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怎麼在秋招開始一個月內拿到美聯儲的offer的

我是怎麼在秋招開始一個月內拿到美聯儲的offer的

轉眼畢業已經兩個月了,現在是大年初三的晚上,也是四年來第一次在家裡過年。如果不是在十月初就順利拿到了offer,我也不敢提前半年畢業,也就不能在過年的時候幸運地陪在爸媽身邊了。

從大二下開始找實習,到大四上拿到了美聯儲full-time的offer,找工作也找了快兩年了,這兩年真的是經歷了很多的起起伏伏,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事情,總覺得很很多話想說很多經驗想要分享。

回想自己找工作的歷程,實在是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幫助。可以說沒有這些幫助,我是不可能這麼順利的拿到offer的。正因為得到了這麼多人的幫助,現在也更想幫助更多的人。分享我所能分享的,希望我的一些微小的經驗和資源能幫助到大家,大家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後台來問我,我一定盡我所能回答大家。

這篇文章主要講我覺得找工作幾個最重要的點,其實每一個點單拉出來都可以再講很多,但是篇幅有限,只能先把每一個點主要概括一下,如果大家有興趣,以後可以針對某一個點再寫一篇詳細的。

1. 定位

我看了很多類似的經驗分享的文章,大多數都是一開始就教你networking,反覆強調networking的重要性。但我覺得,第一步應該做的,其實是找到自我的定位。

這不僅僅是我能做什麼樣的工作,更應該思考的是我想做什麼,我希望畢業之後的這第一份工作這個公司能帶給我什麼教會我什麼,我能夠積累怎樣的經驗學到哪些東西。我覺得弄清這些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畢業第一份工作是一個積累經驗學東西的最好的機會,也能讓你對未來到底想做什麼性質的工作看得更清楚。

比如說我的第一份實習,是做financial planning and analysis,做的我真的欲生欲死,這輩子都不想看見excel,用vlookup了。當時就堅定了不做finance的想法。

我的第二份實習是在一家小tech公司做data science,雖然比第一家公司小了很多,但是工作非常愉快,會覺得I』m actually creating something(其實我的實習經歷也是一波三折,以後可以再另講)。但是也不想完全放棄econ的背景,所以最後選了美聯儲也算是兩者的一個結合吧。

有些人問,我學的專業就業前景不好,沒有什麼對口的工作怎麼辦,或者我學的專業和我想乾的工作不一樣怎麼辦。其實學的什麼專業真的沒有那麼重要,我的一個高中好朋友,大學學的neuroscience,到大三之前一直都是打算去dental school的,結果人家大四秋招兩個月內就找到了一份consulting的工作,而且年入近百萬。

所以說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只要你有心,努力,加上運氣好,一定可以找到你喜歡的工作。而且很多校招的工作,培訓都是非常詳細的,經常會把你飛到一個城市培上幾個星期,只要你聰明,好學,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識都不會有問題的。說到底,大學學到的最重要的不是knowledge,而是how to learn knowledge。 擁有會學習的能力,真的是太重要了。

但其實我也知道,現在以我的身份說這些,多少是有些不公平的。現在美國的就業環境下,其實大部分人,尤其是國際學生,都是有什麼工作就幹什麼工作了。就我自己來說,當時除了fed,也投了各種quant, data science, consulting, research之類的工作。雖然嘴上說著不想做finance,但是之類的工作也不是沒投過,還經常嘲笑自己每次都要改cover letter:I have a great passion in data science/research/analytics… 到最後都不知道我的passion到底在哪兒。

所以我建議大家簡歷還是要多投,但是心裡一定要知道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麼,認清什麼樣的工作你能學到最多。有了這樣的認知,在networking以及面試的環節,能夠知道自己的重點放在哪些工作上。

2. OPT/OPT STEM

大家是不是覺得我第二點肯定要講networking了,可是我偏不。

(大概是因為我真的很討厭networing吧,讓我這麼內向的人去network,真的是一種煎熬)。 這裡特地把opt拎出來講,因為它實在是太!重!要!了!

多少次hr在問過你visa身份之後就乾脆地說他們不考慮留學生,多少次面到一面甚至二面人家跟你說公司不sponser。簽證的問題真的就是留學生的心頭痛。我的經驗跟簡單:實話實說,一定不要隱瞞。我認識一個人,最後都收到offer了,才告訴公司他的F1身份,公司直接把offer撤回了。

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一開始就說清楚,不講清楚的話不僅浪費彼此的時間,而且到最後最受傷的還是你自己。

很多大的公司寫的非常清楚,他們不考慮現在或者將來需要sponsership的人,像這種公司就沒有什麼必要再費精力了。除非你是找實習,也許可以跟人家說,我知道你們full-time不收國際生,但是我對在你們公司實習非常感興趣。他們很有可能還是不同意,但是問一問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有一些小公司其實對簽證政策不是那麼了解,這樣就給了你negotiate的餘地。你可以給他們解釋OPT的政策是怎樣的。就算他們最後不願意幫你辦h1b,你也可以用你的opt stem干三年再走,公司不需要花任何簽證的錢,你在三年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積累工作經驗。但一定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情況說清楚,不要到了終面的時候才發現人家堅決不收國際生。相信我,你的損失要比人家公司的損失大的多。

