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2.歷史上超級間諜:張騫鑿空西域

62.歷史上超級間諜:張騫鑿空西域

在世界上的幾大古代文明中,古中國文明由於優越的地理環境,即西部綿延的高山和西北地區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而免受了外來民族的侵擾而得以綿延發展下來。但這並不是說古代中國文明與域外文明從來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的,而恰恰相反,古中國文明在很早的時候就與來自西方的文明有著廣泛的交流,甚至今天還有人認為四川的三星堆文化便是域外文明在中華大地之上的遺存,而且也有學者認為,上古奇書《山海經》中便存在著大量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而古中國文化與域外文化的交流的主要通道,被稱之為絲綢之路,而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有兩條,一條是從中原地區的洛陽往西,經長安,再通過河西走廊一直往西到達中亞也西亞地區的陸上絲綢之路,一條是從海路往東南亞、南亞地區再往西穿越印度洋到達西亞以及非洲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而在這兩條東西交往的通道中,最為著名而且也是最為重要的則是陸上絲綢之路。

但是,自從申侯和繒侯聯合當時西北的少數民族犬戎攻佔西周都城鎬京之後,中原政權的政治與軍事力量相對於西北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來講就一直處於劣勢,在加上東周以來中原地區的不斷的諸侯紛爭,更是中原的政治與軍事力量無暇顧及北方和西北的少受民族政權,從而使得這些少數民族的軍事力量迅速發展,以致於到秦漢統一中原前後,這些少數民族政權最終控制甚至切斷了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陸上絲綢之路。而西漢王朝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了漢武帝時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都迅速發展,達到鼎盛,這就使得漢王朝既有必要而且也有能力打通中西交通要道——陸上絲綢之路,從而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張騫和蘇武出使西域,出現了班超的經營西域的事件。

戰國末年到西漢前期,原盤踞於中原以北的大戈壁大草原上的匈奴族,趁中原諸侯紛爭而無暇北顧之際,勢力迅速發展,並成為中原政權在北方和西北地區的主要威脅,並且匈奴族勢力迅速向西發展,逐漸控制了西域諸族,並控制了絲綢之路,從而導致這條交通要到曾一度中斷。漢武帝劉邦統一天下之後,曾經發動過對匈奴的進攻,結果出現了「白登之圍」,之時西漢政權暫時與匈奴之間出現和平狀態。而經過之後呂后、文帝、景帝等幾代帝王的努力,到漢武帝前期,西漢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都達到極盛,從而有能力對匈奴勢力進行打擊和控制了。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諸族尤其是為了聯合當時的大月氏人共同抗擊匈奴,於是便派當時的郎官張騫出使西域,而張騫也因此而成為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城固(今陝西城固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旅行家、探險家、外交家、政治家。曾前後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途中曾被匈奴俘虜而滯留10年之久,後逃出。後隨衛青出擊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其對西域地區的開發和絲綢之路的開拓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中西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之後漢朝從西域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以及胡麻等物,對漢朝的軍事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

張騫出使西域是西漢王朝繁榮昌盛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且也是西漢國力強大的一種象徵。在張騫的時代,西域這一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狹義的西域主要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昆崙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地區,這個地區是張騫出使西域之後,西漢政府所設立的西域都護府的轄地;而廣義的西域則不僅包括這些地區,而其還包括蔥嶺以西直至地中海一帶的廣大地區,即今天所謂的中亞和西亞地區。而狹義的西域,又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個部分,而史書所記載的所謂西域「三十六國」都主要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的綠洲地帶,這些部族和國家一般都比較小,因此匈奴的勢力發展起來以後,便迅速征服並控制了這一地區。而當時的大月氏相對而言,勢力比較強大,因此不服從匈奴的統治,因此雙方經常發生戰爭,但卻一敗再敗,而且匈奴還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因此二者之間有著不共戴天的宿仇。

