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莫道才║《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的緣起和總體構想

莫道才║《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的緣起和總體構想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15ZDB068)資助

█廣西特聘專家崗資助

█灕江學者團隊資助

駢文是指用對偶形態寫作的文章,在古代沒有標點交流的語境下有助於傳播信息的穩定。駢文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內容,其本身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寶庫。駢文是中國思想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傳統文學的重要形式,在中國古代近代存在了2000多年。但長期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學科中,相對於詩詞戲曲小說,對駢文的研究總體偏弱,雖近二十年來有所改變,但要推進駢文研究走向深入,整理研究出一套完備的歷代駢文研究基礎文獻尤為重要。

近20年來,駢文學研究發展很快,論文論著甚多,駢文研究目前已出版各類專著近30多種,論文近600多篇,博碩士論文50多篇。駢文研究發展現狀是:

(1)作家作品個案研究有一定擴展;

(2)駢文的理論研究有一定進展;

(3)駢文發展史研究開始走向深入;

(4)駢文文獻整理研究不足。

駢文研究存在問題是:

(1)駢文的文獻敘錄亟待開展。總的來看,對駢文研究文獻的敘錄仍是關注不夠,只有幾篇文章涉及,與龐大的總集、別集相比,研究嚴重不足,缺乏系統性。駢文別集的系統整理和研究十分缺乏。目前尚無全面的對駢文文獻的文獻學敘錄的著作,《駢文文獻敘錄》作為一項基本工程亟待開展。

(2)駢文研究論著文獻亟待整理。民國以來的百年是駢文研究的重要時期。謝無量的《駢文指南》、錢基博的《駢文通義》、孫德謙的《六朝麗指》等都是早期重要的研究文獻。初步統計1949年以前的著作性理論文獻約12種,單篇文章性文獻約30種,評點性文獻7種。近幾十年雖然有零星的論文,主要集中在討論孫德謙的《六朝麗指》和錢基博《駢文通義》以及錢鍾書《上家大人論駢文流變書》上,缺少系統性的文獻整理出版。很多研究者還要搜尋早期的原始版本,嚴重影響了對學術成果的利用和繼承。新中國建國後,台灣香港地區現當代駢文研究論著也不少,但是交流阻礙,台灣地區和香港的駢文研究論著特別是早期的著作大多數很難見到,整理《駢文研究論著集要》尤為迫切。

(3)駢文文論文獻亟待整理。在駢文研究層面主要是理論研究,但是資料的匱乏也是一大問題。目前尚沒有系統駢文文論文獻的系統整理出版,可以說對駢文文論文獻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但是歷代駢文文論缺少集大成式的文獻整理著作,整理《駢文文論文獻集要》也尤為迫切。

(4)駢文經典集釋有待加強。「駢文經典集釋」這樣的文本沒有出版過。但是駢文作品的普及型選集出版了不少,有10多種。專業的研究集注匯評的著作欠缺。一些古代通行的選本如李兆洛的《駢體文鈔》、王先謙的《駢文類纂》也點校整理或影印出版了。缺少從經典化過程來整理駢文經典文本的匯注匯評文獻,缺乏學術視野研究層面的駢文專題性總集文獻。整理《駢文經典集釋》也尤為迫切。

(5)域外駢文研究文獻研究亟待搜集整理。無論是著作還是論文,我們對於域外的駢文研究文獻介紹幾乎是空白。域外研究在民國時期有個別用中文有過翻譯發表或出版,大部分是在本國用本國文字發表的。目前來看日本的域外駢文研究文獻最多。作為受漢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日本很早就模仿漢文學的寫作。從可以檢索到的圖書文獻看,駢文的各種總集和別集幾乎在日本都有收藏。很多早期的駢文版本在日本也有收藏。韓國的駢文研究,忠南大學朴禹勛教授在《駢儷文研究的現況》(《大東漢文學》第28輯,大東漢文學會,2008.6.)有詳細的評述。他就是韓國駢文學研究的代表,有多篇論文討論駢文的特徵以及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總體來看,中國學術界對域外的研究了解嚴重不足,域外駢文研究文獻是最缺乏的,《域外駢文研究文獻集要》的整理亟待開展。

「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將貢獻一套全方位的駢文研究文獻基礎平台。這是最大的學術價值。這個課題的核心是「集成」,是將「歷代」有關「駢文」的「研究文獻」篩選薈萃集成整理彙編出版。目前駢文研究已經從泛泛討論開始轉向切入深度研究。但是研究資料都要各自從散見的原始資料搜集開始。這嚴重影響了駢文這一中華思想文化載體的研究的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一個資料性的研究基礎文獻集成。進入21世紀,駢文研究也應當有一個學術總結,為後人留下一套反映當代學術水準的駢文文體研究基礎文獻集。

