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吳將領呂蒙,為何一定要弄死關羽?只有這2個原因

東吳將領呂蒙,為何一定要弄死關羽?只有這2個原因

原標題:東吳將領呂蒙,為何一定要弄死關羽?只有這2個原因



大爭之世的三國時代,名將層出不窮,而關羽和呂蒙無疑是其中的卓越代表。關羽和呂蒙,一個是萬人之敵,一個是東吳名將,二人才能卓越,但最終相鬥相殺。以下是關羽和呂蒙的簡介:

1.關羽



字雲長,東漢末年名將,蜀漢五虎上將之首。因其義薄雲天,後世尊其為「武聖」。


他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2.呂蒙


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以膽氣著稱。


他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去世後,呂蒙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由上觀之,關羽之死與呂蒙脫不了干係。可以說,是呂蒙終結了關羽。那麼,問題來了,同為當世名將,呂蒙為何如此忌恨關羽、為何非要弄死關羽呢?

根據《三國志》等相關史料的記載,小編認為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國讎。儘管孫劉兩家在赤壁之戰之前已結成了軍事聯盟,但這只是暫時的。特別是當曹操勢力被擊退後,孫權集團與劉備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更是日益增多。特別是荊州問題,直接促使孫劉兩家撕破臉皮。呂蒙就曾經率軍搶奪荊州三郡,而關羽也曾為此大興兵戈。



特別是自關羽鎮守荊州以來,東吳方面無時無刻都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關羽給東吳造成的強大壓力,使得東吳方面敢怒不敢言。而一旦這種積怨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爆發。後來發生的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便是這種積怨爆發的典型事件。

其二:私恨。眾所周知,關羽常常把江東諸將稱作江東鼠輩,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呂蒙。而呂蒙則是孫權集團中典型的鷹派代表人物,為人處世都是異常的強硬。試想:一個堂堂的三國名將、一個堂堂的七尺男兒,又怎會受得了關羽三番五次的侮辱?



而關羽本人,自恃才高,更是無所忌憚,對呂蒙是各種瞧不上眼。關羽的種種行為,呂蒙都記在了心裡,並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個狂妄的關羽。最終,他等到了機會,便是後來出現的關羽出兵襄陽、樊城,致使荊州守備空虛。也是這一事件,埋下了關羽敗走麥城的伏筆,釀下了身首異處的可悲下場。



因此,綜合上述兩點,呂蒙之所以非要弄死關羽,一方面是因為國家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發泄心中的憤恨。不得不說,東吳名將呂蒙,的確是頗有血性。與此同時,小編不得不感慨一下:可嘆武聖關羽,碰上了呂蒙這個對頭。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君 的精彩文章:

慈禧60大壽,放生鳥卻不飛,幸虧李蓮英反應機智,不然會死很多人
「清朝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老朱家表示不服,誓不背這個鍋!

TAG:歷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