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明古城小石口

文明古城小石口

/名村名鎮/

文明古城小石口

孫 強

(一)

小石口村,位於小石峪口聞名山山峰腳下,東南西三面環山,北臨應縣川下。

她的身後,座座青山緊相連,層巒疊嶂,陡峭嶙峋,綿延40餘里,直通忻州繁峙地界。峪內兩側或懸崖峭壁,或緩坡開闊;峪中河道時寬時窄,蜿蜒曲折,亂石叢中數不盡的泉眼小溪噴涌而出,匯聚成一條小河直奔川下。自古以來清清山泉澆灌著村周良田。夏秋山洪暴發,帶有草木腐殖質的洪水淤積成的洪積扇地帶,土質肥沃,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且高產質優,尤以生產紫皮大蒜而著稱於世。依傍青山綠水,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小石口人。近兩年國家又投資7000萬元,在小石峪峪口地帶修建了蓄水30萬立方米的水庫,成為鑲嵌在峪內的一面錚亮明鏡。

得益於明以來歷代官府對小石口城的重視,這裡成為應州邊塞軍事、政治、經濟、貿易的發展較快的地方。各種人才聚匯,促進了小石口文化教育的發展。尊師重教成為小石口人一代又一代的光榮傳統,不惜血本讓子女讀書成為家家戶戶的選擇,因而出了不少人才。僅從近代來看,民國時期在國民黨黨政軍各行業供職及參加抗戰和解放戰爭的共產黨員就有200多人。解放後,小石口學校多年來以教學質量高而聞名全縣,考入各級各類大學中專學校有500多人,在全縣各村獨佔鰲頭。小石口村成為全縣出人才最多、遍布祖國四方人才最多的村莊之一。

大自然的無私賦予,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創造了小石口村的神奇、美麗、富饒。但是,這僅是小石口的自然之美、外觀之美,而更具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的,她是一座明代建築完備的小型城池。500年來的時光磨礪,小石口古城雖原貌難全,但是四周土牆殘體,村南部分城牆磚體和兩個城門仍然存在。村西山坡上的內長城殘體、崗樓也可見當年的雄姿。

(二)

應縣境內的古長城斷斷續續綿延上百餘里,可上溯到戰國時的趙肅侯,又歷經西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宋等朝代的不斷修繕,直到明代大規模修建,並且築堡築城。小石口古城就是應縣明代內長城的代表作。

明朝為何要大規模修建內長城,小石口古城又是如何建成的呢?還要從頭說起。明朝建國後,一直受北方蒙古殘餘勢力和東北方日漸興起的滿族女真人的侵擾。明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討伐元朝蒙古族殘餘——瓦刺部。結果遭敵埋伏大敗,幾乎全軍覆滅,數百將士戰死,明英宗被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成為明王朝由盛到衰的重大轉折點,在北方一帶採取了以防禦為主的戰略,大同府及應州一帶是修城防禦的重點。開始在應州五大峪口修建城堡。讓我們翻開《明史》、《山西通志》有關小石口的記載,聆聽先輩們講敘的一個又一個故事,追溯小石口古城的過往前世。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築小石口堡,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任薊遼總督,主持修築了內長城。在修長城時,將沿邊城堡石砌磚包,小石口古城就是那時修築成的。萬曆28年(1600)增修(擴大規模、修建完善),後又筑北關。可見小石口古城由堡到城,前後經歷了約80年。

——這是一座堅固壯觀的城池。當時的小石口古城分為城、關兩部分。南部為城,周長二里十八步(1030米),呈正方形;北部為關,周長一里半(750米),呈長方形。由於先築城,後築關,城、關的城牆形狀不一樣。城部分城牆高3.6丈,女牆高7尺,間隔瞭望孔。城牆底寬2丈,頂寬1.2丈。關部分城牆高3丈,寬8尺。城關兩部分城牆主體,均為粘土(精泥)夯實的土牆,十分堅固,直至現在也難以用鐵鎬刨動。土牆外面用磚包石灰漿砌,並用石條砌根。但包磚和石基的厚度城、關各異。城牆磚包層厚度3.6尺(5層磚寬),石條根基高5尺(5層石條);關牆磚包厚2.4尺,石條根基高3尺(3層石條)。所用的城磚每塊長1.2尺,寬6寸,厚3寸,重24斤,磚質優良,歷經500餘年風吹日晒雨淋仍不腐蝕風化,直到現在仍能使用。根基所用的石條,每塊長約3尺左右,寬、厚各1尺多,上下面為石匠鑿有的均勻長形紋條,以便使用時相互咬合,根基穩固。

——這是一座城樓精巧玲瓏的城池。城牆四面建角樓,東西城牆中墩建腰樓,南北兩門上建門樓,共為八樓。城樓樓閣式純木結構,頂部四邊出檐挑飛,四周安裝隔扇窗和圍欄。匠工精細、構建精巧、彩繪壁畫、色彩斑斕。關牆四個角設墩,上建執勤房。南北關門上建閣,磚木結構,供奉周朝文、武、成、康四位帝王,所以也稱周王閣。