本課題所說的「研究文獻」包括總集文獻、別集文獻、目錄學文獻、文論文獻、作品經典化過程文獻、近現代中外的研究著作論文文獻。(駢文總集和別集文獻數量浩瀚,本課題計劃暫時不做駢文總集別集整理的方案,擬作為下一步研究的計劃。)根據重大招標「有限目標」的原則以及駢文的研究文獻特點,擬包括五個方面的研究文獻:

駢文文獻敘錄——歷代駢文文獻的歷史存續與傳承狀況的目錄學研究;

駢文研究論著集要——現當代大陸及台港地區駢文研究文獻整理及研究;

駢文文論文獻集要——古代駢文文論的文獻聚合整理及研究;

駢文經典集釋——歷代駢文經典的匯評匯注文獻整理及研究;

域外駢文研究文獻集要——日本、韓國、英美等國駢文研究文獻及論著集要。

從傳統文化普及層面看,以往的一些選本都過於簡單,缺少專業性的總集型的匯注匯評匯解。從經典化過程的文獻整理角度來對駢文作品文本做一個研究,匯聚一個駢文經典集釋的研究成果,為在國學的傳承日益受到重視的時代貢獻一份力量。在研究成果的後續開發方面,在項目設計時為進一步做電子數據化處理預留門徑。最後將成果做成資料庫方便研究搜檢查詢,成為駢文研究的技術手段,進一步推動駢文研究的發展,推動駢文這一傳統文化經典的學習和普及。

「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要解決的總體問題是:解決駢文研究的歷史之根、學術之脈、理論之魂、傳統之用、文化之播等五大問題,分別對應五個子課題:駢文文獻敘錄、駢文研究論著集要、駢文文論文獻集要、駢文經典集釋。那如何處理總課題與子課題之間的關係呢?「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是總課題,下分列五個子課題 「駢文文獻敘錄」、「駢文研究論著集要」「駢文文論文獻集要」、「駢文經典集釋」、「域外駢文研究文獻集要」。這一系列整理可以對駢文研究文獻做一個集大成性的總結。各子課題的內容和作用如下:「駢文文獻敘錄」是對歷代駢文總集、別集、四六話集的全面敘錄。包括編纂、體例、序跋、目錄、內容、流傳、存軼,是對駢文文獻的狀況的總覽工具書,是研究駢文的目錄學基礎文獻。是其他四個子課題的基礎。在五個子課題中的作用是展示歷史之根。「駢文研究論著集要」是對進入現代學術的現當代有影響的駢文研究論著的研究文獻經典匯要,是了解現代駢文學術史的基礎。在五個子課題中的作用是展示學術之脈。「駢文文論文獻集要」是專門匯聚歷代駢文總集別集的序跋、單篇文論及歷代四六話及相關的文評資料匯要。這是駢文的文學理論總匯,是探索駢文的文學價值和文化意義,推進駢文研究走向升華的基礎文獻。在五個子課題中的作用是展示理論之魂。「駢文經典集釋」是對駢文經典作品的經典化歷程的整理,匯聚歷代駢文經典的注、評、解、析,是駢文經典作品研究的基礎文獻。在五個子課題中的作用是展示傳統之用。「域外駢文研究集要」是對駢文這一中華文化形態在域外的傳播和研究的駢文文獻資料的彙集。在五個子課題中的作用是展示文化之播。

本課題研究在學術思想理論、學科建設發展、資料文獻發現利用等方面的有一個預期目標。

首先,在學術思想理論建設方面:

為駢文這一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載體形式留下一套完整的研究文獻集成。以此文獻證明駢文這一中國文化瑰寶的歷史存在合理性和文學價值。也證明這一中華文化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的藝術魅力。

證明駢文研究最重要的研究範式是文獻整理與文本研究的結合,通過文獻整理呈現文學的意義。

解決駢文研究的歷史之根、學術之脈、理論之魂、傳統之用和文化之播五大問題。

其次,在學科建設發展方面:

以五大問題為導向,通過協同創新,推動傳統學科的學科建設走向新路徑。

通過海內外協同創新,形成駢文研究的特色,打造學術新高地。

培養青年博士的參與,引導其未來的研究方向,壯大駢文研究的學術隊伍,使得駢文研究有更高水平的持續性的後備隊伍。

再其次,在資料文獻發現利用方面:

