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盲目用藥,治病變成了致病

盲目用藥,治病變成了致病

現代不少中醫在診療的過程中,經常可以發現一個現象:病人普遍已經吃了不少清熱解毒的中藥或是西藥抗菌素,病情有沒有改善暫且不論,但是他們的脾胃往往被藥物所傷。古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在中醫區分的辛、甘、酸、苦、咸五味中,藥品的味道為什麼都偏苦呢?其實,我們的身體在很多時候都可以本能地選擇自身需要的東西。當身體的元氣或者氣血津液失去平衡的時候,它能通過對不同口味食物的偏好而自動調節,例如餓了就會喜歡偏甜的食物,酒醇了會喜歡偏酸的食物,這就是身體的智慧。

苦味則是我們的身體最排斥的口味,因為人體在長期進化過程形成了口味偏好,對於苦味物品的判斷就是:這是不適合食用的東西。但是當人體處於疾病狀態時,就會對苦味的味覺有所變化或感覺不到那麼苦。藥物入口,首先進入胃。中醫說「是葯三分毒」,這個毒指的是中藥藥物寒熱性質的偏頗,正是因為這種寒熱偏頗的藥性才能用來調節糾正我們人體陰陽偏盛偏衰的疾病。但是用之不當,用之過久,用時不考慮脾胃功能的健全與否,反而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損傷脾胃,不利於慢性疾病的長期治療。所以醫生在開藥的時候,一般都會囑咐病人在飯後吃藥,就是為了減少藥品對於脾胃的傷害。中藥雖然藥性平和、毒副作用較小但其中一些性寒、味苦的中藥,如果長期服用,也容易傷及脾胃。而西藥中的抗生素類藥品是最傷脾胃的。服藥損傷了脾胃,又進一步引發其他毛病;而脾胃功能不好,又會使藥品無法吸收。所以說,在治療其他腑髒的疾病時,也要時刻注意調理脾胃。就以急性肝炎為例,急性肝炎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急性肝炎,很多都是由於濕熱蘊結在脾胃,阻礙了肝膽正常的升降功能而造成的。

很多醫生一看到「肝炎」的「炎」字由兩個「火」字組成,就只看到火熱為患的一面,使用大劑量的苦寒葯,忽視了人體作為一個整體,各腑臟之間的陰陽平衡和升降出入。結果就是病人的病情沒有起色,甚至葯後病情加重的也不乏其人。1982年的時候,我接診過一位張姓急性肝炎病人,就是屬於這種情況。他是某廣播學院的教授,當時51歲。11月初,感到肝區疼痛,全身乏力,同時一直腹瀉。他懷疑自己的肝部出現了問題,就到某醫院去化驗肝功能,被確診為急性肝炎。那個醫院的醫生襲於慣例,加上病情急,就使用了大劑量的苦寒和香燥藥劑,結果病情反而轉重。急性肝炎既然是「濕熱」所致,那麼就用苦寒的葯降火,用香燥的葯去濕,本是正治,為什麼會出現不良的副作用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視了中醫說的「苦寒化燥,敗胃」,忽視了調節氣機的升降出入和陰陽平衡所謂升降,正如我們看太陽的運行,有日升日降,有日出日落,形成一個循環,從而生生不息;再看水的循環,也是有水蒸氣的上升和雨雪冰雹的降落。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也有升降出入。在人體的腑臟之中,也是一升一降的組合,肝、脾主升發,胃、腸主通降,這四個臟器是人體氣機升降的關鍵。在五行中,肝屬木,在季節為春。肝的生理機能就像春天的樹木一樣,經歷一個冬天的收藏,剛剛開始生長。它的生長方向是向上的,由低而升,樹木枝條的生長是向外發散的,枝條之間,越是疏朗越能吸收更多的陽光。所以中醫說,肝的生理特性就是「主升發」,「喜條達」;從功能方面說就是「肝主疏泄」。苦寒葯雖然可以清熱、燥濕,但是大量使用,那就像是早春之後突然來一個大降溫,完全遏制了肝臟的升發特性和疏泄功能。前面也提到了,苦寒葯是影響脾胃功能的。脾胃在五行中屬土,肝屬木,樹木也要從土壤中攝取營養,所以脾胃功能的損傷,非常不利於肝功能的恢復,所以中醫說,知肝之病,當先實脾。這位病人11月中旬到廣安門醫院求診時就是這種情況,右脅脹痛,腹脹便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小便量少色黃,情志抑鬱,煩躁易怒。

晚上睡不安穩,經常噩夢紛紜。看起來形體肥胖,但兩目無神,舌質黯紅,苔薄膩微黃。這就是肝鬱脾虛、濕熱中阻的癥狀了。治療的要點就是兼顧肝和脾的特性,恢復它們各自的功能所以在開處方的時候,首先就是用藿香、蒼朮、白蔻仁這三味葯的芳香之品化解濕濁,先讓脾土恢復生機;再用茵陳、車前草、茯苓、薏仁等甘淡的中藥滲濕,讓水濕能夠被脾土吸收代謝,向下滲泄排出;再用鬱金、山梔、橘葉三味葯舒肝解郁,清除肝經中鬱積的邪熱。整個藥方,沒有大量使用苦寒、香燥的藥品,因而不會傷及肝臟,也不會損害脾土的功能,卻能消除急性肝炎的濕熱、病毒,讓肝氣疏通,使脾的運化功能健全,從而讓肝和脾開始良性循環。病人用藥5劑之後複診,肝區脹痛減輕,飲食增加,晚上睡得也安穩了,除了肝病本身之外的其他病症都消除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專註治療肝炎。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依然要注意脾胃的樞紐作用。隨後根據病人逐漸康復的身體情況,稍微改變劑量,病人服了21劑之後再去化驗肝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其他的癥狀也全部消失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腑臟之間有生有克,有升有降,有出有入,達成一個完美的平衡,人體才會健康活潑。中醫治療講究的是整體概念,人體又可比喻成一個生態圈,例如出現了病蟲害,首先想到的不是合成毒藥來殺滅害蟲,而是從整個生態圈來考慮,看能不能從害蟲的天敵入手,能不能從害蟲的食物鏈入手,恢復整個生態圈的平衡。而脾胃就處於這個生態圈的核心樞紐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