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家鄉是個吃貨之鄉——牛華鎮

我的家鄉是個吃貨之鄉——牛華鎮

前言

多數人提到自己的家鄉,都是自豪地跟別人炫耀,我的家鄉有什麼佛寺,有什麼山,有什麼古鎮或者名勝古迹。而當你問到我的時候,雖然牛華鎮也是一個很古很古的鎮,也曾經是全國四大古鎮之一,早年最大的鹽都鎮。但說真的,牛華真沒什麼可以玩的,不過我依然可以向大家介紹的是,我的家鄉是一個吃貨之鄉

牛華鎮是麻辣燙+豆腐腦之鄉

我叫夏至,我是一個標準吃貨。還記得1月15日公司安排去廣元的時候,因為我每頓必吃肉,於是他們有了一個玩我的梗——老闆快上菜,她要吃肉

我愛吃肉是有原因的,因為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牛華人,除了在外讀書、旅遊,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小鎮上度過。

不太愛去牛華鎮街上逛

牛華鎮總面積48.7平方公里,它只有一條正街,從四官堂進入直到沔壩村出口,其他小分支都是從正街通往樂五公路(104省道)的小道,所以牛華的朋友常說牛華太小,抽一支煙的功夫便可逛完。

是的,牛華沒有什麼可以逛的。但這並不是我不愛在牛華街上逛的原因,而是牛華的街道到處都是誘人的美食

從白天開始,可以吃碗豆腐腦當早餐,畢竟吃碗面也就牛肉+面,不如吃碗豆腐腦,牛肉+粉+豆花+黃豆+大豆菜。牛華人吃豆腐腦還有句這麼的話:今天天氣好,上街吃碗豆腐腦

牛華有5家豆腐腦店,這都還是計算的主營為豆腐腦的店,不包括有些麵館也兼賣豆腐腦的。主要集中在四官堂到南華宮這一段,有黃孃豆腐腦、郭氏豆腐腦、公園豆腐腦、何四孃豆腐腦、九九豆腐腦。

讀小學的時候,最喜歡黃孃豆腐腦,因為它正好在我讀小學《震華小學》的路上,那個時候大概8角錢一碗吧,每天早上1塊錢的早餐費,吃碗豆腐腦又香、又飽、又暖和,完了還能剩2毛錢,買當時最火的零食《無花果》和《濟公開胃丹》,因為這兩樣都是1毛錢一袋的。

黃嬢豆腐腦

(不小心暴露了我是80後)

上初中的時候,就喜歡公園豆腐腦了,這家豆腐腦店開在菜市場的門口,所以它針對的人群主要還是牛華本地人,迎合本地人的口味,同時它的分量足啊,雖然吃了那麼多年,我還是特別愛吃,總想能多吃點。

公園豆腐腦

後來迷戀上九九豆腐腦,當它還在人市口賣的時候,覺得味道適合我。可是當它搬到南華宮這邊的時候,我覺得味道與從前不一樣了。不過何四孃與九九名聲在外,開了很多分店,外地人來吃的特別多。

何四嬢/九九

何四孃豆腐腦

九九豆腐腦

除開牛華的5家豆腐腦店,還有很多的經典小吃零食

比如雷四孃蛋烘糕,離我家不遠。這是一家火到了樂山,不對,是火到成都的蛋烘糕,遙想當年它還沒火出去的時候,我每天早上都會去吃一個雙層蛋烘糕作為早餐。

老闆娘認識我,也知道我最愛的口味是牛肉+大頭菜+香菜,咬上一口,牛肉里的油溢出來,再加上大頭菜的脆口,有嚼勁,有油膩。

雷四孃蛋烘糕

蛋烘糕店鋪

牛肉+大頭菜+香菜

然而現在每天都是排的長長隊,只有午飯時間才會只剩下幾個人,前幾天我剛吃了午飯,想說吃一個蛋烘糕,然而,我看著沒兩個人我才過去的,結果過去後,突然圍觀了一群人。他們在問三牛是什麼,我告訴他們是牛肉+牛肉鬆+牛肉絲,最經典的搭配。然後知道他們是從成都下來專門吃牛華美食的,吃了蛋烘糕還準備去吃豆腐腦。

我覺得蛋烘糕以後可能會火出四川吧!

