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馮承素《馮摹蘭亭序》作品欣賞

唐-馮承素《馮摹蘭亭序》作品欣賞

作者簡介

?

馮承素,唐代書法家。貞觀(627-649)時任內府供奉挧書人,直弘文館。貞觀十三年,內出《樂毅論》真跡令承素模寫,賜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戾君集、魏徵、楊師道等六人。並筆勢精妙,備諸楷則。」馮又與趙模、諸葛貞、韓道政、湯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蘭亭序》數本,太宗以賜皇太子諸王,見於歷代記載。時評其書「筆勢精妙,蕭散樸拙。」

傳世王羲之《蘭亭序》摹本(神龍本)自元代郭天錫後,一般衍稱為馮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鋒、斷筆、結字、行墨,均精徵入神。

《馮摹蘭亭序》卷,唐,馮承素摹,紙本,行書,縱24.5cm,橫69.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前紙13行,行距較松,後紙15行,行距趨緊,然前後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優於其它摹本。用筆俯仰反覆,筆鋒尖端銳利,時出賊毫、叉筆,既保留了照原跡勾摹的痕迹,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摹臨結合,顯得自然生動,並具一定的「存真」的優點,在傳世摹本中最稱精美,體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

據考,卷首「神龍」半印小璽並非唐中宗內府鈐印,而是後人所添,定馮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來流傳有緒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蘭亭」四字標題,引首乾隆題「晉唐心印」四字。後紙有宋至明20家題跋、觀款,鈐鑒藏印180餘方。其流傳經過,根據各題跋、印記和記載,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內府、駙馬都尉楊鎮,元郭天錫,明內府、王濟、項元汴,清陳定、季寓庸、乾隆內府。歷代著錄有:明汪砢玉《珊瑚網書錄》、吳其貞《書畫記》,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書考》、顧復《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阮元《石渠隨筆》、《石渠寶笈?續編》等書。刻入「蘭亭八柱」,列第三。

此本用楮紙兩幅拼接,紙質光潔精細。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稱「神龍本」。後紙明項元汴題記:「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為馮承素摹本。

【釋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馮承素《馮摹蘭亭序》作品欣賞

?

【馮承素《馮摹蘭亭序》作品欣賞】

您的支持使我們前進的動力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名家 的精彩文章:

《喜迎新春-翰墨飄香》著名書畫家閆品先生隸書、花鳥畫作品網展
三國-《魯孔子廟碑》作品欣賞

TAG:中國藝術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