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則徐曾提出一項水利工程,堪比三峽工程

林則徐曾提出一項水利工程,堪比三峽工程

眾所周知,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不僅可以將長江的巨大水能轉化為電力,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還能開發當地旅遊業和相關產業,對國家經濟影響重中之重。但和林則徐提出的水利工程卻是小巫見大巫。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銷煙,毀掉了坑害無數中國人的鴉片,大快人心。但1840年英國人以鴉片被毀為理由發動鴉片戰爭,道光皇帝因此將林則徐貶官。1841年隨著戰爭形勢愈發嚴峻和姦臣的誣陷,林則徐被發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被打擊的林則徐沒有灰心,依舊在新疆報國,他開挖了許多的坎兒井發展新疆農業,新疆綠洲面積逐步擴大,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就是這時,他提出了近代中國最早的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規劃-藏水入疆。

藏水入疆,顧名思義是從西藏調水到新疆。從雅魯藏布江取水,穿越崑崙山脈連接到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通古斯河,從而改變乾旱數千年的新疆生態環境。新疆自古就是乾旱荒蕪之地,除了少數綠洲繁華,大多地區無法生存。我國擁有遼闊的土地,但面積最大的省份卻不宜居住,對當時擁有四萬萬人口的晚清來說,人口的擁擠和交通堵塞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社會問題。林則徐預見了中國未來人口膨脹的潛在危機,於是提出藏水入疆就能把新疆變成第二個江南,大大提高中國人口的容納能力。

另一方面,從秦朝開發河西開始中國的農業基地最多只到河西走廊。如果藏水入疆實現,這個西域「江南」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田地將會大大提高中國的糧食產量。屆時中國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能福澤海外,「環球同此涼熱」。

其實林則徐在水利上的實際貢獻比理論貢獻還要大,任兩廣總督期間,興修海塘,疏浚福州西湖。為官30多年間,主持治理過長江、黃河、吳淞江、黃埔江、婁河、白茆河和海塘等水系;在新疆更是留下「林公渠」、「林公井」的傳奇故事。作為民族英雄,更是實實在在「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對水利事業的貢獻非常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的歷史視野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排八陣圖,背後四大原因!
馬來西亞低調前進史:人均趕超發達國家

TAG:村長的歷史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