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後的斷臂求生

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後的斷臂求生

來源|挖貝新三板研究院

2016年是互聯網金融的轉折之年,行業整體由高速發展期進入到成熟期的初始階段,主要特徵是行業增速顯著放緩以及政策層面監管趨嚴。2013年起,伴隨著「國民產品」餘額寶的迅速推廣,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進入高速發展期,其中互聯網基金、互聯網保險的收入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76.5%、116.8%。到了2016、2017年,「e租寶」「錢寶網」等問題平台引起廣泛關注,國家和地方監管機構密集出台多個文件,也正因此,2016年也被稱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元年。

新三板互聯網金融掛牌企業實現多領域覆蓋(包括軟體研發、支付服務、數據服務、P2P網貸、諮詢服務等13類。)其中,P2P網貸營收增速顯著,年均增長率達282%;新三板互聯網保險和諮詢行業則在互聯網金融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仍保持高速增長,收入佔比不斷提升。

2016年,新三板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融資額大幅縮水,由31.57億元跌落至15.86億元。但是,細分領域中互聯網保險和信息服務融資額持續增加,支付服務行業融資額表現穩健,變化幅度較小。

互聯網金融行業增速放緩,進入成熟期

「國民產品」餘額寶引爆互聯網金融概念

2013年,餘額寶橫空出世,7日年化收益率近3%,並在此後不斷走高,2014年1月2日達到峰值6.7630%。餘額寶以遠超銀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以及隨時轉入轉出的便利性迅速佔領市場。此後,餘額寶等寶寶類理財產品引爆互聯網金融概念,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大眾理財意識覺醒。除了理財產品,第三方支付、P2P網貸、股權眾籌等模式也逐漸被熟知。也正因此,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元年。

從這一年開始,互聯網金融從萌芽階段進入高速發展期,並將高速發展態勢一直保持到2015年。僅僅三年的時間,支付技術的成熟將手機變成錢包、P2P運營平台數量突破上千家、互聯網基金規模突破10萬億元。可以說,互聯網金融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水電一樣不可或缺。

目前,餘額寶的基金管理人天弘基金用戶數超過3億,是國內公募基金中規模最大、客戶數最多的基金公司。2013年至2016年,餘額寶的規模從1853.4億元增加至8082.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3.4%。其中,2014年的同比增長率為212.4%,2015年及2016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2%、30.2%,較之2014年大幅下降。

來源:根據新聞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餘額寶背後的支付寶是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龍頭,而起步於支付寶的螞蟻金服則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領軍企業。螞蟻金服金融服務集團成立於2014年10月,擁有國內最全的金融牌照,包括支付牌照(支付寶)、基金牌照(控股天弘基金)、保險牌照(眾安保險)、銀行牌照(浙江網商銀行)、證券牌照(控股瑞東集團)、股權眾籌牌照(螞蟻達客)、企業徵信牌照(芝麻信用)等。

里昂證券電信和互聯網研究主管梁向奕(Elinor Leung)對螞蟻金服的最新估值達到750億美元(主要價值來自支付寶,該業務估值500億美元;小額貸款業務估值為80億美元,螞蟻財富管理事業部估值為70億美元;剩餘的價值來自投資和手頭現金),這一數值幾乎達到杭州市2016年生產總值(11,050.49億元)的50%。螞蟻金服的估值已經超過了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也超過了華爾街巨頭高盛集團。可以說,螞蟻金服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業務最全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行業增速放緩,迎來轉折點

由前述部分,餘額寶的規模在2015年及2016年持續保持增長,但是增速較2014年有大幅下降。同樣的,互聯網基金規模由2012年的13,712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133,0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6.5%,其中2016年的同比增長率僅為18.8%;互聯網保險行業的收入規模則由2012年的106.24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2347.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16.8%,其中只有2016年的同比增長率跌破100%,僅為5.06%。

來源:根據新聞整理

來源:中國保險行業協會

此外,來看P2P網貸平台成交量(以下簡稱:P2P成交量)的變化,2014年1月P2P成交量為117.68億元,2015年9月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151.92億元;2016年11月超過2000億,達到2197.34億元;2017年2月這一數字增長至2043.41億元,P2P成交量年均複合增長146.3%,遠超餘額寶的年均複合增長率63.4%。但是,從月度環比增長率來看,2014年2月,2015年1月、2月,2016年1月、2月、10月,P2P成交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即2014-2016年出現環比成交量下降的月份分別有1個月、2個月、3個月,2017年1-2月的成交量也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上述各細分行業規模的增長情況變化均表明,2016年起互聯網金融行業增速顯著下降,是一個明顯的轉折點。

