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僧,你太過分了,悟空要炸毛!

唐僧,你太過分了,悟空要炸毛!

取經小分隊(

悟空難,唐僧也難

上篇說到唐僧要想西天取經,少不了悟空的保駕護航。但是悟空不服管束,恣意妄為,受不了唐僧的教誨。後來在緊箍咒的約束下,悟空順從了,一路護送唐僧西行。接下來會遇到什麼問題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師徒二人來到蛇盤山鷹愁澗,突地從水裡鑽出一條白龍來,直奔唐僧。悟空丟了行李,救了唐僧。只是可憐了那匹馬,被龍吃了。等悟空安頓好了唐僧,唐僧知道馬沒了,一時間淚如雨下,邊哭邊說:

「沒了馬,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麼走?」

悟空看見唐僧哭了起來,心中煩躁得很,但還是忍著,說道:

「師父不要這麼膿包,行嗎!你坐著!坐著!等我去找他還你馬來。」

見悟空要走,唐僧扯著悟空說道:

「徒弟啊,你去哪裡找他?你要是走了,他又跳出來把我害了,可怎麼辦?」

悟空聽了,心中更加暴躁,扯著嗓子吼道:

「你真沒用!沒用!既要馬騎,又不要我去找,像看行李一樣的看著你,一起坐著等死吧!」

兩人正鬧得不可開交,天空中傳來聲音。原來是為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觀音之前就安排了許多仙官暗中保護他。悟空讓他們看好師父,自己去找白龍還馬。唐僧這才放心,對悟空吩咐道:

「行者仔細!」

「只管放心!」

悟空說完就去澗邊找龍。兩人打了兩場,白龍見打不過,就潛回澗底,再也不出來。悟空在水中拿他沒辦法,這裡水況複雜,師父又催得緊,一時間炸了毛,急的七竅生煙,把當地的土地山神喊出來,先打一頓出出氣,然後問他們這龍是什麼來歷。原來這龍也是觀音安排,在這裡等待取經人的,把觀音找來就可以了。

悟空急忙跟唐僧說他去請觀音,這事就解決了。唐僧說道:

「你要去請菩薩,多久才能回來?師父我又餓又冷,怎麼過?」

暗中保護他的仙官聽到了,說他們願意代勞,悟空就讓他們去請觀音。觀音一來,事情就解決了,白龍變成白馬,成為了唐僧的坐騎。

西遊記中白龍馬這一段大家很熟悉,沒有略過,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忽視了的東西。

上篇提到了取經的艱難困苦讓唐僧寸步難行,隨時都有性命之憂。幸好觀音安排了悟空為他保駕護航。這個時候的悟空對於唐僧來說,無疑就是救命稻草,並且這根稻草的弱點(緊箍咒)就在自己手裡,於是就拚命抓著他不放。找龍還馬要他去,但他去了又怕被白龍暗算;他要去請觀音,自己不能忍飢挨餓(說好的餓個三五天沒事的呢),就不讓他走;催著悟空要白馬,不然西行之路怎麼走得下去。白龍馬事件中,唐僧什麼事都讓悟空去做,還得在眼皮子底下做。可想而知,在平時的路上,什麼吃飯喝水睡覺,都得讓悟空來打理。唐僧規矩又多,自然不好服侍。

這個時候的悟空挺可憐的。師父就他這麼一個徒弟,又是一個凡人,一個很講究的凡人,所有的一切都得他來負責。為唐僧鞍前馬後,任勞任怨,還得忍著脾氣;唐僧催著去找白馬,即使不行也要硬著頭皮上;出去找馬,還要提防師父被人害了;出去請人幫忙,還要考慮師父不能挨凍受餓:悟空真是分身乏術,一個人壓根忙不過來。只怪師父會念緊箍咒!

這時候的悟空就像職場裡面的我們,為了養家糊口享受生活,就得完成那些要了老命才能完成的任務,就得忍受老闆的種種不合理要求,就得忍氣吞聲地忍著自己的小暴脾氣。每個人都不容易。

其實,唐僧也很可憐。作為佛教的死忠粉,當年憑著一腔熱血,答應了取經的任務。沒想到取經之路異常兇險,但他只是一個凡人,朝不保夕,時刻都有性命之憂。好不容易有個本領高強的徒弟保護自己,當然不能放手,拚命拽住。這麼遠的路,馬也是他的救命稻草。所以丟了馬,就聲淚俱下,哭著讓另外一根稻草去找;所以不讓這根稻草去找觀音,萬一他走了不再回來可怎麼辦。也就不怪他一遇上事就像膿包一樣哭了,不怪他什麼事都讓悟空去做拽著他不放了。唐僧也不容易。

如果把取經看成創業項目,師徒五人看成一個創業團隊。

那麼,創業前期的每一個員工都不容易啊!

正是唐僧的沒得選擇和悟空的沒得選擇,讓白龍馬這一段別有一般滋味。所以觀音來降服白龍馬的時候,悟空問她:

既然你慈悲為懷,為什麼我都願意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了,還要給我戴上緊箍讓我受苦;問她既然要取經,為什麼讓這白龍在這裡吃了師父的馬,阻礙西行;問她西行之路本來就異常兇險,還要保護一個凡僧,只怕到時候自己的性命也保不全,更別提成佛了,不去了。

這時候的觀音也是善解人意,真的救苦救難,對悟空說道:

你這猴子誑上欺天,不知好歹,如果不這樣約束你,往後像之前一樣又闖出禍來,誰來管你;這白龍是在這等唐僧給他當坐騎的,西行之路的萬水千山,豈是凡馬走的了的;你儘管放心護送唐僧西行,前面還有歸順的,到時候自然幫你。此外,觀音還答應悟空,如果悟空一心向善,在危難之際,悟空可以「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在十萬火急時刻,會親自救他。還送他三根毫毛,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悟空聽了這些,高興的領教了,好好謝了觀音。把馬牽給唐僧。唐僧見馬上沒有鞍轡,說道:

「這沒有鞍轡的馬,怎麼騎?找條船渡過河去,想想辦法吧。」

悟空道:

「師父真不識時務!這荒山野嶺,哪裡來的船;這馬熟悉水性,你將就下,騎他過河吧。」

唐僧沒辦法,只好這樣。師徒來到河邊,剛要渡河,就有一個漁夫撐著木筏過來。其實,這漁夫是當地的山神變化,幫唐僧渡河,還送了鞍轡,以便騎馬西行。

好了,這期就這些。至於後面如何發展,我們下期再見!

大家新年快樂!

邊看西遊,邊聊聊西遊的那些事兒

逢六更新,每月的6號,16號,26號

小夥伴們的支持,才是我們的動力

喜歡期待,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小日 的精彩文章:

長大的路上,一定血雨腥風;年少的我們,只顧風雨兼程

TAG:記小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