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的味道,是最溫暖的鄉愁

家的味道,是最溫暖的鄉愁

圖三水

文馬子de馬子

鄉愁,在余光中先生的詩里,是一張郵票,是一張船票,是在外遊子的一種寄託。似乎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鄉愁總有著自己獨特的模樣抑或印記。而在它所有的「印記」中,食物無疑是最具有普適性、也是最溫暖的一種。

走過不少地方

各地搜羅的美食

也吃過不少

但能讓人念念不忘

幸福滿足的

只不過是

一些普通平常的食物

帶著溫暖的情感與回憶

年前一段時間,特別想吃到家鄉的味道,於是連續點了幾天家鄉的小吃,有時材料一致味道差距甚遠,有時連食材都不一樣了,更別談味口。晚上和老鄉三水聊天,也好幾年沒見面了,便一拍即合,約好回家拍一組家鄉的美食。於是,便有了這篇文章。

01.天門鍋盔

鍋盔,對於天門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食物,過早時的大街小巷,處處都能看到鍋盔爐子,處處都能聞到鍋盔的香味。天門人不僅愛鍋盔,還變著花樣吃,鍋盔夾油條、炒鍋盔、鍋盔泡麵,早餐頓頓少不了鍋盔。

感受一下天門年前的物價,過年?加倍

剛出爐的鍋盔,香氣撲鼻,酥脆可口,爐火烤制的麵餅中透著芝麻的香味。行走的路人貪婪地吸允這熟悉的味道。

豬油鍋盔,又稱牙子鍋盔。由於製作豬油鍋盔設備較傳統,現在基本上看不到這樣的店了。天門城小,繞了兩圈才終於找到這一家老店,剛好快要出鍋,香氣四溢,面的焦香夾雜著肉香,咬一口,芝麻也隨著酥脆在舌尖上跳動,這種滋味纏綿到骨子裡。

02.黃潭米粉

武漢有熱乾麵、孝感有米酒、潛江有油燜大蝦,而在我們天門有——黃潭米粉。黃潭米粉是天門人過早的首選小吃,對天門人來說,它不僅是一種食物,一份早餐,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

天門早餐首選黃潭米粉,正宗首選老鄧家

黃潭米粉原始的方法是純手工製作,製作需30多道工藝,歷時10天左右完成,每道工序考究,製作比較複雜。其中對大米的選擇尤為重要,本地大米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先浸泡在水裡,冬天泡兩天,夏天泡一天,然後用磨子,磨成米漿,用密篩過濾殘渣,用布袋把米漿吊起來瀝干,壓成粉末。加少量水混合後搓成圓團,把圓團放進熱鍋里煮半熟,然後撈起來放置一旁,隔天用壓米機碾壓均勻後放入專制的壓粉容器里,最後才被壓成這樣和頭髮絲一樣細的粉絲。

一個湯碗用大勺倒上已經熬好濃濃的的湯汁,再倒入已經在鍋爐里擔好的粉,灑上蔥花、再放上鱔魚臊子,就是黃潭米粉的全部組成部分。而這看似簡單的程序里卻傾入了每一個製作人的心血。

湯也是以秘方熬制的"糊湯"主要醬料為"籽醬"

國內美食勝地也去過不少,吃過的粉絲也不在少數,但如髮絲般細軟的粉絲,只在家鄉吃到過。可能由於工序複雜,或是食材受限,即使在外有本地人做,味道也差之甚遠。所以說,即便你都有,做的好的才叫黃潭米粉,做不好的也頂多只能算是一碗加了胡椒的粉。

沒有鱔魚臊子的黃潭米粉是不完整的

把油條掰成一小塊一小塊,泡入湯中,浸入粉中的濃湯,再混入粉,一口下去湯的鮮美,粉的細滑和油條的焦脆在嘴巴里形成一場美味盛宴。油條的酥脆,米粉的爽滑,在口腔里潤如絲、一吮入喉的快感,那真是再滿足不過了!

聽說油條和黃潭米粉更配哦

03.煮包子

上海用生煎包展現一種海派風情,而我們也有美味可口的「煮包子」。煮包子是天門早點的一大特色,傳統做法是以藕丁或蘿蔔絲或榨菜為主餡,摻入即剁即拌的新鮮辣椒丁,用油水煎煮至兩面焦黃,吃在嘴裡特別的香。

以前使用的是木柴生火,後來改進為煤爐

全憑手感掌握麵糰大小和份量,時間磨出來的技藝

煤爐燃燒著的火焰,火候剛剛好。包好的擺放進鍋里,需用水煮,待水快乾的時候加油。隔2、3分鐘翻一下身,再過2、3分鐘,帶著誘人的橘色,圓滾滾的煮包子就出爐了。咬一口,酥酥的味道讓人著迷,幾乎每位食客都是打包好多個,享受美味的同時也不忘分享。