來源:網貸之家

監管趨嚴加速行業洗牌

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樣,互聯網金融業在經歷了「野蠻生長」後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產品不合規、監管跟不上市場的發展等,而震驚全國的「e租寶」案更是將互聯網金融行業推向了風口浪尖。「e租寶」平台一年內非法吸收資金500多億元,受害投資人遍布全國31個省區。此外,多個P2P平台停業、提現困難、跑路的消息不斷被爆出。

在行業增速迅速擴大及亂象頻出的雙重背景下,國家和地方監管機構都密集出台了多個文件,旨在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實施有效監管。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該日上午舉行的政府工作報告會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這是互聯網金融第三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4月14日,央行與中宣部、中央維穩辦等十四部委聯合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這是首個公之於眾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子方案。

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其中第23點提到,「引導和規範互聯網金融發展,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成文於2016年4月12日),同時,銀監會等部門聯合發布了P2P網路借貸、股權眾籌、非銀行支付機構等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隨著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密集出台,互聯網金融平台洗牌效果明顯,截至2016年12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為2448家,相比2015年底減少了985家,市場人士預計到2017年底或將跌至1200家左右。由前文可知,互聯網基金、互聯網保險等細分領域的增長速度在2016年也都顯著放緩。

綜上所述,2016年是互聯網金融的轉折之年,在行業發展自然規律和監管政策推動的雙重作用下,互聯網金融行業由高速發展期進入到成熟期的初始階段。經過這一輪的行業洗牌,留下來的企業更加重視風控環節,而在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金融科技的幫助下,企業可以僅使用機器就能完成精準審核放貸,不需要人工審核,極大地降低了邊際成本。政策層面的嚴格監管也將持續地對企業起到篩選的作用。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正在藉助金融科技步入良性發展的正向循環,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其金融科技的發展水平。

理財需求增加,P2P網貸和保險收入增速明顯

新三板互聯網金融掛牌企業實現多領域覆蓋

新三板互聯網金融企業涵蓋眾多細分領域,如軟體研發、支付服務、P2P網貸、數據服務、諮詢服務等13個細分領域(見「新三板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企業數量」圖)。其中,從事軟體研發的企業數量最多,共計16家,佔比近1/3,但該行業收入佔比不到10%,僅為8.8%;企業數量僅次於軟體研發行業的是支付服務行業,該行業共8家企業,收入佔比為10.3%;主營業務為P2P網貸和數據服務的企業各有4家,P2P網貸行業收入佔比為16.2%,數據服務行業收入佔比為4.4%。

其他細分行業的企業數量均在4家以下,其中,股票軟體、信息服務、諮詢服務各有3家,保險、基金各有2家,不良資產經營、彩票、擔保、供應鏈金融則各為1家。

P2P網貸營收規模年均增速近3倍,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從2014-2016年的平均營收增速來看,剔除只有1家公司的細分行業(不良資產經營、彩票、擔保、供應鏈金融),增速超過100%的有5個行業,分別是P2P網貸282.12%、保險222.51%、數據服務190.79%、基金175.08%、諮詢服務124.98%。其中,增速排在首位的P2P網貸行業中包含4家企業,分別是萬惠金科(430705)、中瀛鑫(831061)、光影俠(831138),嘉銀金科(832031),其中光影俠已於2017年3月30日終止掛牌,中瀛鑫則公告稱因籌劃收購海外資產事項,影響了2016年年報編製和披露工作;即在僅有萬惠金科、嘉銀金科兩家公司數據的情況下,P2P網貸行業的營收增速仍然排在了第一位。

為了對P2P網貸行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這裡選取嘉銀金科為例作簡要分析,包括經營狀況、成長性、團隊構成等方面。

嘉銀金科(832031)主營業務為提供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服務(P2P網貸平台:你我貸)及通信網路技術服務,2016年你我貸平台收入佔比達99.1%,由子公司上海你我貸運營。

2015年,公司撮合6471筆網路借貸業務,收取平台服務費5482.46萬元;2016年,公司撮合22餘萬筆網路借貸業務,收取平台服務費66,097.18萬元,同比增長11餘倍。根據嘉銀金科2016年年報,你我貸服務已覆蓋全國近30餘個省的100多個城市,通過平台對接的資金已深入到二三線城市、鄉鎮地區及農村,並在2016年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單位。

