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江木:燕子-朗讀江文君

鄧江木:燕子-朗讀江文君

【老家】燕子

鄧江木

永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永安市標之群燕騰飛 (管其乾 攝影)

燕子,在城裡難尋蹤跡,在鄉下卻隨處可見它的身影。

老家的祖屋,背倚著一片連綿青山,屋前有一片綠油油的沃田。它白牆黛瓦,古樸淡雅,燕子每年都會尋到大廳的橫樑上築巢。燕子們矯健的身影飛進飛出,窩裡的小燕子則探頭探腦,機靈可愛。燕子是人類的益友,與人為鄰,從不與人爭食,不啄食人類的糧食,還為人們除去害蟲保護莊稼。人們也喜愛燕子,將燕子來家裡築巢視為美事幸事。

燕子體形頎長勻稱,羽背深黛幽藍,潔凈光亮,胸脯的羽毛潔白無瑕,剪刀一樣的尾叉開合自如,有著美麗靈動的神韻。它輕盈的身姿在山脊穿梭,撲閃靈活的翅膀掠過草叢或湖面,激起圈圈的漣漪。在清晨蒙蒙的薄霧裡,在傍晚的裊裊炊煙中,都能見到燕子在快活地飛翔。

早春,桃紅柳綠,鶯飛草長,燕子活躍在山間地頭。它們銜泥壘窩,捕捉蟲蛾,忙個不停。「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農人翻墾水田,燕子啄食害蟲,其樂融融,共同譜寫鄉村動人的勞動樂章。

父母對居住在祖屋裡的那對燕子格外喜愛,因為它們不僅勤勞友善,而且它們的愛情牢固如磐。燕子相濡以沫、形影不離、恩恩愛愛的生活令人艷羨不已。這對燕子剛來祖屋時,它們同進同出,勤快地銜泥和干枝進行築巢。雌燕抱窩孵雛後,雄燕捕捉食物,或口銜泉水,口對口餵食,情深之極讓人動容。

前些年,一向勤勞健壯的父親突然病倒,纏綿病榻兩個多月,子女求學在外,一家生計便落在母親瘦弱的肩膀上。那時的母親,也像極了燕子,對父親噓寒問暖,端茶送水,照顧得無微不至,常常見她一手拿著藥片,一手遞水給父親。父親終於可以扶拐慢慢行走,母親仍然伴在左右,他們時而喁喁私語,時而開心放懷。父親漸漸康復,他笑言是祖屋的燕子給了他莫大的福報。

近年來,鄉下變化很大,不少老屋古厝翻新蓋起了小樓,陽台也用了不鏽鋼防護,裝潢得鋥亮。很多年輕人湧進了城裡,鄉下的土地漸漸荒蕪,剩有的土地也在化肥和農藥的作用下日益貧瘠。歡快的泉澗沒了聲響,農田乾涸像裂開嘴艱難地呼吸。燕子的家園呢?一天天,一年年,或許,我們很難再聽到它們呢喃的歌唱了。

在城裡,在鋼筋水泥森林裡,我經常想起靜謐的鄉村,想起蛙聲聯鳴,想起那對可愛的燕子。一天夜裡,突然夢見自己變成一隻振翅高飛的新燕,急急地飛回故鄉。

本文原載《廈門日報》2016-09-14第C08版:城市副刊

作者簡介:鄧江木,男,福建永安人,職業醫師,廈門市文化館打工文學創作培訓班第九期學員,廈門市星星河文學社社員,喜愛文學、攝影、旅遊,近年來在《廈門日報》發表多篇文章。

(編輯:小草、俊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往事並不如煙
蘇東坡的「作死」之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