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酒桌」如「戰場」?

為什麼「酒桌」如「戰場」?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圖片來源: Adrian Scottow / Flickr.

大過年的,少不了大吃大喝。這大喝必然喝的是酒,雖然諸多研究結論都表明,飲酒有害健康(Nature重磅:No酒No傷害!),但還是攔不住那些「勇者」們。

「勇者」們口中的「飲酒文化不過就是「餐桌文化」,你一杯,我一杯,推杯換盞不知道究竟喝了多少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接下來,有人憔悴有人累,還有人呢開始「散德行」。哪裡有「勇者」的地方,哪裡就是江湖,江湖就自然少不了「廝殺」了。

那為什麼喝酒的人容易打架呢?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發現,僅僅兩杯酒就能削弱大腦中負責控制攻擊性水平的區域。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近日的《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上。

我們並不清楚為什麼人喝醉之後會變得更具攻擊性。我們猜想,這主要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皮層被削弱,從而導致了與酒精相關的打架鬥毆,但是並沒有太多的神經影像證據來支持這種假說。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發表的新論文中對數據中的缺陷進行了修補。該團隊由Thomas Denson領導,他們招募了50名健康年輕男性,每位受測者或者喝下伏特加,或者喝下安慰劑。在受測者們喝完之後,研究人員讓他們接受fMRI掃描,並讓他們執行一種標準測試,該測試的目的是觀察受測者在應對挑釁行為時的攻擊性水平。

fMRI使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整個大腦血流的變化,他們可以據此來推斷大腦活動。他們使用fMRI來觀察這種任務激活了哪些大腦區域。他們還將對照組(飲用安慰劑)受測者的大腦作為基準,並將實驗組(飲用伏特加)受測者大腦的掃描結果與此基準進行對比。

研究人員報告稱,被挑釁對受測者的神經反應沒有影響。然而,當表現出進攻行為時,攝入酒精的受測者的大腦前額葉皮層活動變弱,而且這種削弱作用也出現在與獎勵通路相關的大腦區域中,但是與記憶相關的海馬體的活動卻增強了。

Denson解釋說:「儘管酒精對前額葉皮層具有整體的抑制作用,但即使只攝入少量酒精,我們也觀察到了背內側和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與和酒精相關的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正相關性。這些大腦區域可能支持不同的行為,比如和平與進攻,而支持哪種行為則取決於此人是清醒還是喝醉。」

這些結果與其他關於進攻行為神經基礎的研究一致,包括進攻行為與前額葉皮層、大腦邊緣系統和大腦獎勵迴路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認為該結果非常令人振奮,並呼籲人們就酒精與進攻行為的關係利用更大的樣本和更高的劑量開展大規模研究。

Denson說:「希望這種研究能夠減少酒精所造成的傷害。」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尋找記憶的痕迹
用納米顆粒吸入??劑治療心臟疾病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