當漢王朝得到這一消息之後,便希望與大月氏等部族聯合共同抗擊匈奴,於是便於公元前138年派張騫出使西域。在歷史上,張騫曾奉漢武帝之名先後兩次出使西域,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第一次出使西域。張騫的第一次出使西域,從長安出發。因為這次出使關係著大漢中央政權的一個重要決策,是大漢王朝的大事,因此,漢武帝曾親自為張騫祝酒餞行,舉行盛大的告別儀式。張騫從長安出發之後,一路往西而行,到達當時的西部重鎮隴西城,然後再西北行,翻越焉支山與祁連山,到達姑臧。本來過了姑臧,出了玉門關便屬於西域之地了。但當時姑臧一帶,匈奴族活動十分頻繁,張騫極其使節團被匈奴發現並劫持到當時的單于庭龍城。當時的匈奴軍臣單于從張騫一行人身上搜到了漢朝皇帝派遣出使西域諸國的文書,從而得知此行人等是為了出使大月氏聯繫西域諸族共同抗擊匈奴,於是便向張騫呵問,「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張騫一行人遂被扣留。

軍臣單于對張騫一行人,軟硬兼施,曾殺死多名隨行使者,對張騫加以威脅,但張騫卻不為所動,於是軍臣單于又開始軟化、拉攏張騫,以便打消他出使大月氏的念頭。當然,之於當時軍臣單于為何沒殺掉張騫,由於文獻缺考,今天也就不得而知了。為了拴住張騫的心,軍臣單于又給張騫娶了一個匈奴族的女子為妻,並且還生了孩子,但卻最終還是沒有拴住張騫的心。張騫在匈奴部中一住就是好幾年,而時間已久,匈奴人對他的監視也就漸漸鬆弛了,再加上幾年時間,他與經常與他交往的匈奴人和監視他的匈奴人也都混熟了,於是便逐漸想法買通監視他的匈奴人,最後逃出匈奴王挺,一路往西,狂奔而去。經過幾十天的長途跋涉,最後到達焉耆,然後又在焉耆人的幫助下到達龜茲,再往西南到達疏勒,越過蔥嶺,到了大宛,向大宛王說明了來意,則由大宛介紹通過了康居,到了大夏,從而找到了大月氏。這是距張騫一行離開長安已經長達十年之久了,西域諸國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大月氏,先受到匈奴的不斷攻擊,於是向西遷移到伊犁河流域,而到了伊犁河流域之後卻並沒有最終跳出匈奴勢力的圈子。原來在敦煌一帶居住的烏孫原本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行國,在敦煌一帶曾多次受到大月氏的攻擊,使得雙方出現了不共戴天的宿仇。當大月氏在匈奴人的攻擊性西逃時,烏孫人也趁機對大月氏發動攻擊。之後匈奴人又支持烏孫追擊大月氏到伊犁河流域,大月氏為了擺脫烏孫人,又被迫遷到阿姆河流域。而在阿姆河流域,大月氏則用武力征服了大夏。同時阿姆河流域土地肥沃,因此大月氏人也逐漸由游牧生活而改為定居的農業生活,由於生活條件優越,已經無意東還與匈奴等人為敵。這使得張騫等人在大月氏苦苦勸說了一年多卻毫無結果,只好空手而歸。

張騫等人在返回途中經過樓蘭時又被盤踞於這裡的匈奴人捕獲,再次劫持到單于庭龍城。一年之後,由於軍臣單于病故,匈奴諸部王因權力之爭而發生內亂,張騫趁機帶著妻子等人再次逃出單于庭,從而回到了闊別13年之久的漢王朝。儘管張騫這次出使並沒有完成使命,但其歷盡艱險的最終返回已經算是非常大的成功了。張騫這次出行西域,沿途對各國的山川地理情況,對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對各國的風土人情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了解,從而使得漢王朝對西域地區加深了認識,促進了中原漢王朝與西域諸國的往來交流。

到了12年之後公元前115年,隨著漢武帝時期對匈奴戰爭的不斷發展,西漢王朝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最終將匈奴部族從河西以及西域諸地趕往漠北地區,從而最終打通了與西域的交通,於是張騫便再次率領使團出使西域,遊說西域各國,並在西漢王朝強大的軍事力量的支撐下,最終說服西域諸國臣服,並在西域地區設置都護府,從而使得西漢王朝完全控制了東西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原地區與西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西域地區的開發,同時也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從此以後,穿越中西的商隊便可以從洛陽、長安出發,途徑西域各地,一直到達紅海、地中海沿岸,最後在分別進入歐洲、非洲等地,成了一道連接中西的名符其實的大陸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天禾文史 的精彩文章:

51.巧舌如簧:一個屌絲的逆襲與悲歌
57.秦漢士人的遊走人生

TAG:西天禾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