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為何「坐讀經史、卧讀小說」?

古人為何「坐讀經史、卧讀小說」?

原標題:古人為何「坐讀經史、卧讀小說」?



說到古人讀書發奮用功,歐陽修的「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大概屬於流傳度最廣的故事。即使在今天,在枕上、廁上讀書想必也是很多人的習慣。但在馬上讀書的說法,卻有待商榷。以現代社會的體驗,即使在顛簸不算明顯的汽車上看書,相當一部分人也會因晃動而暈車,更何況在馬背上看書。

事實上,這個故事在流傳過程中逐漸產生訛誤,才導致今人誤以為歐陽修利用「三上」學習、讀書。關於「三上」,歐陽修在《歸田錄》中這樣寫道:「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換言之,歐陽修是在「三上」作文,而非讀書,並且他給出自己的理由:可以更好地構思。


雖然歐陽修並沒有說自己在「三上」讀書,但在同一則筆記中,他卻道出同時代文學家錢惟演的類似癖好——「(錢惟演)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卧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


那麼,錢氏為何「坐讀經史、卧讀小說」呢?


首先,上文「小說」並非現代漢語中的小說,此處「小說」相當於雜記、筆記,而「小辭」則可以理解為詩文詞曲。進一步講,「小說」語義近似「子部」,「小辭」語義近似「集部」。因此,錢惟演的話可以轉換為:坐讀經史,卧讀子,廁讀集。

這就又涉及到古代圖書的分類。自《隋書·經籍志》確立四部(經、史、子、集)分類法,後世大型典籍也多用四部將圖書分類,典型代表即《四庫全書》。


經部收錄的儒家「十三經」及其註疏等相關著作。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意識形態,儒家經典的重要性對於古代士人不言而喻,「經」自然是重中之重。


史部收錄各種史書。古代經史不分家,合稱帝王之學。司馬光撰《資治通鑒》,書名即來自宋神宗御筆——「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龔自珍「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也表明,在古人眼中,「史」與「政」是密切相關的。史部於古人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包括陰陽五行、書畫草木、雜記小說等五花八門的著作;集部則是收錄詩文詞曲的總集和專集,多為文學作品。但在古人眼中,經史之外,皆末流雜學。所謂「學者研理於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於史,可以明古今之成敗;余皆雜學也。」

釐清了四部圖書分類,錢惟演在讀不同門類的書時所採取的不同姿勢也就容易理解了:經史乃帝王之學,必須「正襟危坐」,子集乃末流雜學,可以卧讀,亦可廁讀,無關緊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我國古代的愛書藏書者
清芬古墨傳雋永——記民國藏書家、刻書家陶湘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