爭取搜集到一批湮沒於各類總集、別集、類書、方誌和筆記中的重要資料文獻。

爭取搜集到一批流失日本、美國和韓國的研究文獻。

爭取搜集到一批手稿文獻、未刊本文獻。第四,在此基礎上進行電子數據化的處理研究,開發出駢文研究文獻集成的資料庫。

關於本課題的總體思路、研究視角和研究路徑。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從文獻使用功能視角來設計,就是根據駢文研究的需要功能和駢文的接受功能來設計的,這種功能視角就有別於一般的按照朝代設計的斷代視角。對於駢文研究的需要功能方面而言,駢文研究需要了解駢文總集、別集以及四六話文評的文獻狀況。需要有對古代駢文的編纂、結集、流傳的全景式的了解,這就需要《駢文文獻敘錄》。也需要對民國以來現代駢文研究學術史的了解,需要勾稽整理保存散軼研究論著,以及台灣香港地區的研究成果,所以就有《駢文研究論著集要》。而駢文研究還需要歷代的理論性文獻,這種理論性文獻就是歷代駢文文論。歷代駢文文論主要存在於各種序跋、題解、書信、四六話等文評形式中,所以就需要有《駢文文論文獻集要》。對駢文的接受功能而言,駢文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讓傳統文學的駢文作品在當下獲得繼承,要體現歷代對駢文的接受,所以就要有《駢文經典集釋》。駢文研究還需要了解海外駢文的傳播接受與研究狀況,它是中華文化走向海外的記錄,所以要有《域外駢文研究文獻集要》。

對於本課題的研究路徑,就是從文獻出發,以搜集文獻、整理文獻、研究文獻和使用文獻為整個課題的路徑。要為學術界留下一套完整有分量的駢文研究文獻集成,為駢文研究持續發展,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出貢獻。「搜集文獻」、「整理文獻」、「研究文獻」、「使用文獻」是研究路徑的四個階段。這是前後連續的環環相扣的過程。首先是廣泛的搜集駢文文獻資料,然後是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規範整理,最後還要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研究取捨、標點、校勘、編排,最後還要數據化。這是一個科學嚴謹的整理研究過程。這種科學性和可行性表現在:

文獻搜集全面,就是要普查全國主要的圖書館,還要了解海外的圖書館。

文獻整理規範,按照古典文獻學的規範,進行文獻的點校、校勘、輯佚、敘錄、匯注、匯評。要保證文獻整理的規範有序、質量可靠。

文獻研究科學,就是資料來源要可靠全面,辯偽考訂詳實,要去偽存真,要來歷有出處。

本課題擬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是哪些呢?首先是搜集文獻資料的全面性和代表性。《駢文文獻敘錄》要儘可能搜集完備,包括亡佚的總集、別集。這是對歷代駢文的普查,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重要載體的一次摸底。很多駢文別集幾乎從未整理過,有的早期版本幾乎散軼或殘缺不齊,甚至還有處於手稿或抄本的狀態,有的遺存在國外。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精力去搜集研究。《駢文研究論著集要》針對的時代雖然很近,但是民國以來文獻散失也很嚴重。由於印刷發行極少,早期紙張質量很差,很多已經脆化,很多圖書館保存不善。很多早期的著作和論文幾乎難以尋覓,台灣香港地區的文獻也需要花費艱苦細緻的精力去搜集。《駢文文論文獻集要》也要從散存於各個總集、別集、四六話、文評、書信等不同文獻形態中去搜集,工作量也巨大。《駢文經典集釋》是將各種文獻里對駢文經典的注評分條分類彙集,也是工程量巨大而且細緻的工作。搜集齊全不遺漏是對文獻整理的要求,也是本課題的要求。《域外駢文研究文獻集要》將搜集整理海外的研究材料。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到整理文獻的規範,才能做到研究文獻的深入,才能做到奉獻一套高質量的《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其次,「研究文獻」整理要規範有序。「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數量浩大,具有總成性規模效應,需要進行學術協同創新。

一是做好文獻整理的計劃和操作規範規程。這是研究工作規範有序的重要保證。每個子課題都要預先制定詳細的文獻整理規範。要根據各自的熟悉研究對象內容進行合理分工協作,儘可能利用原來的科研資源和已有的部分成果。

