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在三國中,孫權的實力一直不強,只因孫權的這幾個特點

為什麼在三國中,孫權的實力一直不強,只因孫權的這幾個特點

每一個人都各有優點也有缺點,這些特點加在一起才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可是也是因為這些特點會把人分為幾種。三國時代是一個亂世時代,但是也正是因為亂世,所以造就了很多的英雄,其中,劉備,曹操以及孫權是三位君王,曹操實力最強,其次是劉備,孫權只能排第三。

或許是因為孫權年齡尚小的原因,他的第一個特點是喜歡仰仗別人。周瑜是他最親近的大臣。第一或許也是因為周瑜是他哥哥孫策的好好朋友的緣故。第二周瑜本身也很有才華和智慧。加上周瑜在火燒赤壁的功勞,所以孫權對周瑜特別仰仗。孫權對周瑜的仰仗還表現在周瑜為了幫孫權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故獻出計謀把孫小妹獻給劉備的荒唐想法,可是就這樣的荒唐想法孫權竟然答應了。可惜最後不但沒有把荊州要回來,還促成了孫尚香和劉備的婚姻。最後周瑜也因為這事被氣死了。孫權自此損傷一位能將。

孫權的第二個特點是過河拆橋。這個特點尤其表現在呂蒙身上。呂蒙是繼魯肅之後再孫權身邊的一位能人。雖然呂蒙之前不認識字,但是呂蒙很好學,在魯肅的帶領下呂蒙成為一位另別人刮目相看的謀將。他在幫著魯肅趁機把關羽傻掉之後,本來想著立功勞的,沒想到的是自己不但沒有功勞,反而還把自己的性命丟了。關羽死了,孫權不高興嗎?

但是想到自己這樣就會和劉備結下仇恨,所以他根本沒管呂蒙的功勞,反而把他殺了,試圖想要討好劉備,可是最終也沒有逃過夷陵之戰。

孫權的第三個特點是他特別愛記仇。張昭在赤壁之戰前建議孫權不要戰,要主動求和。可是孫權最後聽了周瑜的建議並且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所以他就覺得張昭不是一個明智的大臣。後來,公孫淵請求要投降吳國,張昭覺得公孫淵這人不可信,不同意公孫淵進吳,但是孫權不聽張昭的建議,同意了公孫淵入吳。果然後來公孫淵背叛了東吳,這時孫權才想到自己對張昭的偏見,不過孫權知錯就改了。後來和張昭關係也很好。

人這一輩子是由很多東西決定的,但是最終自己才是自己的王者,是自己的主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怪咖 的精彩文章:

為何說即使魏延子午谷奇襲成功了,也一樣會被以「反逆之名」誅殺?
兩人都寫了一封信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為何一人被殺,一人卻因此被重用?

TAG:歷史怪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