經營指標方面,嘉銀金科2015-2016年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7554萬元、66,690.35萬元,同比增長782.9%,對應年份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82萬元、6488萬元,同比增長499.4%,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

從你我貸官網簡介可以看到,截至2017年3月31日,該公司員工總數已達631人,其中風險控制團隊72人,佔比11.4%;IT團隊209人,佔比33.1%,即負責風控和IT的員工佔到員工總數的近一半,側面反映出公司對於風控和技術方面的重視程度,這兩方面也正是目前乃至未來的競爭熱點。此外, 2016年公司的研發投入為2915.24萬元,主要用於開發移動端借貸應用。整體來看,該公司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並且主要靠技術和創新驅動。2017年一季度末,嘉銀金科市值1.10億元,市盈率僅3.27倍,估值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保險和諮詢行業收入增速顯著,佔比持續提升

考察2014-2016年新三板互聯網金融各細分行業的收入佔比變化情況,可以概括為四種不同的變化形式:

持續提升:供應鏈金融、保險、諮詢服務;

先減後增:P2P網貸、支付服務、不良資產經營、信息服務、彩票;

先增後減:股票軟體、數據服務、基金;

持續下滑:擔保、軟體研發。

2014-2016年新三板互聯網金融細分行業收入佔比變化情況

根據上文,收入佔比持續提升的3個行業分別是供應鏈金融、保險和諮詢服務。其中,從事供應鏈金融的企業是國聯股份,由於其主要收入來源為B2B垂直交易平台自營交易銷售收入,供應鏈金融服務部分的收入未單獨披露,故在此不做分析。互聯網保險行業2014-2016年的營收佔比分別為2.28%、4.02%、6.56%;諮詢服務行業對應時期的營收佔比由0.97%提升至2.42%,並在2016年達到2.80%。

互聯網保險行業受投資人青睞,獲近2億元融資

新三板互聯網金融行業中有兩家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分別是盛世大聯(831566)和靈犀金融(833109)。儘管兩家公司收入規模差距較大,但在營收結構、成長性、融資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相似性。

從下表可以看出,兩家公司均有三項主營業務,同時,第一項的佔比均超過60%,盛世大聯的主要收入來源為車險代理,靈犀金融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小飛俠」業務(註:「小飛俠」為互聯網保險在線交易平台,產品範圍涵蓋車險、壽險、理財等)。

註:1、總市值為2017年4月28日數據;

2、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基本每股收益為2016年數據;

3、靈犀金融於2015年5月獲千萬美元A輪融資(掛牌前)。

成長性方面,盛世大聯2014-2016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83%、159.95%、106.59%,靈犀金融2014-2016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27.75%、270.78%、364.16%,即兩家公司都保持著營收高速增長,其中靈犀金融增長速度更快,但目前還未實現盈利。

此外,兩家公司均連續三年獲得融資,若僅以掛牌後融資額為計算口徑,盛世大聯、靈犀金融近三年的累計融資額分別為1.34億元、6340萬元,表明投資者對互聯網保險行業前景看好。

諮詢行業盈利能力強、債務負擔小

新三板諮詢服務行業有三家公司,均為基礎層、協議轉讓,三家企業分別是基玉金服(834771)、商安信(832754)和六行君通(833306)。其中,基玉金服、商安信在上海,六行君通在北京。

諮詢服務行業在新三板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中儘管收入佔比不高,但是核心指標表現優異,比較突出的有三個,一是凈資產收益率,2014-2016年平均值達到32.8%,而互金行業整體均值僅為6.4%;另一個是毛利率,三年均值為83.1%,互金行業均值為52.8%。此外,諮詢服務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是新三板互聯網金融細分行業中最低的,平均為21.7%。綜上所述,諮詢服務行業發展狀況良好、盈利能力強,同時債務負擔小。

下面以三家公司中營收規模最大的基玉金服為例,考察其上述核心指標的表現:

基玉金服成立於2015年7月,主營業務是向各類金融產品供應方提供諮詢服務,並通過全資子公司基煜基金提供金融產品代理銷售服務。

從上表可知,2015年公司收入大幅增加,同比增長率達到423.6%,由千萬級別邁入億元級別,2016年實現營收1.93億元,同比增長70.5%;與此同時,公司盈利也在穩步提升,2014-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755萬元、4471萬元、8983萬元。

