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什麼獻給我的學生》

《拿什麼獻給我的學生》

晚晚飯時,我對女兒說:「半年後,你就要上大學了。到那時,我就自由了,愛幹什麼幹什麼?真是太好了,哈哈哈哈!」女兒「哼」了一聲,不滿地說:「你現在不自由嗎?我耽誤了你多少時間?你現在還不是愛幹什麼幹什麼?還有呀,提醒你一下,等我上大學後你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能像極極個別老師那樣,仗著自己年紀大了,便不好好努力了。」女兒的話讓我有些汗顏!長期負重的大人在孩子長大後容易放飛自己,但老師是個特殊職業,學生成長的特殊性需要教育者展現積極向上、人格豐滿的正面形象,否則一幫孩子在自己手下過幾年,可能沾染到頹廢、世故的氣息。如此,則真真誤人子弟了!翻出這篇多年前的文章,重讀一遍,甚覺有理。今後當日三省,不辜負莘莘學子的韶華,也不辜負那顆曾經對教育的赤子之心。

拿什麼獻給我的學生?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但又必須回答的問題。只有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才能發現自己工作的價值與努力方向,才能無愧於教師這一光榮的稱號。

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不能給學生無比的靈氣與驚嘆。我不是一個漂亮的人,不能給學生美的陶冶與享受。我說話不夠柔和,氣質不夠典雅,不能讓學生在溫婉中沐浴春風。我對人對己都要求嚴格,學生們要經歷較長的適應期後才能發現我剛硬外表下那顆善良的心。我常想,以我的個性和氣質,應該做個工廠的廠長,或者律師,或者犀利的專欄記者,而我竟做了人家的老師!!因此我常常覺得內疚、心虛,也常常自我反省、不斷改正個性缺陷、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不過,冷靜想來,我還是有些東西可以獻給我的學生的。

首先是我的真誠,那種不含半點功利目的、不求回報的真誠。我真真真真想對我的學生好,看到他們的優秀品格、見到他們取得了優異成績,甚至哪怕是很小的一件好事,有的學生把黑板擦得油光發亮了,有的學生把地板沖洗得乾乾淨淨了,有的學生很禮貌地叫「老師好」了,有的學生給同學送出點滴溫暖了,我就會真誠地表揚和欣賞他們。看到學生行為習慣做得不好,不交作業、宿舍扣分、不認真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疏忽自己的學習、以自我為中心、不體會家長的困難、不熱愛集體時,我就會真誠地批評他們。我不會因為想討得學生的喜愛去討好和恭維他們,也不會為了討得家長的認同而在家長會上隱瞞班級存在的學習上、紀律上、思想上的問題。我知道我真誠得近乎發傻,也知道有些人不恥我的做法並在某種場合嘲笑我的這種執著和傻。但是我始終記得陶行知先生說的那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如果我自己都不真誠,我怎麼能教會我的學生真誠;如果我自己都做不了真人,我怎麼能教我的學生學做真人。我常常跟自己說:我管不了社會,難道我還管不了一個班?!我管不了學生的過去、未來,難道我還管不了學生的現在?!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天空沒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經飛過。作為老師,我希望自己的學生有那麼幾年純真美好的青蔥歲月。當他們長大成人,當他們遭遇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時,如果他們偶爾還會回想起有這麼一位純真的老師,有那麼一群純真的朋友,有這麼一段純真的歲月,有這麼一個溫暖的精神家園,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而令人神往的事哦……

其次是我的時間。我知道我不聰明,所以我只有勤奮;我知道我有些小智慧,因為我深深理解勤奮的真諦。我發現有極個別老師會說:我來了沒來,領導管那麼多幹什麼,只要班裡沒什麼事就好了。對於這樣的老師,我對他們自信心爆棚感到驚訝,因為這實在是一個我不敢苟同的道理。其實班裡永遠都會有事,就看你有沒有發現這個事,認不認為你所發現的事是個事。有很多東西需要老師們付出時間,備課、改作業、出試卷、早讀、晚修、找學生談話、跟科任老師交流、與家長溝通,這是大家都想得到、看得到的時間付出。還有很多很多小事、瑣碎事需要時間去解決:教室里的一張小紙屑是事,黑板沒有擦亮是事,學生們身體不好是事,女孩子們的小心思是事……學生個體太豐富多彩,他們有太多的困難與困惑,需要指導,需要糾正,需要傾聽,需要理解。總之一句,如果我想走進學生心中,如果我想從某種程度上改變學生,就必須用時間去發現去了解去想辦法解決。

