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秦軍貫徹正確的戰略指導,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

長平之戰:秦軍貫徹正確的戰略指導,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

長平之戰發生於公元前260年,是秦、趙之間的一次戰略決戰。在戰爭中,秦軍貫徹正確的戰略指導,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實力日益強盛的秦伐韓,拔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了上黨郡(治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與以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市)為中心的韓本土的聯繫。無奈,韓桓惠王割孤懸的上黨予秦以求和,上黨吏民則既不欲歸秦,又無力抗秦,郡守馮亭乃率一郡軍民降趙。趙接受上黨,遣名將廉頗麾重兵進駐戰略重鎮長平(今山西高平市)拒秦,秦則派左庶長王齕率大軍進攻長平。於是,秦、趙長平大戰就爆發了。

  長平,實有廣狹二義。狹義的長平,指當今高平市西北長平村,為長平之戰中心地帶;廣義的長平,指含狹義長平在內的大體當今高平市城鄉全境。秦趙長平之戰主戰場即含以長平村為中心的丹河兩岸南北30餘公里、東西10餘公里的地區。《史記·趙世家》所謂「廉頗將軍軍長平」,乃至後世所說長平古戰場,一般指廣義的長平。廉頗一到偌大的上黨,何以唯獨進駐和設防長平?第一,長平是上黨郡乃至趙都邯鄲(今河北邯鄲西南)的西、南兩方面交通襟喉和戰略屏障。秦前此既先佔領了以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為中心的魏河東,又攻下了以野王為中心的韓之南陽,就在與趙的兩強角逐中無論暫先進攻上黨,抑或最終直指邯鄲,不外有西、南兩條山間孔道可走,即取烏嶺(今山西翼城、沁水界)、空倉嶺(今山西沁水、高平界)一線的西路,或取羊腸坂(今山西晉城南碗子城一帶)、天井關(今山西晉城南)一線的南路,無論取西路還是南路,長平都是戰略捷徑,亦幾無替代的必經之途。這就是說,只要廉頗有一支勁旅銳卒固守長平不失,秦軍則不能涉足上黨,更不得接近邯鄲了。第二,長平本身是整個上黨地區具有多重軍事地理優越條件的戰略重地。長平廣41公里,袤37公里,略呈矩形,面積946平方公里。地勢東、西、北三面環山,狀若箕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丹河與地勢平行縱貫全境。境內一般高差300米左右,最高點為東北境的高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點是中南部丹河東岸的杜村,海拔 800米,全境相對高差591米。山巒綿亘,河流縱橫,各類地形發育充分。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區占面積16.7%,海拔850~900米;黃土丘陵區佔48.4%,海拔860—1000米,坡度5到15度;中低山區佔34.9%,海拔950—1346米,峰高坡陡,岩石裸露,坡度>15』。由面積比較,可以見到長平地區丘陵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主河為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許河、東倉河、小東倉河、東大河、永祿河呈網狀遍布全境,地下水豐富,淺水層埋深多在 5到50米間。這樣的地理環境之於戰爭,則山地有險可憑,特別是西、北方面猶有高平關、長平關、故關等群塞可固守;丘陵於部隊無大礙卻可隱蔽行事;河谷平川則極宜大部隊調度和輜重運籌轉輸,更無大軍食飲之虞。凡此等等,足資可見廉頗至上黨唯獨進駐、設防長平是最佳選擇,就顯示出這位戰國名將的軍事經驗。

  公元前262年(趙惠文王三十七年、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廉頗統率大軍由趙都邯鄲西上,逾「太行八陘」之第四陘滏口陘(今河北磁縣西北),再西行過壺口關(今山西黎城東陽關),始人上黨腹地,從此折西南行,沿八諫水(今淘清河),經八義村(今長治西南),過秦關 (今高平東北與長治界故關)進入長平戰區,再循小東倉河河谷,經金門鎮(今高平東北店上村)至泫氏(今高平),然後由此分兵布防。他依次設置了如下三道防線:第一空倉嶺防線,以當今高平、沁水界的空倉嶺為中心,北至今高平、長子交界的丹朱嶺,南至高平、晉城界的武神山,南北長約30公里。空倉嶺南北走向,山體石質,嶺高陡絕,中央有一巨大陘口,以通東西,習稱高平關,向為上黨、河東間交通咽喉和戰略要衝。這裡是戰前趙在上黨地區所能控制的最西緣了。廉頗在空倉嶺設防後,更在關內浩山南麓和北麓構築了二鄣城(今高平西南的古塞和秦城),以為空倉嶺的後援,形成犄角之勢。第二丹河防線,丹河縱貫高平全境,谷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開闊,便於大部隊運動,廉頗利用這道天然屏障,于丹東沿山一線構築了趙軍的縱深主體防線。這道防線以泫氏為中心,北至丹朱嶺南抵高平、晉城交界的蒲水河人丹口,此線呈西北一東南走向而以南北向為主,長約40公里。第三百里石長城防線,亦大體呈西北一東南走向,惟以東西向為主,西起丹朱嶺、逶迤向東經南公山、羊頭山、金泉山直至陵川與壺關交界的馬鞍壑,以沿山亘嶺而構築有長達百里的石砌長城故名。此線是趙的後路,地當最東北即最深人趙後方,為關係到上黨乃至邯鄲安危的最後一道巨防。

