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日本回來不是帶電飯煲、馬桶蓋就是帶鐵壺、SKII,有人卻帶回醬油

從日本回來不是帶電飯煲、馬桶蓋就是帶鐵壺、SKII,有人卻帶回醬油

多年前,有親戚從日本帶回來一大瓶醬油,頓時七嘴八舌炸開了鍋——

「人家從日本回來,不是帶電飯煲、馬桶蓋,就是帶鐵壺、SKII,儂帶一瓶醬油回來做啥啦?」

「難道國內醬油做勿過小日本?」

「難道日本醬油特別鮮、特別好吃?」

「真是崇洋媚外,吃飽了撐的!」

......

一時眾說紛紜。根本不容解釋,也不屑解釋。那位親戚自然曉得日本醬油好在哪裡,他燒得一手好菜,儘管並非廚師出身。

多年後,我去日本旅行,被隱藏在曲里拐彎的窄街陋巷裡的小店小鋪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想去一探究竟。

通常,這些店鋪的裝飾低調簡單,招牌極具年代感,售賣的貨色僅限於少數幾個品類,店員或老闆不會過分熱情,也不會低三下四,總有微微鞠躬頷首微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與篤定,以及對顧客的尊重和友愛。

他們大多恪守祖傳手藝,守著這份百年家業。有些年輕的繼承者,會隨著時代的潮流和人們口味的變化而進行創新,但萬變不離其宗,依然會堅持自身的傳統,維護自家的特色。

某年旅行至日本四線城市高山,聽聞那裡出產的醬油和味噌是日本最好,於是特地去參觀位於老街的一家百年醬園,從前院到後院,放滿一隻只大缸,上面覆有竹編的圓帽,裡面正在釀造味噌,空氣中散發著醇厚的香甜。

在另一處木屋裡面,十幾隻圓木桶內正在釀造醬油,有一位老伯在用竹竿攪拌,醬香撲鼻。國內的醬油大多在流水線上調配而成,誰還會像日本人那樣「一根筋」,花費漫長的時間去傳統釀造?我心被感動,當即購買醬油和味噌一二於囊中。

回來後嘗試,確實鮮美,自食或送人都十分合適。去年閨蜜去高山,特地向她推介,沒想到她給我帶回一瓶。

想起以前那位親戚帶醬油回來還遭到嘲笑,如今自己也喜歡上日本醬油,倒不是非它作為烹飪佐料不可,實在是人家的精工細作入心入味。

日本醬油製作歷史悠久,暫且不啰嗦從唐醬演變改良自成一體的發展過程,人家始終保留了醬油這兩個漢字,就連日語漢字發音也是相當接近中國話,足見對於元祖的尊重。

醬油在日本料理中發揮的作用,從各區域菜式中就能見識到,小小一個島國,居然還分出玲琅滿目風味獨特的品種,這關乎日本人師承嚴謹、開發創新的精神,今時今日,壽司在日本醬油的陪伴下走出地震帶、走向世界,也正是這種精神。

按照Japanese Agricultural Standard(農林規格JAS),日本醬油以製造方式區分為三種:本釀造、混合釀造和混合,以口味和成分來區分大致上有: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溜まり)、白醬油、低鹽醬油、昆布醬油、出汁醬油、生醬油、新式醬油等等。

這裡介紹其中主要幾種:

