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童年記憶/綠滿溪

我的童年記憶/綠滿溪

我 的 童 年 記 憶(連載三)

文/綠滿溪(安徽)

捕 蘇 雀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裡的寶貝,好幾個老人爭著看護,吃喝穿戴都講究品牌,玩的都是高科技。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一家都是兄弟姐妹五六個,父母都忙於生計,沒有時間顧及孩子,都是大孩帶小孩。

天暖和了後,男孩子滾鐵環、摔皮卡、打尜,女孩跳皮筋、踢毽子。天冷了,戶外活動就是滑雪打爬犁。小小孩不能滑,只能在室內炕上打鬧。我在家裡是老大,帶好弟妹們是我的責任。

記得那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弟弟們在家從炕上滾到地上,又從地上追到炕上,安靜的時候少,母親讓我帶他們到外邊轉一圈。我只好放下書,穿戴好領他們出去。剛出院門,突然聽到鳥"嘀啾"的叫聲,我隨聲望去,見鄰居李叔家的沙果樹上掛著鳥籠子,裡面有隻蘇雀上串下跳,「嘀啾,嘀啾」直叫。原來李叔叔正在用滾鳥籠子捕鳥呢。

冬季大雪封山,成群結隊的蘇雀下山覓食,因愛吃蘇子而得名,(「蘇子」是北方的一種油料作物。)蘇雀和麻雀大小差不多,頭頂長有一塊紅色羽毛,雄鳥腹部的羽毛也是紅色的。蘇雀的叫聲清脆悅耳,雄鳥叫時還會打「嘟嚕……」。

一般滾蘇雀用的「誘子」,大多都選用雄鳥。蘇雀好餵養,傻傻的,很容易被誘捕,滾蘇雀的籠子多數是用高粱桔桿編的,也有用鐵絲編的。不管是什麼樣的籠子上邊都有一個「誘子」房,「誘子」房兩邊就是誘捕鳥的翻拍。把谷穂固定在上面,鳥去吃谷穗就會翻進籠里,翻拍立馬又封閉出口,把鳥困在籠里。

我們剛要近前看個清楚,李叔擺手示意別靠近,手又往西指。我順著望去,啊,那棵大榆樹上好多蘇雀。一隻,兩隻,更多鳥向這邊靠近了,也許是籠子里的蘇雀叫聲呼喚來的。

籠里的蘇雀「嘀啾,嘀啾……」是在呼喊:「救救我吧?」還是說:「快來,快來,這裡有好多食物!」反正鳥們向這邊靠近了,它們怎知是陷阱呢?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

為了不打擾李叔捕蘇雀,我們回家了。我把手放在冰涼的玻璃窗上,用溫熱的手焐化結在窗上的冰霜,向室外張望著。突然,院中先後飛來了兩隻蘇雀,又飛來幾隻……蘇雀嘰嘰喳喳地叫著,在院子里跳著找食吃。我家沒有滾鳥籠子,怎麼辦?

我一想,這些鳥那麼餓,如果撒點兒米在那兒,一定會來吃的。我猛然想到了捕捉它們的辦法:找根短棍栓上繩子,用棍子把洗衣服的大盆支起來,把繩子的一頭扯進屋裡,在大盆底下撒些米,鳥進去吃米,就拉繩子把鳥扣在盆底下。

我說做就做,撒上小米,支起盆……剛才到院兒里支盆子把鳥嚇跑了,我就躲在屋裡耐心地等。我讓弟弟們安靜點兒,他們看我要捉鳥了,停止了打鬧。我們耐心地等著蘇雀來吃食。功夫不負有心人,蘇雀真的飛來了!從對面屋脊飛到院子里,蹦著跳著、叫著,也許是嗅到了小米的香味,朝著支起的盆蹦跳著……

我心裡緊張得怦怦直跳,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有一點動靜嚇跑了蘇雀。近了,近了……我們目不轉睛地盯著,拉繩子的手都出汗了。大弟弟在我耳邊小聲說:「姐,準備好,鳥兒要進去了。」我無暇搭理他。啊,進去一隻了,弟弟們壓低嗓門催我:「快點兒!快點兒!拉繩呀!」

我不理他們,我要等多進去幾隻,不一會兒,盆下面有三隻蘇雀了,我用力一拉繩子,「哐啷」盆子扣下了。我們飛奔出去,不知道盆下面有沒有鳥,我們趴在盆子上聽有沒有鳥撲棱的聲音,可是,什麼也沒有聽著。

我小心翼翼地掀起盆,啊,裡面有一隻鳥,獃獃地蹲在那兒。我們一起伸手捉,蘇雀忽然展翅「嘰」的一聲飛走了,好可惜,差一點兒就捉到了,我埋怨弟弟們跟著誤事……

沒有捉到蘇雀我不甘心,我用這方法等著,就當是守株待兔了。好幾天沒有蘇雀來,我不放棄,堅持等著。終於有一天,幾隻傻傻的蘇雀飛來了,終於又有蘇雀被扣到盆下面了。這次,我把被單蓋在盆上面,讓弟弟們壓住被單四周,然後我把手伸進被單下面,輕輕掀起盆邊,我的手在盆里摸著。

哇,一下子竟然捕到了兩隻蘇雀!

總編:張同輝

作者簡介

綠滿溪,安徽省蚌埠退休女教師。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傳播美。熱愛生活,熱衷於拍攝、旅遊、養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地帶 的精彩文章:

歲月里,一片葉的記憶/劉君芝
【小說精選】檢討/乃中

TAG:作家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