二是做好總體研究框架頂層設計。設計好研究的工作規程,做好凡例樣稿。這樣可避免成稿參差不齊。這樣就能做好全國甚至海內外科研活動的協作協調。第三,要做好「研究文獻」的對象確立和選擇。本課題的難點是準確確立什麼是駢文「研究文獻」。我們認為凡是駢文的選集、別集、四六話集、研究著作、研究論文,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選擇對象。在文獻選擇上,搜羅齊全是對文獻研究工作的最高要求。對於《駢文文獻敘錄》和《駢文經典集釋》主要涉及以上的文獻來。根據史料文獻,敘錄和集釋的篇幅文字不做統一。要考慮駢文文獻的影響力和各代的均衡性,要體現駢文的歷史演進過程。而《駢文文論文獻集要》對象主要是歷代駢文總集、別集中以單篇的文章為主的文獻,有獨立著作一般不收錄。《駢文研究論著集要》的對象則是民國以來的研究文獻,主要收錄單篇的論文為主,早期稀見著作也適當全收,有的可以採用部分收錄,容易見到的駢文學論著則存目處理,有的論文可以採用摘錄的方式。《域外駢文研究文獻集要》的對象則是域外各國最重要的駢文研究文獻,盡量多收。

本課題研究力爭在問題選擇、學術觀點、研究方法、分析工具、文獻資料、話語體系等方面要有一些突破、創新或推進。一是在問題選擇方面的突破、創新或推進。解決駢文研究的歷史之根、學術之脈、理論之魂、傳統之用、文明之播等五大問題,是本課題的問題選擇的創新突破點。通過這五大問題來統領就有了統一的問題意識。目的就是加深對駢文這一中國思想文化載體的研究,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和中華傳統文化話語權及價值觀重建提供文獻支撐。本課題以「集成」名目就是要整理一套完整齊備的歷代駢文研究文獻,為學術界提供完備的基礎文獻,以推動駢文學術研究持續發展。這五大問題貫穿在文獻敘錄、研究論著、文論集要、經典集釋、域外文獻等五個子課題當中。二是學術觀點方面的突破、創新或推進。

駢文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載體。以往對駢文的研究認識僅僅停留在作為一種文學形式或者文體形式、語言藝術形式來研究的。其實這沒有看到駢文在承載中華文化思想方面的重要價值。中國優秀的思想文化很多是通過駢文這一載體來傳承和傳播的。了解駢文、研究駢文的實質是研究中華思想文化的入門鑰匙。

駢文學習有助於提升國民文化的素質,提升書面文化表達的水平,從中發現有利於重塑中國文化信心的力量。了解學習駢文,是振興國學的內容之一。現在理解的國學過於狹窄,駢文也是國學的重要內容。駢文學習是復興中華文化的應有之義。

駢文有助於中國傳統話語走向世界。中國古代的智慧往往凝練在駢句之中。這些駢句是中華智慧的濃縮,中華文化的符號。利用這一文化載體,可以擴大對周邊國家與地區的文化影響,獲得文化交流的話語引導權,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出力。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突破、創新或推進。運用古代文學與文獻學的結合方法整理研究,這是本課題的重要創新。駢文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種重要的載體,駢文文獻的整理是用古典文獻學的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手段的結合進行。文獻學的方法不是靠理論闡發來發揮,而是完全通過文獻史料本身來證明,更客觀更有說明力。本課題秉承這一研究方法,更客觀詳實地展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是分析工具方面要有突破、創新或推進。傳統分析與現代技術的結合是本課題創新突破。本課題是既用傳統的輯佚、校勘方法研究,也結合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進行文獻搜集與文獻處理。最後成果完成預留電子資料庫開發的門徑,為今後進一步的數據化軟體開發奠定基礎。五是在文獻資料方面也要有突破、創新或推進。全面搜集國內外駢文研究文獻是文獻資料方面的創新。圖書館文獻的網路化為搜檢文獻提供了有益的幫助,甚至美國、日本、韓國等境外圖書館的資源也可以了解。除了各圖書館館藏的單種紙質文獻外,《四庫全書》、《中華再造善本叢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存目叢書》、《四庫禁毀書叢刊》及其補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等大型文獻也提拱了很多稀見文獻資源。而《中國基本古籍庫》這類古籍電子文獻也提供了便利。

(本文原載《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莫道才(1962-),男,廣西恭城人,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駢文研究。《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課題首席專家。)

█主 編:莫道才

█顧 問:饒宗頤 孫昌武 譚家健 簡宗梧(中國臺灣)

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Jr.美國)

█編 委:於景祥 曹 虹 鍾 濤 莫山洪 呂雙偉 劉 甯 李金松 林德威(David Prager Branner美國) 道坂 昭廣(日本)朴禹勳(韓國) 黃水雲(中國臺灣) 何祥榮(中國香港)鄭芳祥(中國臺灣)(排名不分先後)

█編輯部: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國學中心)

█主 任:莫道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硯隱第二樓 的精彩文章:

TAG:硯隱第二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