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島國的性傳承:把看脫衣舞戲稱為「去見觀音」

島國的性傳承:把看脫衣舞戲稱為「去見觀音」




按印度佛教說法,觀音乃阿彌陀佛座下的一位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被尊為佛祖身邊的脅侍菩薩,地位崇高。而且,觀音菩薩本是位鬚眉男兒,這有我們敦煌洞窟里的蓄鬚男身觀音壁畫為證。









但據我國道教《歷代神仙通鑒》記載:觀音原名慈航,乃是一位商朝時期的得道真人,為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號慈航道人。後來,在《封神演義》中叛教轉行跟著准提道人去修習佛法。




因其大慈大悲現各種法身救苦救難,在唐代就被仕女爭相崇拜。後來,又管起了女人生孩子的事兒,兼職「送子」,男身就多有不便,於是乎,到了宋代,觀音成績斐然,以女身供世人膜拜至今。




至於觀音到底是從印度舶來的,還是本土偶像,雖然說法不一,但經由咱們的「佛道習合」,讓觀音大士徹底變成了中國風女菩薩,才是最重要的事實。









觀音文化非但在中國,在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佛教流行國度,也都有普遍的傳承,由此,觀音信仰也有著「大半個亞洲信仰」的美譽。而在日本,據說在唐代之前,就已有觀音文化存在的考古證據。但是,無論中日,都有這樣一個傳說:




宋代時,日本和尚惠鍔在五台山得觀音像欲攜回日本,結果被狂風巨浪阻在普陀山,由此,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並且日僧惠鍔因此還被尊為普陀山佛教開山之人,觀音在日本的傳播史也被中日一些人士認為是由斯時開始。觀音崇拜在日本發展至今,已有很多寺院主供觀音菩薩。




比如栃木中禪寺就供奉著千手觀音;東京淺草寺則有聖觀音;東京護國寺還供有如意輪觀音;東京品川寺則供奉水月觀音,除此之外,福井馬居寺還供奉馬頭觀音;大阪四天王寺則供奉救世觀音;京都清水寺、觀音寺、醍醐寺還分別供有千手觀音、十一面觀音、如意輪觀音等。可見,觀音信仰可謂是遍布日本列島。










不過,日本的館林市見性寺,卻供奉著一尊特殊的觀音,菩薩以裸露下體像示人,當地的日本人虔誠地在此「見性」,卻讓我們這些外人瞠目結舌。這完全顛覆了千百年來觀音菩薩在我們心中的慈悲、聖潔形象,但日本人卻幹了,公然弄出了這麼一座寺廟來「禮菩薩」,神佛與日本人的性觀念之關係頗值得探究一番。




這還得從日本人的性傳承說起。我們知道,日本的神話歷史,是從他們的元祖神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這對兄妹夫妻神開始。伊邪那美在生小兒子火神時,被燒傷陰部奔赴了黃泉國,哥哥兼丈夫的伊邪那岐,思妻心切追入陰曹地府,不料看到的卻是滿身蛆蟲的妹子老婆,嚇得「媽呀」一聲轉身就跑,妹妹老婆羞恨交加,率陰兵追殺變心的哥哥老公,並發誓要每天殺一千個伊邪那岐的子民以報復丈夫。




由此,伊邪那美在日本歷史上就漸漸變成了死亡、污染和恐怖的化身。而傳說中的大和國女王卑彌乎因「能惑眾,伺鬼神」,也讓遠古時期的日本人對其充滿了敬懼。









日本主掌高天原的天照大神也是女性,在被其弟弟海神須佐之男命,金殿拉屎、毀壞稻田氣得躲進岩戶不肯出來時,是舞神天宇受賣命跳起脫衣舞引動八百萬大神齊聲喝彩,才把天照大神從洞中吸引出來重新照亮天地,這又讓日本先民領受到了女性的魅力。




還有傳承至今的神社的各種「祭」,其中重要的一項儀式就是向神供獻神女,即選處女作為巫女敬神,當然便宜的是那些神社的大祭司。而純潔的巫女就又讓日本先民感受到了無比的神聖感。古時候的日本人因沒有醫學知識,所以對會生孩子的女人還充滿了神秘感。




日本曾有一個神話故事,說的是有幾位女性在乘船時被流氓滋擾,無可奈何之際,神靈現身,教給她們只要露出下體即可退敵,倒是著實管用,當幾位女士撩起裙子春光外泄時,流氓們果然呵呵大笑離去。









想起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在清兵兵臨城下無計可施時,好像也用過妓女登上城牆露出下體並潑灑經血退敵的這招,就是沒人考證這招兒是誰傳給誰的,不過,畢竟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嘛。




由此漸漸形成了日本人對女性的既敬且畏又不尊之習俗。日本人受天宇受賣命跳脫衣舞啟發,褪下了觀音菩薩的裙子,用日本歷史的眼光來看,倒不像是侮辱菩薩,而有點向世人展示觀音無限魅力的意思。







館林市當地的男人,把去看脫衣舞心領神會地戲稱為「去見觀音」,那可是去「見性」的。倒是難為了觀音一直忍到今天也沒找條裙子穿。



見性是禪宗的根本目的,參禪者必須透過的關門,古今參禪人的第一要事。所謂『見性』,即開發自性,徹見自己本來心性,自覺到本來具有的佛性。換句話說,就是離一切對待,一切矛盾,超然獨脫,無執著,無絆累,觸著普遍法界的無我的大我作用,無礙地適應社會,至此名為『無位真人』,或曰『閑道人』。




達摩大師來中國,舉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也就是傳此見性之法,使參禪之人實現獨脫自在的境界而已。關於談『見性』的道理,在許多大乘經典里都有所指示,但明確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又說得最多者,則為《大般涅盤經》。如該經卷二七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




同卷還說:「佛性者,即是竹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種子。」卷二十八說:「譬如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佛性亦爾,一切凡夫雖不得見,亦不得言無佛性也。」同卷還說:「善男子!眾生佛性諸佛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知。一切眾生不見佛性,是故常為煩惱系縛,流轉生死。見佛性故,諸結煩惱所不能系,解脫生死,得大涅盤。」




卷十說:「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無有差別。以其先聞如來密藏,後成佛時,自然得知。」卷二十說:「復願諸眾生,永破諸煩惱,了了見佛性,猶妙妙德等。」這些經文說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為什麼不能得見呢?就是為煩惱所縛,如果得見佛性,就能破除煩惱而證得解脫涅盤,所以說佛性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種子。




還說明了,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聲聞緣覺已斷煩惱何以也不見佛性呢?佛說這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知道的,唯是諸佛的境界,所以聲聞緣覺等不見不知,等於初月,雖不可見,不得言無。所以,見性是這個意思,被日本人歪成什麼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你所不知的針灸秘術—鬼門十三針
嚇尿了,千萬別去登這十大天梯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