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生明:繪畫是我唯一想做的事

康生明:繪畫是我唯一想做的事

繪畫

是我唯一

想要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以自然

為參照物表達內心的感受

和對美的理解

終於,在2018年伊始,塗游邀請到了一位始終踐行用心繪畫的自由繪畫人,他,為我們的「塗」系列開啟了又一道油畫之門。雖然油畫是從西方引進的美術形式,但康生明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底,凝結中國精神用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來創作每一幅作品的。

康生明

2005年,開始學習美術

十年後,

2015,他決心

走一條屬於自己的繪畫之路

畫室一角,冬荷入畫

相比《冬荷 全開》的凋零蕭瑟感,

《畫室一角》

選用色彩飽和的藍天與土地色結合,

全無枯荷的死氣沉沉,

反而有了幾分生機,平添了幾分活潑。

一枝枯荷,兩份情思。

桌上蒼鷹 ,終飛畫外

絲綢,念珠,銅器,

放在一起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骨頭,唐卡,玉壺,

搭配組合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青銅,黃銅,紫砂與木材

是否能夠和諧共處?

在一次次的嘗試中,

他追尋著心中的美感。

蒼鷹想飛出畫外,

他也在尋找,

他的信仰,

以及繪畫背後更美的東西,

或者說,

他信仰的就是

繪畫背後更深層的含義。

夾金山旁,與雄鷹共舞

于山峰連綿間,

他看到了翻滾的雲靄,

枯瘦挺拔的獨樹,

氤氳迷離的晨霧,

灰濛濛的一片,

沒有希望,

唯有信仰,

追尋著信仰,

才能帶來光亮。

佛塔下,尋找遺失的信仰

周身斑駁的佛像,

在他的筆觸下,

不顯得破敗,

銀色的光澤反而更加寶相莊嚴。

信仰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不會因時間,空間而改變,

就這樣,

一直都在,愈久彌堅。

環顧四周,一切都已不同

看看天地,再看看自己的心,

他將眼中的色彩,

對空間與環境的思考,

與自己的情感,

凝結在畫里。

離信仰更近了一步

望著水面,他開始出神

人在水中,

就像新生的嬰兒,

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一陣波浪,

就開始左右搖晃。

但是不用擔心,

水,是溫柔的,

讓他慢慢失去對身體的控制權,

沉溺在這種回歸本源的感覺中。

水,又是厚重的,

手揚起一捧,

砸下去又感受到了水的包容。

水,是可以看見顏色的,

但他看見的,

又不是水的顏色。

是池底的淺藍,

泳衣的寶藍,

燈光的暖黃,

泳帽的漆黑。

平凡到普通的顏色,

在水的潤色下,

交織在一起。

一個浪打過來就消失,

這種轉瞬即逝的美變得更可貴。

他突然意識到,

水裡有他一直追尋的東西。

水所包含的這些東西,

是否就是隱藏在繪畫背後的更深層的存在?好像,摸到了信仰的影子,

唯有繪畫才能將這一切表達出來,

那就一直畫下去吧。

信仰

究竟

以何種形式

存在於生命中

在山間?在屋檐?還是在城市的倒影中?

他的答案是:

唯有一直畫下去,

才能夠體悟的更多,離信仰更近。

康生明

1991年生於甘肅省和政縣

2015年畢業於內江師範學院

畢業作品《泳者》被張大千美術學院收藏。

作品《作者》在2013年內江師範學院主辦的大學生藝術節獲二等獎。

作品《尋找遺失的信仰》在2014年創意成都雙百創意總動員主題比賽「創意成都.視覺藝術大賽」活動中獲得優秀獎。

作品《記憶》入選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辦的第六屆學院獎。

作品《天邊》入選2015年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第七屆學院獎。

水彩作品《遺失的信仰》在「水韻天府」四川省水彩畫作品展覽中入選。

作品《泳者》獲得2015年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第七屆學院獎優秀獎·····

我有個世界想和你一起去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塗遊記 的精彩文章:

TAG:塗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