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種春季最常見的食物,讓您和家人的「脾氣」越吃越好!

這種春季最常見的食物,讓您和家人的「脾氣」越吃越好!

春季已經逐步走來了,我們會發現,早晚的氣溫開始逐漸的從冷變涼,雖然春暖花開的春季是人們最喜愛的季節,但是在春季很多朋友會出現肝火旺盛的情況,我們都知道,肝火旺盛的一個明顯的癥狀就是脾氣大。

因此,我們的自己或者家人出現肝火旺盛,那麼勢必會影響家庭和諧,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我們日常如何辨別肝火旺盛,並且如何通過飲食來進行調理和改善,一起來看看吧!

【肝火旺的危害】

肝失疏泄,氣鬱化火或肝熱素盛所致,與情志激動過度也有一定關係。簡單的說,導致肝火旺盛的原因是情緒抑鬱,睡眠不足,五臟失調,氣候乾燥。

肝火旺盛的一般癥狀為:脾氣暴躁、心煩意亂、口苦、頭痛、失眠、食慾下降,女性朋友還可能出現月經失調的癥狀,對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如果大家或者發現自己的親人出現以上3種癥狀,就可能是肝火旺盛了。

【養肝也是潤脾】

中醫認為,我們的五臟之間的運轉都是相輔相成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我們養護肝臟,其實也是養護脾臟。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肝藏血,脾生血統血。

因此,肝與脾的關係主要表現為疏泄與運化、藏血與統血之間的相互關係。只有我們的肝臟健康,我們的身體的膽汁才能正常分泌,我們的脾才能更好的運轉。因此,養肝也是潤脾。肝養好了,不僅我們的不容易發脾氣了,性格變好了,脾胃也會更加健康。

春季,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總會不知不覺看到這樣一種草——婆婆丁,若是在春季吃什麼最降肝火,那麼非婆婆丁莫屬了!

【蒲公英的保肝作用】

蒲公英根作用影響最大的就是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曾報道,用蒲公英根泡水喝,對於排肝毒,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如今許多知名葯企都有包含蒲公英成分的肝病藥物。我們熟知的蒲地藍片主要成分就是蒲公英!

除此之外,蒲公英還有五大作用!

作用一:去火

蒲公英性寒,對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而春季、過年期間人們易上火,平時喝點蒲公英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作用二:殺菌

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具有廣譜殺菌作用,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腸球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綠膿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白色念球菌等臨床常見感染菌有抑菌作用。

作用三:催奶

產後奶水不足,可用蒲公英泡水試試。有研究對40例缺乳產婦使用蒲公英,結果38例在連服3劑後,乳管暢通,乳汁充盈。2例在服5劑時,乳管暢通,乳汁增多。

作用四:改善胃炎

蒲公英可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對預防和改善胃炎、胃潰瘍有一定效果!

蒲公英為治療胃痛之佳品,食滯化熱、脾胃濕熱、肝鬱化火及胃火熾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脹滿、嘔吐吞酸等皆可應用。《醫林纂要》載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

作用五:美容養顏

蒲公英的葉子富含蛋白質、脂肪跟微量元素還有維生素,所以長期服用蒲公英水能幫助改善皮膚的光澤,避免皮膚炎跟濕疹的出現,也能淡化色斑等。

現代研究發現,長期用蒲公英泡水喝,具有保護肝臟作用。

【蒲公英功效多,記住「兩個黃金搭配」效果會更好】

蒲公英玉蘭根茶:護肝、降尿酸,搭配玉蘭根(黃金搭配比例1:1)

玉蘭根,又被稱為「歐洲菊苣」,原產於歐洲,是一種「葯食兩用」食品。味微苦、咸,性涼。歸肝、膽、胃經。具有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之功效。

現代研究發現,玉蘭根中提取物具有很好保護肝臟的作用,主要是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從而加速肝細胞修復,達到保護肝臟作用。還有發現,玉蘭根泡水能降尿酸,對尿酸生成過程中酶有抑制作用,從而減少尿酸生成。

與蒲公英搭配,兩者均有利尿作用,還能促進尿酸排出,預防痛風。

蒲公英青錢柳茶:降糖、延緩併發症搭配青錢柳葉(黃金搭配比例8:3)

青錢柳,性溫,味辛、苦,具有清熱消腫、解毒、止痛之功效。江西民間常用其葉做茶飲料,味甜(主要來自青錢柳甙和青錢柳酸),尤其適合糖尿病人飲用。

現代研究發現,青錢柳葉能增加糖耐量,保護和修復胰島組織損傷,同時對防治糖尿病併發症和降糖葯毒副作用有較好效果,每日沖泡對治療2型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與蒲公英搭配,還可保護肝臟,改善肝臟功能,對糖代謝、糖異生所在場所有保護作用,還有助於延緩併發症。

蒲公英搭配效果更佳,對於胃寒脾虛、體寒的人來說,建議搭配溫性食物,比如玫瑰花、大棗、枸杞,請勿單獨、大量飲用,以免傷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孩子總是發脾氣,居然是好事!
「不論裝潢的昂貴與否,你的房子終究會反映你的脾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