1、濃口醬油,關東地區發祥,是基本通用醬油,百搭必備。

2、淡口醬油,近畿地區多用的一種醬油,色澤比濃口淺,製作過程中有添加酒/甜酒成分,通常湯、煮菜、湯麵里會使用。保鮮期不是很長。

3、白醬油,並不是純白色,而是色澤有點像魚露的一種醬油,在茶碗蒸蛋、湯、烏冬面的蘸料、煮菜中使用。保鮮期短。

4、甘露醬油(再仕込み),二次釀造醬油,色澤和味道比較濃郁,蘸刺身和壽司的一種醬油。

5、溜醬油,製作方法與濃口醬油大致相同,以大豆為主、小麥少量,抽取味噌的液體精華製成,味道濃郁,用來蘸刺身、煮照燒汁。

6、新式醬油,用40%本釀造醬油摻合製造的一種速成醬油,有添加氨基酸,10-40天即可熟成。

日本醬油還有區域分別,各有各特點和賣點,一不小心進入這個話題,簡直是一個繽紛多彩醬油大世界。

再說味噌,其日語發音不知怎麼地想到周柏春和王雙慶的那段滑稽戲:「來發,棉紗線拿來」,以寧波地方口音說出來就像念音符那樣:「re fa, mi so xi(ti) do re」。味噌和味噌汁的日語發音mi so和mi so shi ru,有點像寧波人說棉紗和面紗線擼, 扯遠了。

味噌,是大豆、米、麥加鹽和麹發酵而成的食品,就跟白底紅日的日本國旗一樣具有民族代表性。其民間ことわざ言事(諺語)很多句子都以味噌這兩個字形容,比如「味噌汁一杯三里の力」,意思是喝了一杯味噌湯就有行走三里路的力氣,這不和寧波人的「三日勿吃鹹菜湯,腳骨有點酸汪汪」異曲同工?還有「女房と味噌は古いほど良い」,意思是老婆和味噌一樣,(釀造)時間越久,(沒有矛盾衝突)味感越好。

味噌在日本料理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僅五花八門無所不有的味噌湯,還有味噌拉麵,味噌煮菜、味噌烤魚、味噌燒肉,就連一隻單純無辜的三角飯糰,塗了味噌再烤一烤,身價立馬上漲。

其種類繁多,有大豆和米發酵熟成的米味噌、大豆和大麥發酵熟成的麥味噌、大豆發酵熟成的豆味噌、取以上幾種味噌調合而成的味噌。簡單按照顏色區分的話,就有赤味噌、白味噌、淡色味噌。

配方、量、溫度、時間決定味噌的色澤與咸甜甘辛口感。使用量多的強火蒸熟的大豆,長時間高溫,大豆和麹的蛋白質和糖分產生美拉德反應,熟成的味噌便是赤味噌,味道咸豆味濃,最適合伴醬菜、煮肉。水煮大豆流出糖分和蛋白質的大豆,與未經過著色程序的精白米製成的麹混合,短時間內熟成的就是白味噌,用來煮海鮮不錯。淡色味噌是混合使用米麹與麥麹熟成的味噌,煮湯最為常用。

再有鹿兒島沖繩區域代表性很強的蘇鐵味噌,是一種用大豆、玄米(糙米)、蘇鐵果實提取的澱粉混合後發酵熟成的味噌。調合味噌,也就是具有地區特色的混合製成的味噌,例如取大豆、米、麥與鹽漬過的瓜果蔬菜混合、短時間發酵熟成的一種調合味噌。

日本的味噌林林總總,也像醬油那樣,職人們憑著一顆崇敬的心,踏踏實實做好一份微小不起眼的工作,收穫的何止是平常人手裡的一碗味噌湯。

以高山那個古老的醬園為例,自製的醬油和味噌品種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一、赤味噌(AKA MISO)(3年熟成),採用大野屋獨有的製作方法製作的,非常有自信的「好吃的東西」。是鄉土味很濃的大醬,有令人回味的辣味口味,以及這個大醬獨特的味道。大醬湯非常適合各種配料,還適合用來增添回味味道而製作的醬菜和烹調佐料。

原料:大豆、米、大麥、鹽、酒精。

二、糀味噌(KOUJI MISO)(1年熟成),是飛彈的天然水·四季造出來的另一個有信心的作品。有著天然的甜味和適度的酸味,還有天然釀造所特有的新鮮風味。除了大醬湯以外,還可以用在製作烤醬·大醬拌菜等很多烹飪上。

原料:大豆、米、鹽、酒精。

*根據自己的喜好,用紅大醬和巧兒大醬搭配出來的味道也非常有特色。

三、四年醬油(YONEN SHOYU)(4年熟成),用紅大醬製造出來的有實力的醬油。是從發酵了大約四年時間的紅大醬抽出來的。在充分發揮紅大醬獨特味道的基礎上使之有了清淡味道。請任意使用在各種調味以及烹飪中。