食物最容易攜帶,但味道又是最難保持。受限於風土與習俗,任何食物,一旦離開原產地,就沒有那麼地道的美味了。

04. 臊子面

中國人對麵條的熱情,簡直是走火入魔。麵條的製作簡單、食用方便,早已深入人心。麵條的變化和花樣百出,世間無出其右。對於麵條,每個人都會有無數見解,無數偏好。要說最有鄉愁感的食物, 麵條應該數一數二。

飲食保持美味的秘密,表面上是食材與工序的藝術。說白了,無非是因為食材對人類的無私給予,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美味的終極秘密就是——堅持傳統。

這家老店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做面方法。現場撣面,下面,先用開水把面煮熟,再用冷水淋十秒,這樣可以讓面的口感更好,然後用滾燙的湯,燙一遍,起鍋,放進碗里。

根根分明,韌而不散。100攝氏度的水,洗燙一遍,澆上用紫醬和鱔魚熬成出的湯汁。素雅的外觀,卻有極為軟嫩鮮香的口感。

每次回天門,必定去她家來兩碗解解饞

05.傳統頂糕

頂糕,味道和梅花糕有些相似,但頂糕帶著竹筒的清香,更多一些黏糯。好多老的好手藝人相繼去世,這項傳統工藝慢慢在遺失,以前挑著擔子在街上叫賣的聲音離我們漸行漸遠,只留下糯香甘甜的頂糕味道在舌間縈繞。

由於拍攝在年前一天,長期在郵政門口的黃奶奶沒有出攤,於是拍了另外一組。

可能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個這樣的畫面「昏黃的陽光斜斜的落在人身上,老人推著小車,從小巷的那邊走來,洪亮悠長的叫賣聲像一首遠古的詩篇和歌謠。

06. 張港火燒粑

小時候,經常會有走街串巷的小販,推著小車四處叫賣。而火燒粑是最常見的一種,每每來到村子,奶奶就會買好幾個給我們解饞。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傳統的老手藝後繼無人,逐漸消失。火燒粑也是如此過了正午才找到這家正宗的店子。

火燒粑分甜味的和原味的。老闆告訴我,有的顧客身體不好,不能吃甜的,老闆也堅持分開做2種口味,一做就是好多年。

07.炕豆餅

炕豆餅,記憶停留在了村頭的早餐店。學生時代,每天摸黑上學都能看到,那家店熱氣騰騰的熬制骨頭湯,以及瀰漫在晨霧中的豆餅和蒜苗的香味。只是初中過後,老闆搬走,再也沒有吃到過了。

豆餅的吃法頗多,有切成絲炒臘肉,也有做成湯,但味道總歸不及回憶里的那些。味道,是最溫暖的鄉愁。當味蕾喚醒沉睡的記憶,那熟悉的味道同時也會安撫我們的思鄉之心。

釀米酒,也是各種早餐的好搭檔

08.糯米包油條

故鄉的食物是獨一無二的人情味,是溫暖,更是安慰,壽司和飯糰再漂亮也抵不過一口糯米包油條。糯米飯里包著剛出鍋的熱油條、芝麻粉、腌菜、蘿蔔丁,先不說口感有多豐富,卷著油條吃糯米飯的滿足感,每一口都很紮實。

油條這個早餐界的網紅,追她的人太多了。黃潭米粉要泡她,豆漿也想泡她,只有糯米才會真實的把她抱在懷裡,或許,這才是真愛的味道吧。

09.溜 粑

溜粑,應該是湖北這邊的叫法吧,其他地方叫米粑。關於溜粑的記憶,也都是在兒時,奶奶經常會做給我們吃。剛出鍋的米粑粑外殼金黃焦脆,內肉潔白軟潤,吃起來糯糯甜甜,十分可口。

繞著城區走了一圈,才見到這家賣溜粑的,當時出鍋的都快賣光了,雖然此前已經吃了各種小吃,但還是經不住誘惑吃了二個,味道確實很不錯。

10.發 糕

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

所以,許多人的鄉愁都是停留在味蕾上

無論走到地球哪一個角落

對於家鄉美食的那份記憶是終生抹不掉的

拍攝花絮

突然想起前天吃高粱(甘蔗)時,朋友感嘆到,小時候吃高粱,用嘴啃下來的皮還折成兩半,嚼干甜份,現在都直接削皮才吃,卻沒有了那時的味道。或許,有些東西,長大後吃的都只是遺失的情懷吧。

我時常憧憬遠方,也喜歡新奇的生活,但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遠方定居。也許家鄉的味道,就是我不想去遠方的理由。

古人有云:大道至簡,大味至淡

當你吃過眾多的美食,經歷過許多的故事,走過不一樣的路。

或許,你會突然發現,最平淡的味道,才是美食的真諦。

而那平淡的味道,便是家鄉的味道。

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嘴饞。一個人想念家鄉,其實就是想念家鄉的好吃的。家鄉的味道,是那失而復得的兒時歡樂,也是那舌尖上永遠的鄉愁。

本期話題:最讓你難忘的童年美食

少數幾張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如若轉載文章

請後台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生日續約,魔力鳥將繼續帶領紅魔展翅高飛
丁彥雨航再現一哥風采,睢冉回歸山東體系堪當隊長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