繼廉頗進駐長平,秦遣左庶長王齕麾軍由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東下,取水路舟行,沿渭水東來,至河曲折北溯黃河至汾陰(今山西萬榮西),折東溯汾河至晉故都新田(今山西侯馬市西)登陸,東行越黃父(今山西翼城、沁水交界烏嶺關),即進入上黨腹地,再循梅河河床,經馬邑(今山西沁水東)進抵沁河西岸的端氏城(今山西沁水東北鄭庄鄉河頭村),然後分兵南北順沁河一線布防。王齕至此大體與趙相對應亦陸續設置三道防線。第一沁河防線:以端氏城為中心,循沁河南北延伸,大體呈西北一東南走向,西北至沁水縣境龍渠河與沁河匯流處的王(離)[齕]城(今沁水王壁),東南抵沁水、陽城交界的武安、屯城,全長約40公里。此線既有沁河天然防線依託,河床穀道便於大部隊運動,又有充足的河水可供大量人馬食飲。第二空倉嶺防線:即原廉頗所構築的趙軍首道防線,首當其衝,最先為王齕所突破,遂被秦軍據為第二道防線。前262年七月,秦攻趙,「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西壘壁」即空倉嶺防線。第三丹河防線:空倉嶺防線得手後,王齕長驅直進,觸角遂深入丹河一線,這條當初廉頗藉助天然水道構築的縱深主體防線,便為秦趙所共有,即趙據丹河東,秦據丹河西,互為屏障,隔岸對峙。正是《上黨記》所載:「長平城在(上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

  前262年春夏間,廉頗在空倉嶺設防,王齕於沁河沿線準備突擊。戰事是由趙空倉嶺守軍同秦前哨部隊遭遇開始的。初戰,秦軍攻勢銳不可當,很快就突破了趙軍空倉嶺一帶的防衛體系。王齕既突破了趙的空倉嶺,一不做,二不休,一直進抵丹河西岸一線,遂形成隔丹河與趙相峙的態勢。從趙軍方面看,極富實戰經驗而老成持重的廉頗,或因遭遇中摸透了秦軍戰力不可與之正面硬拼,或出於保存實力以相機後發制敵,於空倉嶺失利後再未做了有組織的抵抗就撤回丹河東岸,從此以丹河為依託,固守有利地形,全力加固丹河防線。廉頗在丹東不獨有水寬谷深的丹河可憑,還有大糧山、韓王山兩大制高點,可鳥瞰數十里丹河兩岸,敵我動靜,如指諸掌,是以「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就這樣,他充分利用佔據的有利地形,固守陣腳,以不變應萬變,一連堅持數載,使實力強急於求戰的秦軍一籌莫展,始終不能跨越丹河一步。

  秦軍遠道而來,糧草輜重補給維艱,又有好戰嗜殺「虎狼之國」的惡名,在上黨可謂「失道寡助」;趙軍則以逸待勞,補給可源源而來,又有上黨吏民的全力合作與支持。這就決定了秦軍利於速戰速決,趙則利於持久之戰,而所以「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者,正是此戰略戰術利害關係的客觀反映。強秦弱趙之所以有長達三年相峙局面的出現,則是廉頗戰略思想、軍事藝術遠勝於王齕的客觀反映。上述難分難解的戰局倘若長此下去,勢將越來越向利於趙而不利於秦的方向傾斜,王齕在老馬嶺(今空倉嶺)「詭運置倉」,又是這種傾斜日益嚴重的客觀反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禮賢下士,戰國四公子,為了挽救自己的國家網羅人才
長平之戰真的是戰國的轉折點嗎?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