——這是一座按縣城建制立門的城池。按古制縣城開二門,堡開一門。而小石口城關共有六門;依次為南瓮城門、北瓮城門、南城門、北城門、南關門、北關門。城牆南北門外均建瓮城,以增強城池的防禦力量。南、北瓮城門與正城門正向西偏開,分別刻有「祥和」、「宣武」二字。城門用磚砌拱形,高、寬各1.2丈—1.5丈左右。城門用堅木做成,有5寸多厚,各塊木板用鐵條、泡釘鉚實。

——這是一座攻防兼備、戰鬥設施齊全的城池。城內整個西北角建有守備衙門,內設守備署、大堂、二堂、兵役舍、武器庫、灶房、餐廳、箭道、升旗台、奏樂亭。衙前建高大的牌坊,上書「晉雲屏瀚」四個金色大字,寓意小石口為山西省、雲州(今大同市)塞北的屏障和軍事要塞。城東南角建有戰備用的水池和軍糧倉。這個水池有10餘畝大小,經常蓄水滿池,直到解放後的六七十年代,夏季人們還在這裡洗浴、耍水。後來水池枯竭,村民在這裡蓋了房。

再從城關外圍來看,建了多處護城設施。城南峪口的東西兩側各建箭樓(哨所崗樓),東部邊坡地帶南北方向有兩箭樓。城西南開闊地帶建拱城樓,上建閣,護衛主城。關外北通往縣城的大路上建瞭望樓,用以站崗放哨。城外西北建有規模較大的教場,有升旗台、點兵台、演武廳、練箭溝、訓練場等設施,場周牆圍,甚為壯觀。城外北坡建軍馬圐圙,以養軍馬。南北坡邊建炮台,土體外砌磚,高3丈余,頂部有垛,中間安放鐵炮,炮口常對西北方向。

——這是一座內外聯絡、協調攻防的指揮中心城池。在距小石口城僅1里處的西坡樑上(海拔1400餘米)有磚砌的約2里長的一段內長城。由南向北,中間有一崗樓,為中心指揮樓,崗樓設計精巧,人稱之為「九窯十八洞」,裡邊用城磚砌成多個相通的小窯洞,既可駐兵保存軍需物質,又可作烽火台和指揮聯絡所,此為大崗。指揮著凌雲口、大石口、茹越口、馬嵐口、胡峪口等處邊塞城堡的戰務。大崗與小石口城內中心指揮所及外圍四個崗樓哨所遙相呼應,又與西邊的二崗(大崗西南坡上)、三崗(狼峪村坡上)、四崗(護駕崗坡上)、五崗(茹越口坡上)的烽火台互相聯絡。每當戰事一起,各軍事點相互支援,共同禦敵。

綜上所述,小石口古城建築之壯觀,結構之堅固,設施之齊全,工匠之精細,可稱一絕,可謂勞動人民的血汗凝聚、智慧創造。

(三)

小石口城成為軍事要塞,開通了小石峪古道,人們越過山巒屏障,向南去忻州、太原,然後達古都洛陽、長安;向東南越過太行天險,到達華北平原,然後上北京、天津。這裡成為塞上南北東西貨物的交流集散地,商業門店遍布城關大街,各色商品琳琅滿目,小石口城集市日益繁榮。

這座古城是儒、釋、道、神文化傳播地,也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老年人講,建城後小石口城內外陸續建起各類廟宇(包括寺、庵、觀、堂、閣、壇)30多座,城內有老爺廟、觀音閣、馬王廟、李文廟(紀念名人)、萬神寺、奶奶廟、城隍廟、財神廟、羅漢廟。城外峪口有山神廟、龍王廟、五聖祠、河神廟,東坡有永鎮寺、十方廟、玉皇廟。關內有白衣寺,關外北有三清寺、文昌閣。離峪口3里遠的聞名山東側半山坡中有殊海寺。峪口東側的擁翠山頭(村人稱廟山)建有黑龍壇。此外,城內的每一道巷口建有一座五道廟,共有12座。這些各色各樣的廟宇反映了儒、釋、道、神等宗教文化的豐富多樣和融為一體。儒家觀念、信仰佛教、崇拜神靈形成了一種濃厚的風氣,誠心布施、建廟塑像、弘揚古風成為一種善行。

最著名的殊海寺和永鎮寺,均為應州十三大寺之一。聞名山背後(山之陽)的殊海寺建於唐代(當地人稱西滴水),2005年在山頂新建了菩薩頂佛光閣;村東坡下的永鎮寺,初建於唐代,為瀏凈山坊,又經歷代修繕,在明代正式命名為永鎮寺。現存的殊海寺、永鎮寺、佛光閣、觀音閣、城隍廟、聖母廟等,構成了小石口村蔚為壯觀的寺廟群。

