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民間故宮"美譽,山西出了個王家大院

有"民間故宮"美譽,山西出了個王家大院

民間故宮

中國有大約1億姓王的人,而山西王姓比例最多,10個人中就有1個姓王的,在王姓家族裡,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建築——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坐落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歷史文化名鎮靜升, 是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王氏家族留於當今的超大型民居群落。

20 世紀90 年代後期,這方民居群落伴隨其中兩座城堡式建築群的修復開放, 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面積4.5萬平方米。

作為總稱號的王家大院, 很快在海內外聲名鵲起, 贏得四面八方旅遊者連連喝彩;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 級旅遊景區」,成為國內外遊人心目中最具魅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王家大院是電視劇《鐵梨花》和《殺虎口》的拍攝外景地。

到王家大院遊覽過的人,都認為王家大院很大,很氣派。其實現在向遊人開放的紅門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組建築群,尚不足王家大院總佔地面積的四分之一。

據王家史料記載, 當年王家在修建紅門堡、高家崖堡、西堡子、東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時, 分別以「龍、鳳、虎、龜、麟」五種靈瑞之象建造,以圖迎合天機。即紅門堡居中為「龍」, 高家崖堡居東為「鳳」,西堡子居西為「虎」。三者橫卧高坡,一線排開, 態勢威壯, 盛氣十足。東南堡為「龜」,下南堡為「麟」,,二者辟邪示祥,,富有穩家固業傳世之喻意。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王家大院的建築, 有著「貴精而不貴麗, 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熳」的特徵,且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在古建範疇,它的藝術內涵可謂貫穿種種,,無所不包。

王家大院的「三雕」( 即磚雕、木雕、石雕),是整體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王家大院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所謂「建築必有圖,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正是王家大院雕刻藝術的真實寫照。

王家大院的建築格局, 繼承了我國西周時期即已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院內居所的格局定位,沿襲「尊卑分等,貴賤分級,上下有序,長幼有倫,內外有別」的封建等級制理念而設置。在龐大的建築體內,宅居前低後高的設計思想,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其高家崖敦厚宅和凝瑞居兩主院就是典型的範例。

王家大院的楹聯匾額,如同院內卓爾不群、璀璨奪目的「三雕」藝術品一樣,無不貫注著深深的文意,引人注目,啟人聯想。為王家大院裝飾藝術的又一大特色。

王家的珍藏品,主要有明清時期著名書畫家鄭板橋的手書楹聯,祁寯藻的門匾,傅山與劉墉( 劉羅鍋) 的條幅,唐伯虎與文徵明的繪畫,翁方綱的石刻、木匾等。這些名人真跡之所以見之於王家,與其家商並舉,英才輩出,成為當地的一大望族。

據王家史料和現存的實物考證,明萬曆年間至清嘉慶十六年,靜升王氏家族的住宅,隨其族業的不斷興盛,在村中,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不斷延伸,漸修漸眾,營造了總佔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之巨的建築群體,遠比佔地15萬平方米的北京皇家故宮龐大。

正像國際知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王魯湘先生參觀後所感嘆的那樣,「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

編|盧天瑜

資料來源|新奇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微博@天津旅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市旅遊局 的精彩文章:

天津竟藏著一座「蘇州園林」,比頤和園人少,比北海清幽,關鍵還免費!
你還沒定好的年夜飯菜單,在這裡!

TAG:天津市旅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