基玉金服2014-2016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66.12%,毛利率均值高達96.81%,資產負債率均值僅為19.69%,與諮詢行業整體表現一致,既表現出高成長性,又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小的債務負擔。

行業整體融資額大幅縮水,支付服務表現穩健

2014-2016年,新三板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融資額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變化,先是由1.21億元迅猛增長到31.57億元,隨後又跌落近半,僅為15.86億元。

註:上圖僅統計掛牌後融資金額。

從融資金額的變化情況來看,這似乎與行業整體發展趨勢有很大出入,2014年正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處在爆發期的時候,可是融資額僅為1.21億元。這是由於本篇選取的49家新三板互聯網金融企業大部分都是2015年及之後掛牌的,2014年及之前掛牌的企業僅有12家。

為考察各細分行業的持續融資能力,篩選出2015年及2016年均獲得融資的行業,如下圖所示,共有5個行業,分別是支付服務、互聯網保險、信息服務、P2P網貸以及軟體研發。

註:上表標註金額為該行業平均每家企業的融資額,如2016年支付服務行業平均每家公司完成融資5387萬元。

支付服務行業融資額居首,最大單筆融資4.20億元

考察上述5個行業2015-2016年的融資總額,支付服務行業以8.96億元排在首位,其次是軟體研發行業7.65億元,P2P網貸、互聯網保險行業分別為3.64億元、1.88億元, 信息服務是唯一融資額不足1億元的行業,僅為8040萬元。

支付服務行業融資額排在首位,主要是由於匯元科技、卡聯科技兩家公司分別完成了4.20億元、3.60億元的融資。其中,卡聯科技通過兩次定增分別完成3725.65萬元、3.23億元的融資,合計3.60億元;而匯元科技是通過一次定增完成了4.20億元的融資,成為支付行業單筆融資額最大的公司。

那麼,新三板從事支付服務的企業經營狀況如何,在融資的助力下,是否取得了快速發展?

雙寡頭時代:找到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這種雙寡頭格局下,2C端市場幾乎已經被壟斷,而2B端市場還遠未形成定局,也正是機會所在。新三板上有8家支付行業的企業,其中涉及第三方支付的業務都是2B端的。從近兩年業績來看,上述8家企業可謂喜憂參半;匯元科技、卡聯科技、現在支付、鼎合遠傳的營收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而卡友信息、明天動力、銳融科技的業績均出現下滑。

註:齊順科技未能在2017年4月30日前準時披露2016年年報。

上表顯示,匯元科技在新三板同行業中處於「龍頭老大」的地位,是唯一一家凈利潤過億元的企業。通過查閱資料,這家公司成立於2008年,於2015年2月12日掛牌新三板,成為兩市及三板第三方支付行業第一股。

根據年報,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4.16億元,同比增長165.45%;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94.41%,業績表現非常亮眼。除了財務指標,匯元科技還有兩大核心優勢,一是子公司匯元銀通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牌照的稀缺性為公司建立了很高的行業壁壘;另一個是強大的研發能力,匯元科技及其子公司擁有64項軟體著作權,2016年研發支出為2633萬元,占營收比例為6.33%。

目前,匯元科技市值已達35億元,在新三板1萬多家掛牌企業中排在百名左右,結合財務狀況、成長性、研發能力、產業布局等多方面綜合考量,匯元科技已經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位置。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公司要維持自身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就需要不斷進行創新,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穩固並提升差異化競爭優勢。

綜合上述分析,儘管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但是優質的公司始終能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上站穩腳跟,對於在新三板掛牌的互聯網金融公司,P2P網貸、互聯網保險、諮詢服務、支付服務四個領域的企業表現突出,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隨著技術和模式的創新,上述行業中企業的競爭將會是正和博弈,業務相似的企業將發掘各自的獨特優勢,滿足市場上日益差異化的需求。

正如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所說,「回顧互金行業這幾年,起於傳統金融縫隙,興於產品和模式創新,成於資本湧入,衰於野蠻生長。接下來,很可能敗於資本退潮。至於之後,起決定性的,可能還是產品創新:或進一步毀於創新停滯,或再次起於產品創新。」

-END-

本文系「挖貝網」原創

微信ID:wabeiwang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挖貝網 的精彩文章:

從概念到落地 大數據細分領域群雄爭霸
九鼎集團再遭股轉問詢 0元轉讓是否損害中小股東權益被重點關注

TAG:挖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