我知道,按照現在大班制的編班現狀,無論我付出多少,對我的學生來說,都遠遠不夠。班主任的教育從某種程度上就像春風春雨,春風吹開了花朵,春雨滋潤了樹梢,一切關愛與呵護,都化在無聲無息中。似乎,每天我都在無足輕重地從教室里飄過,但我每次都在觀察,哪個學生昨晚沒睡好,哪個學生情緒有問題,哪個學生自信心受到了打擊,哪個學生人際關係不太和諧……我必須知道哪個學生需要安慰,哪個學生需要擁抱,哪個學生需要輕輕的一個微笑。這些溫暖的陪伴與呵護,這些微不足道的安慰與關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消磨著教師的青春年華,也滋養著學生美好而純潔的夢想……

讀美國教師雷夫·艾斯奎斯那本《第56號教室的奇蹟》,我感受到凡是教師都會有許許多多平凡、瑣碎的小事需要去做,美國這樣,中國也這樣。我更是認同他說的那句「我這個老師沒有特別突出的創造力,於是,我決定給他們我能力範圍內最寶貴的東西——時間」。那些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的人,那些真正有著高度責任心和人文情懷的人,那些真正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人,都會滿懷激情地投入自己所能投入的每一分每一秒,古今中外,同一理也。

最後,是我的知識與智慧。知識是個可大可小的概念,窄點兒說是文化知識甚至就是學科知識,寬點兒說與生活學習相關的所有知識。學科知識或者教科書上的知識,我會窮幾年時間盡心儘力讓學生們熟練掌握到足以應付高考的程度。可這些知識很快就會被學生遺忘、堆積在某個塵封的角落,但是只要他們需要,隨時可以「擺渡」出來,跟我備課時遇到某個不懂的知識那樣。作為老師,我牢牢記住那句因被愛因斯坦引用而廣為人知的名言,什麼是教育?「如果人們忘掉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到的每一樣東西,那麼留下來的就是教育。」什麼東西比知識更能持久?什麼東西能在學生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跡、拿出來就能在生活中發揮效應?我想,那就是隱藏在知識背後的精神品質、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知識不是單純、表面的東西,要學好知識必須有強大系統在背後做鋪墊;我的目標也不僅是高考,我的目標是為學生戰勝高考後繼續前進提供動力系統。在激烈競爭的中國,幾乎沒有家長、學生和老師敢脫離高考指揮棒而生存。我所要做的所有事,既在高考之內,又在高考之外,我要率領我的學生在成功應對高考過程中培養對一生髮展都有用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說,高考成功意味著學業至少是基礎教育階段學業成功,戰勝高考、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能進入優質大學的學生比那些高考失利、進入三流大學的學生從整體上素養要高。我發現,那些能考上優質大學的學生,幾乎都是一群既動得起來又靜得下去的學生,他們身上有這許多美好的品格,他們自強、自信、有理想、有追求、不怕苦、不怕煩,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有較好的思維方式,他們認真傾聽、積極好問,他們意志堅定、勝不驕敗不餒……我所要思考的、要做的,就是如何想方設法將自己的學生培養成具有這些優秀品質的人。而培養這樣的人需要極大的智慧。教師要用慧心去把握時代發展的動脈教導學生崇尚長遠與高雅、拒絕短視與庸俗,要用慧眼發現班級和學生存在的問題並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我天生愚笨,本身智慧有限,個性急躁,曾被人斷言為不合適做班主任的人。但我也知道,得道高僧曾經也是歪嘴小和尚,只是因為久經佛門浸染,經念得多了,便逐漸悟出了門道。在不斷閱讀反省與工作實踐中,我積累了些許人生感悟。或者,這些閱歷與理解微不足道;或者,學生也不一定認同和需要從某個角度看不一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我可以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一起成長,一起追求知識、美德與智慧。畢竟,不管世界如何改變,有些東西是永恆的,比如愛,比如理想,比如對美的不懈追求。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教師就如一棵巋然不動的大樹,學生們來了又走了,如果他們得不到一掊溫土,帶不走一片綠蔭,感受不到一分依戀,他們又何必來,大樹有何必存在?

拿什麼獻給我的學生,這恐怕是天下老師們都應該窮究的命題。

謝謝打賞

敬請關注

若您覺得好,請將這個圖標,發給您的親朋好友

本文插圖來自李進同學手繪,不勝感激

《那一年,我讀高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018,民醫市場還有什麼絕招?
男人說,這是他們喜歡聰明女人的四大原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