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液病專家告訴您如何對待血小板降低

血液病專家告訴您如何對待血小板降低

血液病患者死亡,誘因大多是由於併發症,其中有一半是由於血小板低引起人體器官出血而發生的。其病因除外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為原發疾病表現外,多是由於繼發因素引起的,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溶血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纖維化等疾病引起的。下面專家主要介紹血小板降低的患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血小板降低的患者什麼情況下需要止血治療?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減少到20×10^9/L以下時,需要進行止血支持治療;

患者皮膚粘膜有明顯出血點,或者頭部瘀點、口腔血泡、牙齦出血等頸部以上部位出現出血點時,需要止血支持治療;

在出現發熱、感染、或者血液病後期患者體質虛弱的情況下,需要進行止血支持治療,因為感染釋放的炎症因子會破壞血小板,增加出血風險;

對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患者來說,只要出現出血點就要堅持輸注血小板和新鮮血漿,進行止血治療,防止DIC發生。

二、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如何治療護理?

血小板減少飲食要有規律,主副食應以高蛋白、維生素為主,如:小米、大棗、木耳、藕、蛋類等,忌食辛辣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精神過度緊張會導致血管擴張,引起腦出血等情況,因此要保持心情舒暢。

感染會釋放炎症因子損傷血小板,誘發出血,因此要要保持個人衛生,預防各種感染和感冒。

血小板減少患者血管脆弱,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管老化,更要注意防護,避免突然用力,避免磕碰,尤其是避免頭部損傷。

輸注血小板:輸注血小板對預防和治療因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種最常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降低致命性出血起到明顯作用。

輸注新鮮血漿、冷沉澱:對於血小板減少患者來說,如果伴有凝血功能障礙,需要輸注冷沉澱、新鮮血漿補充凝血因子預防止血。

輸注大劑量丙球蛋白、免疫抑製劑(地塞米松)進行衝擊治療,可以幾天之內明顯提升血小板水平,只能救急不能治本,且有一定副作用。

中西醫結合「免疫細胞激活療法」:近年來,免疫方法治療血小板減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濟南血液病醫院聯合國內外數十位血液病權威專家,借鑒國際最先進免疫治療方法同時汲取中醫精華,所創立的「免疫細胞激活療法」,中西醫結合特色治療血小板減少,改變了以往單純依靠激素、免疫製劑和單一中成藥治療的缺陷,達到康復率高、複發率低的診療效果。

經臨床觀察,患者經治療後1至2周即可減輕出血,3周後停止出血,平均42天血小板開始升高,有效率達98%以上。

備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小板減少病友交流會 的精彩文章:

TAG:血小板減少病友交流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