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春雨貴如油的「雨」…濟南最高溫12℃!

春雨貴如油的「雨」…濟南最高溫12℃!

各位!明天「雨水」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2月19日1時18分,

迎來農曆狗年的第一個節氣——「雨水」

這一天正處在數九的「七九」第6天,

已是「七九河開,八九燕來」的時節。

雨水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零攝氏度以上,天氣開始變暖,大地將要返青。

天文和氣象資料顯示,每年2月18日或19日,太陽移至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此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大地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時節,雖然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但我國北方地區早晚溫差很大,公眾還應注意防寒、保暖。

濟南市氣象台2018年02月18日16時發布預報:

今天夜間到明天多雲間晴,南風2~3級,明晨最低氣溫濟陽、商河-1℃左右,市區及其它縣區2℃左右,明天最高氣溫12℃左右。

20日多雲轉陰,夜間局部地區有小雨雪,北風3級,最低氣溫濟陽、商河-2℃左右,市區及其它縣區2℃左右,最高氣溫7℃左右。

春雨貴如油

明天濟南沒有雨……

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

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雨水作為24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

意義遠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簡單...

「雨水這天!要敬老!」

按中國傳統習俗,在這個和風細雨的日子裡,通常已經出嫁的女兒都要帶著丈夫一起回家探望父母,給父母「送雨水」,並帶上「罐罐肉」作為禮物。

而為什麼要「送雨水」和「罐罐肉」呢!那是因為——

送父母雨衣、雨傘等作為祝福!送雨衣、雨傘更是盡孝道!

雨水這天要盡孝!

平常也要記住孝順父母的十大孝!

把握住這個「春雨貴如油」的時節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後,人們則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

但是,別高興太早:

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感冒。

而預防感冒首先要——防春寒,要「春捂」

防風寒:春捂重點是腿和腳

雨水時節,時常倒春寒,所以要適當春捂,不要過早脫棉衣,並根據氣候變化添減衣物。這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養生原則,以防風寒侵襲,引發疾病。

春捂重點是下半身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就是說,春令時節,下身應多穿一些。中醫養生諺語「寒從腳起,濕從下入」講的也是關於下體腿腳的保暖。

洗腳

用雙手從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從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複10~15次,也可起到腿部保暖的作用。

雨水防流感記住做四件事

雨水節氣期間,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氣溫會忽高忽低,易導致感冒,防流感要做好這4件事。

除了防止感冒和防春寒,雨水時節有特定的養生部位——

「肝和脾」

中醫認為肝主生髮,故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

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春季養脾的重點首先在於調暢肝臟,保持肝氣調和順暢:

「肝!很重要!」「脾!更重要」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如果在春天養好肝,會健康一整年。

所以!雨水一定要按照下面這個獨門絕技去養肝:

搓手心養血保肝法

方法:兩手伸直,手心相對,上下搓,前後揉,然後兩手做「負陰抱陽」的動作——右手包著左手。

早上做完之後,可以在中午11點到13點再進行練習,是春季養生的一個不錯的保健法。

從經絡的角度來說,手掌心有心包經的勞宮穴,是主血的。手心搓熱後就有活血的效果。

養護肝脾,脾也很重要:

「要注意健脾利濕。內以養護脾氣,外以清利濕邪,從而達到養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後必須注意保暖,切勿受涼。同時少食生冷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

平時可多吃些諸如鯽魚、胡蘿蔔、山藥、小米等食物,以達到健脾的目的。」

除了注意吃和保暖還有竅門傳授給大家:

在雨水至驚蟄期間可於每日上午10時前後及晚上睡前做下列運動,以提高腎、肝、脾臟腑經絡功能。

1

漱口吞津

每日上午10時前後,用舌體攪拌口腔,產生唾液後慢慢咽下,每日36次。

中醫認為:唾液在體內化生為精氣,為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具有強腎益腦作用。

2

仙人揉腹

用手來回擦搓介於胸和骨盆之間。最佳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前後以及晚上睡前。

每次先用右手大約在胃部按順時針方向揉120次,然後下移至肚臍周圍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後逆向重複一遍。

中醫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通過揉腹,可以收到調理脾胃,通和氣血,培補神元等功效。

雨水時節,艾灸這個部位事半功倍——

陽池穴——讓我們像春天一樣陽氣勃發

春天助陽氣勃發,可以艾灸陽池穴。

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是這條經絡的原氣發出之點,灸陽池穴可以補下焦之氣,培本腎元的作用很明顯。只需灸一周即可。

陽池穴:位於手背腕橫紋中點處。每次懸灸二十到三十分鐘就好。

還要記住雨水時節飲食的注意事項

春季養脾的重點首先在於調暢肝臟,保持肝氣調和順暢,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

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等。

再提醒大家一句:

雨水時節別減少衣物,後果很嚴重

雨水時節,還要預防「倒春寒」。這是因為初春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這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特別是溫度驟然下降的時候,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

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所以這裡還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減少衣物。

綜上,

雨水節氣的養生需求很重要,

還有

「雨水要敬老」

敬老孝親,中華民族的美德,

代代傳承,永不落幕。

稿件來源:綜合最愛大北京、濟南氣象、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新聞 的精彩文章:

19:30,荔直播帶你直擊超級藍月亮月全食!
9歲男孩挨了媽媽一頓打後身亡,疑因雪天弄丟手機…雪化後手機找到了

TAG:江蘇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