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003:什麼是賺錢?

003:什麼是賺錢?

張三努力學習,考上名校,工作十分努力,經常加班熬夜,賺了更高的工資。他這種狀態,叫賺錢么?

以前我一直認為是的。

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獲得更多的回報,就是賺錢。

但是萬維鋼寫的一篇文章,顛覆了我的認知。

萬維鋼文章寫了這麼一段話:

如果你的努力程度是一般人的兩倍,而你的收入也是一般人的兩倍,那麼你的「利潤」就是零

因為在學習和工作上花費的時間,都是付出的成本。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一分耕耘,收穫一分回報,是沒有利潤的。

什麼叫賺錢呢?

賺錢就是有利潤可言,收穫大於付出。

賺錢

可能很多人玩過「大富翁」這個遊戲。

付出200塊錢買塊地,以後誰經過這都得收一定的過路費,比如說一次20。

在大富翁里,如果你擁有相同顏色的地,就可以在上面建房子,收更多的過路費。

假設張三積了相同顏色的幾塊地,他想蓋房子,這樣可以收更多的過路費,比如說一次200。

而你恰好也有這個顏色的地,當初花200塊買的,那你這塊地就是一個稀缺資源,高價(比如說600)賣給張三。你就是賺錢的,因為有足夠利潤。

也就說,賺錢,是指收穫大於回報,而想賺錢,就是要擁有稀缺資源。

微信其實就是一個擁有巨大稀缺資源的產品。

這個稀缺資源就是海量的忠誠用戶

之前覺得微信已經到頂峰了,不會有什麼用戶數的增長。但是這次回家過年,周圍親戚朋友的行為,讓我覺得微信還在成長,強者越強,馬太效應凸顯。

回家的時候,我丈母娘拉我進家庭微信群,看到所有親戚朋友都在發紅包搶紅包。

我堂哥,加了微信後,把我拉進家庭群,看到幾乎所有的親戚都在發朋友圈。

人是社群動物。現在幾乎人人都在用微信,而你的親戚朋友、關係鏈都在微信用微信,你能不用么?

稀缺

想到在外賣和打車領域,稀缺資源是什麼?

現在的稀缺,對於用戶來說,誰便宜用誰,忠誠度的維持是比較困難的。

拼價格搞補貼只是暫時的,也不過是為了獲取更多用戶,培養用戶習慣。終究是隨著整個大勢,比如說消費升級服務升級走的。

在外賣領域,這一切都嚴重依賴於商戶,所以我覺得稀缺資源是商戶

而美團從團購時代就擁有海量商戶資源,和點評合併後,基本線下商戶稱霸了。

所以在外賣領域,我認為王者自然是美團外賣,而非餓了么。

在打車領域,忠誠用戶的忠誠度,也是比較低的。

可以回過頭看看當初易到用車搞補貼返現活動時,圈了多少錢。根據公開報道,這個數字連滴滴的程維都覺得大。

稀缺資源是車主么?

車主的忠誠度也特別值得懷疑啊。

1月份我去揚州出差,司機居然主動說起了美團打車,還說要是美團在揚州開放了,就準備兩個手機號,一個接滴滴,一個接美團。這情形像極了Uber和滴滴血拚的那一陣。

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打車領域的稀缺資源是什麼(也可能是營業資格?)。

所以現在來看,美團擁有技術實力(外賣業務日均也是千萬單以上),雄厚資金(融資都是幾十億美金級別),還有大流量,怪不得美團做打車後滴滴非常緊張。

回到聊到個人來說。

如果老張有某一方面的技術特長,市面上會的人很少,老張做的好點。而大量公司需要這樣的人才,那老張對於這些公司就是稀缺資源,議價能力就搶。

如果老張有某一方面的技術特長,市面上會的人也很多,老張做的好點。但是市面上只有2家公司需要這樣的人才,那這些公司對於老張才是稀缺資源,老張不會有什麼議價能力,肯收就行。

是否稀缺,決定了老張付出一分,能收穫幾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淺產品助理 的精彩文章:

TAG:資淺產品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