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是何原因導致太白金星沒有繼續建議原諒孫悟空?

《西遊記》是何原因導致太白金星沒有繼續建議原諒孫悟空?

眾所周知,孫悟空喜歡鬧,太白金星喜歡建議招安。

孫悟空第一次鬧,鬧了龍宮和地府,太白金星對玉帝言:「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屆,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西遊記》

玉帝聞言甚喜,依了太白金星。

孫悟空第二次鬧,因弼馬溫官小而反下天庭,太白金星對玉帝言:「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這一次,玉帝又依了太白金星。

兩次,玉帝都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

不是太白金星牛,而是玉帝本就不想難為猴子,他非常喜歡那個天生地養的靈猴。

孫悟空第三次鬧,偷了蟠桃,騙了神仙,偷了仙丹,把好端端的蟠桃會鬧的一塌糊塗。

這一次,玉皇大帝直接討伐,太白金星也沒有建議。

吳承恩的《西遊記》,總能給我們留下一些可以有無限遐想空間的問題。

孫悟空的第三次鬧,太白金星沒有建議再度招安,選擇原諒孫悟空,便是吳承恩給我們留下無限遐想空間的問題。

為什麼呢?顯然是怕。

《西遊記》

怕什麼?怕諸仙人。

太白金星兩度提出招安,好心沒好報,等於引狼入室,讓孫悟空一步步的強大起來,不僅讓他成為天庭正神,還讓他成為齊天大聖。

一個齊天大聖,孫悟空成為了出頭鳥。

成「出頭鳥」也沒關係,別闖禍啊。

可他因「齊天大聖」而變的不可一世,自高自大到了極點。

也因此,有了毫不顧忌的鬧,引出了鬧了蟠桃會一事。

之前,諸仙人並不在乎孫悟空是什麼。

可孫悟空成為「齊天大聖」後大鬧,太白金星所謂的「收仙有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等,瞬間變成了縱容孫悟空。

縱容,太白金星擔不起。

太白金星雖然清楚玉帝喜歡孫悟空,也不想懲罰孫悟空。可孫悟空鬧了蟠桃會的事情,激怒了諸仙人,玉帝也要考慮一下他們。此刻,玉帝替孫悟空兜不住了。

太白金星有一雙「火眼金睛」,當然清楚玉帝已經兜不住了。

《西遊記》

假如此時再提招安,選擇原諒孫悟空,等於將玉帝往火坑裡推,等於自己沒事找事。

礙於這些,太白金星不能再提什麼招安和選擇原諒孫悟空了。

太白金星沒有繼續提議招安或者原諒,不是怕孫悟空還會鬧,而是怕玉帝遭到非議,他自己也受譴責,怕難以平息公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書生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除鎮元大仙門下外,就沒有其他地仙了?
沙悟凈和豬八戒捉觀音菩薩,哪來的膽子?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