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城沒有海:長城,此生只想和你去

北城沒有海:長城,此生只想和你去

世界文學文苑讀過的書藏在你的氣質里

關注微信號收聽我們的消息

每天八點為您推送精品閱

GIF

1

長城,我一直都想去的地方,但是又捨不得去,在夢中已經去過了無數次。好像關東野客在《我有故事,你有酒嗎》里描述的一樣,「我喜歡南方,但我從沒去過南方,就像我愛北方,捨不得離開北方一樣。所有求之不得的東西,我都捨不得一下子用完」。只不過,我和他正好相反,我是南方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我對北方的熱愛,有時竟然超過了我對南方的熱愛。好像得不到的東西和沒去的遠方,永遠比在身邊的一切都珍貴。

我夢想著,在這寒冷的冬天,能和你一起踏上那長城的石階,腳步輕輕叩響著那滿是灰塵的石塊,手扶著那粗糙的牆壁,就這樣緩緩前進,彷彿看不到時間的流逝,一切都定格在這一刻。只是突然在獵獵西風的撲刺下,身體情不自禁地打了冷顫,這才意識到,原來我站在這烈烈風中。低頭看著那破舊的石階路,發現磚縫間的野草已經枯萎了;環顧四周,發現群山之中的樹木早已從綠油油的顏色變成金黃金黃,偶爾會有幾片黃葉緩緩飄下;抬頭望著蒼穹,發現只有幾多白雲還鑲在藍天這片蔚藍的畫中,只是早已沒有了鴻雁的痕迹;再看看身邊的你,發現你也在看我,我把手放在你兜里,你也默契地把手放在我兜里,就這樣依偎著向前走。

2

到黃昏的時候,已記不得和你走了多遠。只記得走到最後的時候,和你站在在夕陽下的城牆邊,相互依偎著,互相取暖,看著遠處的山巒,望著餘暉下的城牆,心裡只想和你不離不棄,走到暮年,走過心靈的感慨,走過無數次的春夏秋冬,走過這世間的人情冷暖,走到世界的盡頭。

當我閉著眼享受的時候,感覺到有什麼東西飄在我臉上。我睜開眼,發現天空開始飄起了鵝毛大雪。不一會兒,漫山已被白色全覆蓋了。最後,全世界就只剩下了白色,彷彿回到了生命最開始的狀態,那麼的純凈。再回頭看看你,你正靠著我的肩膀,好似睡著了。我趕緊拿出相機,拍下我們的合照,準備給你一個驚喜。收回相機以後,我又閉上了雙眼,任憑這白雪下著,把我掩埋也好,我都願意。

3

過了一會,我發現身邊好像少了什麼一樣,睜開眼,發現你離開了我的身邊,往前方的烽火台走去。我以為你是跟我開玩笑,想跟我捉迷藏。慢慢地發現,大雪已經把你的身影給淹沒了,直到再也看不到你。我發了瘋地往前跑,想要追上你,但被那厚厚的雪給絆倒了,相機掉在前方,腳已經麻木了,動彈不得。我用顫顫巍巍的雙手打開那相機,發現相機中偷偷拍的你也在漸漸消失,那不經意的一瞬間也正從我的記憶中悄悄地逝去。這個世界裡,也在慢慢地崩塌,我好像已經掉落在那宇宙的黑洞中,永遠在那裡沉睡。

早上,我從睡夢中醒來,南方的冬天還是四季如春,一絲絲溫暖的陽光從窗戶照進來,照在了那陽台上伸展著懶腰的花草,照在了還在熟睡的阿拉斯加犬身上,照在了我剛睡醒的臉上。我眯著眼睛看著牆上那萬里長城的壁紙,想起了昨夜做的一場夢。我站起來,摸著那壁紙,心裡默念著:不能再等了,下一次一定要去,和未來的你一起!

簡介: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公里。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公里到1000—2000公里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作者簡介

你的名字,我們的故事。

今夜我們都是英雄

文學 情感 旅行

世界文學文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著自己的路 的精彩文章:

北城沒有海:租房的世界
茅侃侃:我的一條命,換你王利芬的閱讀量十萬加

TAG:走著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