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道德經》中的常用成語,洞見老子智慧精髓!

《道德經》中的常用成語,洞見老子智慧精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


一、慎終如始

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能始終如一,持之以恆,到最後還像開始的時候那麼嚴格要求自己,那麼他的一生就很平安,沒有敗事可言。

二、知雄守雌

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老子提出這樣的一個原則:知雄、守雌,用這個原則去從事政治活動,參與社會生活。他認為,只要人們這樣做了,就可以返樸歸真,達到天下大治。此處還應注意,不僅是「守雌」,還有「知雄」。在雄雌的對立中,對於雄的一面有透徹的了解,然後處於雌的一方。


三、多藏厚亡

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甚愛,」就是非常地愛,愛的死去活來,愛的天旋地轉,愛的輾轉反側,愛的如膠似漆。「大費,」就是巨大地破費、花費、耗費、浪費掉自己擁有的東西。 「多藏,」就是大量地聚斂金錢物資。「厚亡,」就是差不多已經病入膏肓離死不遠。意思是說,過分的愛惜會招致巨大的付出,過多的擁有會導致沉重的損失。

四、禍福相依

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災禍之中隱含著幸福,幸福之中潛藏著災禍。這句話是對對立統一規律的絕妙說明,特別凸顯了矛盾雙方的統一和轉化。禍福是糾纏在一起的渾然統一體,或禍是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了事物處於顯然的災難之中,福則為次要的從屬的,處於潛態。


五、大巧若拙

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真正靈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笨拙。真正的巧不在於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賣弄自己的聰明,而在於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在這種順應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雖本意不在審美,而在說明「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


六、虛懷若谷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形容純樸得好像未經雕琢,曠達得好像高山空谷。一個不可一世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往往會孤立無援,四面楚歌,坎坷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禪心佛語 的精彩文章:

交朋友求益身心,最值得深交的五種朋友!
《孟子》十句處世真言,感受古人修為智慧!

TAG:蓮花禪心佛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