我的經驗是,如果不確定公司是否sponser,第一輪面試的時候就可以提出這個問題了,第一輪一般都有hr在場,可以給你最準確的回答。

如果不sponser,那麼我們好聚好散,也就省了我再努力準備下一場面試的精力,也省了公司把我飛到一個城市的機票酒店錢(終面真的是非常累非常消耗精力的一件事,不要把你的時間浪費在一家不可能的公司上)。如果sponser,那麼皆大歡喜,你不用再擔心簽證問題會是阻礙,可以全身心地準備下一場面試。

總結一句話:一定要誠實,簽證的確是留學生的一個disadvantage,但只要處理的好,不應該成為你找工作最大的阻礙。

3. Networking

終於講到這個問題了,我只想說,networking是一個很tricky很微妙很深奧的學問。如果你networking做得好,你會收穫很多很多的機會,但是想把networking做得好,真的不容易。

Networking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比如參加學校的招聘會info session或者career fair,積極跟hr和員工交流,結束後一!定!要!followup,要不然你跟人家聊半天有什麼用。也可以通過學校的career center,讓他們給你推薦一些校友來聯繫。更可以通過朋友的朋友,朋友的父母,朋友的親戚的朋友,來認識更多的人,一般這樣的關係是最親近的,人家也更願意幫你。

但今天我想著重講的還是最多人用的也是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通過學校的alumni database找到合適的校友。

美國的大學都是有alumni database的,記錄了歷屆校友的專業,工作,聯繫方式等。我們學校的database是可以根據專業,畢業年份,地理位置和工作領域來篩選校友的。你可以根據之前說的第一點【定位】來決定你想工作的領域,聯繫相應的校友。就算你沒有確定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跟這些校友聊聊天也是幫你了解各種工作尋找自己興趣的一個極好的辦法。

找到「心儀」的校友之後,就可以給他們發郵件了。有些人會直接打電話,我覺得不是很好,反正如果我是校友的話,我並不想突然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然後跟他聊上半個小時。所以發郵件是最穩妥最有效的方法。

一般郵件的開頭先問好,然後說你是怎麼聯繫到他的,如果是某一個教授或者一個共同好友向你推薦的,一定要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上面,這樣會大大增加人家回你的幾率。

然後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年級,專業,經歷等。我個人不建議寫很多關於你自己的事情,畢竟沒有人想聽你大篇大篇的談你自己。

介紹完自己之後,可以寫一下你對這個校友的了解,要突出你對他工作的公司或者崗位的興趣。最後提出你的請求,可不可以一起喝個咖啡或者電話聊一聊,一定要非常有禮貌地問,因為人家完全沒有義務要幫助你。

建議如果不是很熟的人,還是以打電話為主,並且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內。因為很多校友真的很忙,如果你要求見面或者更長的時間,他可能不會有這麼多時間。我曾經就收到過一個校友的郵件,說我要求15分鐘剛剛好,很多人要求更久的時間,他就只好say no了。

如果校友有心跟你見面,他會直接說的。比如我曾經聯繫過一個校友,只是問了能不能打電話,結果他說他就住學校附近,可以早上一起吃個早飯。最後我們吃了一個非常愉快的早飯,即使當時他們office不招人,他也把我的簡歷發給了芝加哥紐約和其他office的hr。

所以我的經驗是不要太貪心,二十分鐘的電話也可以聊很多東西了,如果你們聊得很合拍,校友也一定願意繼續跟你聊的。

Networking的技巧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打電話應該說什麼,之後又該怎麼follow-up等。這裡實在是寫不下了,打算以後專門寫一篇如何最有效率network的分享。其實很多校友真的很nice,很願意幫你,因為他們曾經也處在過你的位置,他們也知道找工作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大膽發郵件,The worst result you can get is no.

但如果你不去嘗試,就永遠不會有收穫。

4. 簡歷

我其實覺得簡歷是這五點中最簡單的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找到自己的定位是很難的,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就弄清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其實是很幸運的。而networking和面試都需要反覆地練習和個人魅力。只有簡歷這個東西,是一勞永逸的,是可以反覆修改的,你花功夫就可以把它做得越來越好。這裡主要講幾點我覺得最重要的:

重點明確

我看過很多人的簡歷,尤其是中國人印度人的(尤其尤其是印度人的),經歷很豐富,大大小小的實習做過一堆,簡歷排版非常密,字小小的密密麻麻的。

我個人真的非常不推薦這種簡歷,hr每天收到上千封簡歷,可能每一份簡歷只能得到五秒鐘,一個密密麻麻的簡歷,很難讓人在五秒鐘之內就抓到重點。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選出跟申請工作最有關聯的經驗,實習不要超過五份,每個經歷下面3-4個小點,清晰地概括出工作內容。

