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感下的爸爸們

流感下的爸爸們

關注我,擺脫泥濘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昱子。

是日看完《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份外感慨!

上周,妹妹病倒了。

高燒不退,一查病因,竟然是甲流合併肺炎。

她的精神一般,看上去還能挺一挺的樣子,但靠譜的醫生朋友建議儘快入院,防止病情往高危惡化。

於是,我們匆忙之間,就開始了春節前的住院之旅。

而這一次,我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圖文|昱子

1

夜裡十點,爹抱著妹妹。

我亦步亦趨。

匆匆趕到急診。

我埋頭整理行李,冷不丁地,差點被一個人撞個滿懷。

我嚇一跳,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爸爸。

他滿臉擔憂,懷抱著兩三個月大的嬰孩。

孩子正在哭,爸爸背對著大門轉圈搖晃,不巧差點撞上了同樣沒留神的我。

我錯愕地望了他一眼。

他還來不及說什麼,懷中的嬰兒哭得更大聲了!

突然,那位爸爸的眼神變得求助一般,望著我。

不由得,我說:

「孩子不舒服了,是很容易哭鬧哦!」

他擠出一絲難堪的笑容,依舊不知所措。

孩子哭得太大聲,他只能走到門外,找個僻靜的地方,讓哭泣聲不至於太打攪他人……

2

等候入院的時候,我又進出了醫院幾次。

院門口,一個爸爸在踱步。

手捧著一個更小的嬰兒,輕聲哄睡……

急診樓下,一對夫婦腳步匆匆。

男人背著一個四五歲的娃,沖在前面,女人空手跟在後面,亦步亦趨。

住院樓前,一個爸爸把娃放在背帶里,提著兩包東西,正在上樓。

我突然覺得恍然!

怎麼這個地方,竟然有這麼多帶孩子的男人?!

3

我望向自家的男人。

呵,這不還有一位嘛!

平日里,這個娃醒著他在睡,娃睡了他才回來的傢伙,居然很堅定地表態:

「今晚我陪床,你回家休息!」

我看看他,一邊感激一邊調侃:「要不要給您拍照留念?茲此表示』我也是一個能帶娃的爹』?」

他居然點點頭,答應了。

自此,他夜夜留守。

我們一家人,竟然享受起了難得的親子時光。

只是地點是——醫院。

左邊是病童,右邊是爸爸

4

也就是在妹妹住院的這幾天,我周邊的情形如同第一晚

——那些平時見不著的爸爸們,紛紛地冒出來了!

有的爸爸帶孩子做檢查,手機開著王者榮耀。

叫號牌不斷閃爍,他盯住叫號牌,王者榮耀就漸漸黑屏……

有的爸爸抱著孩子哄睡覺,背上背著老婆的花背囊。

他的動作毫不嫻熟,彎腰弓背的,讓整個人看上去像小品演員,姿態滑稽。

還有的爸爸,抱著孩子沖在大廳,一臉嚴峻。

後面跟著七大姑八大姨的大隊伍,像統領著一隻戰時突擊隊!

多少爸爸,來來往往、熙熙攘攘。

在醫院這個特別的場所,以一種中國男人少見的親子姿態,頻繁出現……

5

我的觀感。

一半,是感動。

那些笨手笨腳弄孩子的爹,可能平時在家與孩子互動無多吧。

關鍵時刻,卻都能拿出個男人的樣子,沖在前面!

挂號。

問診。

檢查。

出入院。

哪條戰線上,沒有爸爸的身影?

他們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像一個堅強的勇士,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守護著孩子生命的底限!

這家的哥哥負責看管弟弟,和弟弟一起玩遊戲

可另一半的觀感。

卻,遺憾。

為什麼要在醫院,才可以見到如此多帶孩子的爸爸呢?

為什麼要在生命的底限遭遇威脅的時候,爸爸才會一馬當先地沖在前面呢?

我問老公:「你有沒有覺得在醫院享受』親子時光』有點奇怪?」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有點。」

可是,既然奇怪,那些普通的親子時光,為何又無從享受呢?

6

也許,是因為責任的界定吧!

對於很多男人來講,他們的責任範疇包含賺錢養家,但卻不包括日以繼夜地陪伴孩子。

他們會以經濟供養的方式來體現對家庭的負責。

但不會以「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來實現自己的責任。

他們愛孩子。

但愛,常常表現於應急。

他們會出現在生病這種極端的情形之下,毫不猶豫地抱起病童,沖向醫院。

但平日里那些孩子的玩樂、發傻氣的玩笑,他們不太能享受,也不太願參與。

他們自認為,父愛無聲。

因為他們大多數人的父親,就已經做出了無聲的示範。

天塌下來父親會扛。

但天塌下來的時候,又有幾時呢?

更多的,不過是平凡日子。

平凡無奇、鍋碗瓢盆的普通日子。

所以,他們甘於日常的無聲,父親的存在,就是孩子生活中一個淡淡的印跡,永遠在,但很難色彩斑瀾……除非有一個危難的時刻,才會令他們迸發出山巒的厚重。

這似乎,怪不得他們。

抱起磚就不能抱你。

放下磚就不能養你。

這樣的窘境,不正是很多中國爸爸的寫照嗎?

能出現在看病的戰場,已屬不易。

又怎麼要求他們,在陪床之後,再陪玩耍呢!

7

可,生病的日子,又有多少呢?

手指頭逐個扳開,再頻繁生病的孩子,也不會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醫院吧!

那些日常的瑣碎、帶孩子隨時隨地的失控,七零八碎的育兒事務,不還是留給別人嗎?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可惜,這種時不待我的態度,男人通常還是留給家庭之外的。

工作。應酬。還有那些今日不爭、明日就消失的成功機會。

而對待家庭,看中的反而是那「一萬年之後」。

反正,孩子會長大的嘛。

反正,有老婆看著嘛。

反正,有老人幫忙嘛。

如果不是入院治療這種緊急時刻,又怎能喚起男人對家庭、對孩子的緊迫感呢?

爸爸照顧下的妹妹,兩條腿穿在一條褲腿里,美其名曰「美人魚」~

8

可惜,醫院就是這麼一個生死別離、大悲大喜的地方。

有人在這裡,轉危為安。

也有人在這裡,自此生死兩茫茫。

有時,這樣的分別發生在《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的祖輩身上。

而有時,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猝不及防。

……

一天前,我家孩子順利出院。我去辦理出院手續。

排隊之時,旁邊的一位女士突然坐到地上,嚎啕大哭

她緊緊拽住男人的衣角,男人慌忙抱住她,手上的醫療單據散落一地。

我趕緊幫忙撿拾,無意中的,卻發現兩張一指長的薄紙。

上面寫著,

死亡生理證明書。

在這家兒童醫院,死亡證明,又會是誰的呢?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生命無常。

相聚時盡歡,別離時放手。

此時此處,有多少父親在看管孩子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醫院之外,我們該握緊彼此的手,大手、小手,放在手心,相互溫暖。

多點時間體恤彼此、陪伴彼此,看著孩子平安長大,這才是最及時的相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昱子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們要生孩子

TAG: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