原料:大豆、米、大麥、鹽、酒精。

四、一年醬油(ICHINEN SHOYU)(1年熟成),是既爽口又非常有鮮味的醬油。是從發酵了大約一年時間的紅大醬里抽出來的。爽口辣味中帶有紅大醬的鮮味。儘管顏色相對有些淡,但是即使是少量也能夠讓原材料充分入味。

原料:大豆、米、大麥、鹽、酒精。

五、生醬油(KIBIKI SHOYU)(1年半熟成),是忠實於原有味道的地道的醬油。是摻著自古以來的醬糟慢慢地使之發酵而做成的。爽口但又沒有多餘的「鮮味」,是襯托原材料妙處的絕品醬油。好比廣東的「生抽」。

原料:大豆、米、大麥、鹽、酒精。

大醬·醬油的保存方法

回到家後請放入冰箱里保管,那樣可以保存大約1年。不放入冰箱會出現顏色變深,或者變味現象。旅遊時在常溫下保存也不會有問題。

大醬湯的製作方法

(1)製作高湯。將小沙丁魚乾或鰹魚乾放入水中後燒開。

*粉狀日式高湯也可以。

(2)請放入蔬菜和豆腐等配料。

*你喜歡的佐料

(3)放上大醬一起攪拌

*按1L水:大醬50g~100g的比例。請按照您個人喜好調整大醬的量。

朴葉大醬(烤醬)

(1)請在大醬中加入白糖和日式甜料酒,使之變甜。

(2)請和肉或蔬菜等您喜歡的配料一同烤制。

*如果沒有朴葉,用鋁箔也可以。

醬油的使用方法

可以用在生魚片、壽司、烤肉等,也可以用在麵條·蕎麥麵的湯汁以及火鍋等所有日本菜品中。

醬油蛋糕

白酒·甘酒·醪味噌(SHIROZAKE·AMAZAKE·MOROMI)

這些都是酒類發酵物,對身體有好處,特別是對胃腸,好比酸奶、納豆等發酵食物。這些都是需要冷藏的商品,所以請勿長時間運送。

*甜米酒和醬糟大醬是冬季限定商品。

醬油糰子

也是高山必嘗的小吃,所幸上海羅森現在也有售賣。

醬油冰淇淋

我們常說要學習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何謂工匠精神?從一瓶醬油,一盒味噌,一把鐵壺,一隻漆碗,一方豆腐,一塊醬蘿蔔,一枚和果子等商品中,不難看出日本人竟然把一件看似極其簡單的東西做到精緻完美,簡直達到美學、美味和品質的極致。

一個家族,一百年,只做一件東西,外人看來是何等的孤獨、寂寞和純粹,而他們自己內心的感受,我相信恰恰與我們所想是相反的。

人性中自有一種追求完美和極端的心理,他們享受這種過程,認為這是樁有趣、上癮的事情,如呼吸和心跳一樣順理成章,是一個與自己安然相處和自我提升的過程。

當四遭的喧囂平靜下來,工匠們專註於充滿美感和技藝的勞作中,傾聽時間沉緩的腳步,對抗冗長而寂寥的人生,讓靈魂飛翔於庸常紅塵之上,豈非另一層次的快樂?

工匠精神總讓我想起日本的武士刀與櫻花,想起「侘寂美學」,想起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里的台詞,內心有些悲欣交加,有些五味雜陳——

程蝶衣: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段小樓:蝶衣,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呀!唱戲得瘋魔,不假,可要是活著也瘋魔,在這人世上,在這凡人堆兒里,咱們可怎麼活喲?

~end~

*鳴謝:

Angela Young(總是不遺餘力地滿足我的請求,你給此文的貢獻在下一言難盡!);

Cindy Cai(你帶給我的高山醬油已經用完,醬油瓶捨不得扔);

王桑(對我有問必答,永遠不厭其煩)。

*部分圖片取自網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私人旅行筆記 的精彩文章:

韓庚主演的《前任3》:50句台詞句句扎心,「美娜多海豚灣」驚艷撩人

TAG:CC私人旅行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