小石口是雁門十八隘,位居應縣五峪口之中,明以來作為應州的軍事重鎮,500年間演繹了無數金戈鐵馬的激烈戰鬥場景。明朝,這裡是抵禦蒙古殘餘勢力的要塞。清朝末期,各地反清起義,風起雲湧。辛亥革命勝利後,1911年10月21日,應州龍泉村人孫本然率60餘人舉起反清大旗,他們佔據了小石口城,接連擊敗了應州知州組織的四鄉民團。後來因寡不敵眾,被大同府清兵鎮壓下去,孫本然英勇就義。1926年夏,閻錫山晉軍與馮玉祥國民軍開戰,國民軍攻佔應縣城後,又移兵向南山峪口據點進攻。雙方激戰一夏,未能攻克小石口、茹越口等南山據點。後晉軍在龍泉村反攻,國民軍敗退,撤出應縣。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我黨晉察冀邊區五大隊一個團進駐小石口,次年成立應山抗日聯合政府,八路軍領導的游擊隊在這裡多次同日偽軍進行激烈戰鬥。1941年農曆正月二十三日,日軍與喬日成部發生激戰,據守小石口的喬軍一個營和經過訓練的青年隊,依靠小石口堅固的城堡,抵禦日軍攻城。日軍久攻不下,就在城東、西兩坡架起高炮轟擊城內,然後用坦克撞開城門。小石口被攻破後,喬軍傷亡900餘人,日軍殘殺小石口村無辜百姓180餘人。此後,日偽軍佔據了小石口村。1945年在日本帝國主義滅亡的前夜,5月20日,八路軍領導的應縣支隊對偽軍分化瓦解,迫使佔據小石口村偽軍頭目唐雁川投降,應縣支隊佔領小石口。此後雁北軍分區獨立第十二團駐紮在小石口,與喬匪和地主武裝復仇隊多次進行殊死鬥爭。十二團官兵與小石口村群眾結下了魚水深情,他們幫助群眾擔水、磨面、掃院掃街。農忙時與群眾一起播種、收割,深受群眾擁護。

(四)

1948年5月,應縣城被解放軍攻克,喬匪殘餘張朴部撤退到大同,小石口村人民從此得到安寧。由於當時全國還未解放,可能是為防止國民黨殘餘勢力捲土重來,也可能是吸取應縣城內城牆堅固,解放軍三打應縣城損失慘重的教訓,決定把小石口城牆從東西南北方向各拆一個大口,四道城門全部放開。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小石口村遭受嚴重災荒,群眾生活極其困難,一部分群眾房屋因年久破敗不堪,就開始拆城牆的磚來碹窯房。由於當時政府文物管理意識不強,未及時制止和有效管理,拆城牆愈演愈烈,可謂「全民上陣」,拆下的城磚和石條碹了幾百間窯房,或用作蓋平房砌牆。拆完了村內的城牆,又到大崗拆內長城的城磚和石條。小石村、鮑堡、狼峪等村的群眾也開始拆內長城的城磚和石條,也有為蓋房來小石口買城磚的。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小石口村的城牆城磚基本被拆完,只留下南城牆為防洪的部分磚體。土牆主體大部分雖存在,但也殘缺不全。

就這樣,古色古香、堅固玲瓏的小石口古城在愚昧中毀壞了,只能喚起小石口人無盡的思念和回憶。

令人欣慰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文物保護,保護古城古村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小石口古城保護也迎來了新的生機。1986年,省人民政府把小石口——大石口段的「明長城遺址」列入了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鎮寺、殊海寺也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小石口水庫基本建成竣工,同時建設了投資1700萬元的小石口——三岔村二級柏油公路。小石口正以嶄新的容顏出現在世人面前。

作為一位家鄉人,我對保護小石口古城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希望政府把小石口古城以及村周邊長城(包括全縣各處的內長城)作為重點保護項目,多列保護標誌,專門責成人員負責管護,嚴禁拆毀。特別是小石口村內的殘留土城牆,不準村民任意刨下擴展院落或作為泥土使用。二是加大投入,實施小石口古城為中心的明長城保護和恢復建設工程。包括連接土牆殘體,可仿古修建恢復南城門,重建北城門、關北門,仿照明、清時的古建風格,整修城、關主體街道兩列房屋,可採取政府投資補助,村民集資投入的方式進行;兩街兩列房屋可建成商貿、餐飲、遊樂門店。三是加強古寺廟的保護和重建。對現存的永鎮寺、殊海寺、聖母廟、城隍廟、觀音閣、佛光閣,可由縣宗教局和南河種鎮兩級直接管理,改變目前管理不規範的現狀。同時,可重建城南瓮城的關帝廟(老爺廟)、關外的三清寺、村東的玉皇廟等,使之成為集儒、釋、道、神為一體的傳統文化基地。四是加大宣傳力度,應由縣文化旅遊部門組織,對小石口的古城、廟宇以及該村的自然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整理總結,挖掘研究其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社會價值。五是植樹造林,綠化小石口及周邊山坡。同時,在村內外重點路段以及寺廟周邊種草種樹,讓古樸古香的寺廟煥發生態文明的氣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縣今古 的精彩文章:

「娘娘疙疸」的來歷
小鬼子夜襲山會村 鄭大娘救走八路軍

TAG:應縣今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