體系

兩德分裂後的勳章制度:東德,連少先隊都有勳章體系

文| 唐思

巴伐利亞王國的聖胡貝特勳章

德國,是研究勛賞制度永遠繞不開的一個國家。在其歷史上,勛賞制度一直是國家政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二戰之後,德國分裂,東西德也先後走向兩條不同的發展軌道。由於德國在歷史上給人類帶來了兩次巨大災難,而與軍事和政治發展息息相關的勛賞制度對此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戰後西德在勛賞制度上顯得極其低調。一方面,在幾大佔領國的主導下,此前的勛賞制度全部被廢除。另一方面,聯邦德國只設立了全國性質的功勛勳章和科學與藝術功勛勳章兩種勳章,就連獎章也只有少得可憐的幾種。2008年,德國軍方曾經打算恢復設立鐵十字勳章,但被國會以鐵十字勳章與德國對外侵略的歷史相關為由不予通過。不過聯邦各州不怎麼受到束縛,在本州內設立了相應的一些勳章。最明顯的例子還是巴伐利亞州。馬克西米利安科學與藝術勳章在德意志帝國滅亡之後就不再頒發,反倒是在1981年由巴伐利亞州重新恢復設立。各個領域傑出的巴伐利亞人至今仍然受到這款勳章的鼓舞。

東德的卡爾·馬克思勳章

東德則完全走向另一個極端。它在勛賞制度上堪稱世界歷史上最複雜的一個特例。東德的勛賞制度脫胎於蘇聯,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從表面上斷絕了與納粹德國時期的任何繼承關係,卻在很多地方顯得與納粹德國時期相類似。在勛賞制度上,蘇聯有什麼,東德就有什麼。蘇聯有「蘇聯英雄」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東德也有「民主德國英雄」和「勞動英雄」;蘇聯有列寧勳章,東德也有卡爾·馬克思勳章;蘇聯有紅旗勳章,東德有「為祖國和人民戰鬥勳章」;蘇聯有勞動紅旗勳章,東德有勞動旗幟勳章;蘇聯有蘇沃洛夫、庫圖佐夫、涅夫斯基、烏沙科夫等高級軍事人物勳章,東德也有沙恩霍斯特勳章、布呂歇爾勳章……這還不夠,東德還將各類榮譽稱號、榮譽證章發揮到了極致。水利、建築、電力、水手、碼頭、化工、運輸、郵電、農業、通訊、宣傳、民航、航天、金融、貿易、教育、食品、冶金、衛生、消防、海關、民防、礦業等等各行各業,都有國家層面的功勛獎章。由於獎賞太多,而東德又喜歡用人物來命名獎章,於是很多之前在德國歷史裡面不太有名,但卻跟社會主義革命相關的一些人物,比如特奧多爾·諾伊鮑爾博士、漢斯·拜姆勒、海因里希·格萊夫、約翰尼斯·貝歇爾等都被用來命名各種國家獎章。大到各部委、統一社會黨、人民軍、邊防軍、內務部、紅十字會、自由德國青年聯盟、台爾曼少先隊、工人階級戰鬥隊,小到各種社會組織,都有自己的獎勵體系。這一點,跟納粹德國時期又非常相似。

兩德統一之後,東德的勛賞制度即被完全廢除,全德國的勛賞制度跟其他各項制度一樣,被統一到聯邦德國的體系裡面來。但是,經歷了幾百年的曲折發展,德國的勛賞制度已經堪稱全世界最豐富和最完整的,如同其他德國人引以為傲的特質,將長久成為歷史學家和收藏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袁隆平團隊再創紀錄,他曾夢想:有朝一日,坐在稻子下乘涼
王公貴族吃大餅嗎?啖餅惜福,還可美白?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