內容布局

一般簡歷包括以下幾點:個人信息,聯繫方式,教育(education),工作經歷,活動經歷,如果是technical的工作,還要列上會用的軟體和語言。每一個section都要長度適中,工作經歷可以稍微長一點,但也不要超多整張簡歷的二分之一。

關於要不要寫個人愛好,我得到過兩種截然相反的回答。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簡歷比較空,可以在最後加上一行興趣,如果已經很滿了,可以不加。或者你跟公司在職的人聊過,人家建議你加上,那你就一定要加。

在這裡再給大家一個小技巧,要多看job description,盡量讓你的簡歷上有跟job description相符的東西。因為有些公司現在已經開始用resume scanner了,就是說機器會直接在你的簡歷里尋找關鍵詞,如果沒有他們想要的關鍵詞,你的簡歷也許都到不了hr那一關。所以一定要讓簡歷和job desciption契合度大一些。

辭彙的運用

我每次去career center改簡歷,consultant都會檢查我每一個點的第一個詞。要盡量用不同的辭彙開頭,比如之前用過analyze,就盡量不要再用這個詞了。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個表,總結了一些最常用的開頭的詞。我覺得很有用,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source: footrule.org

5. 面試

最後一個大頭就是面試了。可以說面試是找工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了。可能面試的時候你不經意說的一句話,就讓人家pass了你。也有可能你做的某一件事,就讓人家很喜歡你,即使你的經驗沒別人多,簡歷沒別人豐富,最後選你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但這其實是一個很拼運氣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準備讓自己發揮到最好的水平。

我認識的一些人,堅信面試不需要準備,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但我覺得,還是該稍微準備一下,也許你不需要把每個問題都預演一遍,但是起碼知道自己想要說哪幾點,在腦子裡列好一個提綱。

畢竟有些問題,你知道是很有可能問到的,比如introduce yourself, why this major, why this company, why this position。想好自己要怎麼回答,可以讓你在面試的時候更有邏輯更清晰地表達出自己。

以上是針對很有自信臨場發揮能力很強的同學。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臨場發揮行雲流水地回答出來的能力,我建議你還是好好練一練面試。

除了上面幾個必須準備的問題,一些常見的behavioral question也可以準備一下。網上隨便搜top 20/top50 behavioral question就可以搜到。跟朋友練,跟室友練,跟career center的人練。總之就是要多練,想好自己要說什麼故事,怎麼把這個故事清晰流利地表達出來。

最後我打算說說我自己練面試的經驗。我覺得我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個例,極度不推薦大家按照我的方法準備面試。因為我的隨意應變能力真的非常非常差,而且我面試的時候很容易走神腦洞大開。

可以說如果面試官問我一個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問題,我第一反應不會是怎麼去回答,而是開始想哦天哪他怎麼會問這個問題這次面試又黃了隔壁的小花都已經找上工作了我大概是沒有希望了不如回家睡覺去吧可是回家還要做晚飯我今天早上好像忘了把牛肉拿出來解凍了完了他怎麼還在笑嘻嘻地看我其實也沒有過很久吧如果我現在開始開口講話也許還有希望可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啊。總之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我準備面試的方式就是把每個問題的答案都寫下來,沒事就拿出來練練。我從大二開始,建了一個google doc,裡面記錄了一些常見的問題,還有往屆面試被問過的奇葩問題。

每個問題我都詳細地寫下了答案,我叫它我面試的葵花寶典。到我大四的時候,我的寶典已經有二十多頁了,並且用了各種的highlight來標重點。我把它分享給了我的男朋友和學姐,男朋友每天晚上陪我視頻一個一個問題地過,學姐幫我一句一句話地改(表白,可以說沒有學姐我是不可能找上這個工作的)。就是這樣,這二十多頁我背得滾瓜爛熟。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讓人發現我是背的,一定要表情自然,適度停頓和思考(請開始你的表演)。彷彿我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準備。但是真的很難誒,我覺得我到最後也沒有把演技提升得爐火純青。但反正熬過去了,我再也不用打開那個google doc了。

這裡我真的是坦誠地真摯地毫無保留地把我準備面試的經歷分享給大家。Again,我非常不支持不推薦不鼓勵這種方式,而且如果面試官發現你是背的,是很容易引起反感的。我覺得面試還是要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這樣寫好稿子再反覆練習。

好了,今天就先寫到這裡吧,謝謝你看到這裡。這篇文章我寫了有八九個半小時,覺得自己洋洋洒洒寫了好多字,但最後看起來也並沒有多少。

想到自己平常看別人寫的公眾號的時候,完全不會覺得原來我五分鐘讀完的東西,人家要寫不止五個小時。Again,之前是一味地索取,現在終於鼓足勇氣(以及戰勝懶惰)開始分享我的經歷。

文章寫的很粗糙(畢竟我已經四年沒有寫過中文的東西了),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問我,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找我改簡歷練面試也不是不可以(真的很閑)。真心地希望這些經驗能對你們有一些些的幫助,因為我深深知道在美國找工作是有多麼的難,這一路走來是有多麼的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六過一!宏川智慧物流兒童節快樂!
個人電腦實用軟體匯總——Windows(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