我要不要現在去跟著學學手藝。

GIF

其實在蛋烘糕不遠處,會有一個移動攤鋪,賣薄餅和卡絲絲豆腐乾

薄餅豆腐乾

移動攤位

花生醬

我特別喜歡她家薄餅的餡兒,大頭菜絲+花生醬,有些店鋪喜歡用便宜些的蘿蔔絲做卡絲絲豆腐乾,但她家就用大頭菜,因為大頭菜才有脆和澀的口感,她家的花生醬也特別特別的香濃,是自己特製的。只是每個薄餅裡面只有一點兒花生醬,因為它是屬於點綴。

每次去我都希望能多加一點點,

就一點點就好。

GIF

南華宮公路邊上的眼鏡油燙甜皮鴨,那油燙鴨也是出了名的,而且那家店鋪還有好多的品種。

眼鏡油燙鴨

好幾次下班從樂山坐302回來路過的時候,都能聞到一陣鹵香味,那是對我的一個極大考驗,已經是餓到快極致的我,聞到這麼誘人的香味,滿腦子都能浮現出它店裡賣的產品:油燙鴨、鹵豬頭肉、滷雞翅雞爪、泡椒鴨爪、麻辣雞翅、白宰雞、涼拌豬耳朵、涼拌豬頭肉、糖醋排骨等等…………

油燙甜皮鴨

店內美食

寫到這,我已口水咽了又咽的。還記得曾經在外面讀書的時候,每次回來一定是帶油燙鴨,因為這算是牛華唯一能帶走的美食,可以抽真空,而豆腐腦這些,就只能來牛華享用了。

牛華大部分好吃的還都集中在晚上,從南華宮開始,5-6點才開始擺攤升火的西湖烤魚,紙包魚,面對面,於是走在這個街道中,將忍受史上最殘酷的「刑法」——忍受無法抗拒的美食誘惑。

西湖烤魚

紙包魚

雖然都是魚,但風格不同,而且兩家店各有特色,西湖烤魚是把魚先烤好,然後放入已經用各種菜打底的鐵盤中,淋上秘制的調料,再在炭火上烤制讓調料味浸入菜和魚中。而紙包魚是把魚和調料包入錫箔紙中,放在電烤盤上蒸,蒜味比較重,可能不喜歡蒜味的就有挑剔。當然西湖烤魚還有好吃的包漿豆腐、烤兔腿等,而紙包魚有吮指龍蝦、炒花甲等。

西湖烤魚

西湖烤魚

包漿豆腐

紙包魚

吮指龍蝦

紙包魚

轉到公路這邊,除開麻辣燙,有龍池烤魚、順福燒烤,再轉到碳壩市麻辣燙街。

燒烤

龍池烤魚

順福燒烤

進入麻辣燙街不多遠,右邊有一家胖哥餃子,生意特別好,餃子皮是用擀麵杖做出來的,點了之後才開始蒸,在坐著等餃子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店裡服務員在一旁包餃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肉餡,餃子皮特別薄。每次來的時候總是會點上一碗海帶湯,它家的冷串串也特別好吃,海帶湯和蒸餃、冷串串真的很配。

胖哥餃子

胖哥餃子店

新鮮的餃子

蒸餃+海帶湯

冷串+海帶湯

包餃子的阿婆說,餃子皮一周要蘸些水才能包的更緊,而包餃子的時候,左手要一直移動後面的餃子皮去摺疊,而前面的餃子皮不要管它,這樣的褶皺才更好看。夏至以前包餃子,就是把前後邊一起摺疊,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說不出來,今天算是找到問題所在了。

GIF

除開以上這些,更不用說牛華出名的麻辣燙,我有仔細的數過哦,簡簡單單的牛華鎮上一共就有11家麻辣燙店。

分別是和氣麻辣燙、郭氏麻辣燙、老舅麻辣燙、叄壹捌麻辣燙、八婆麻辣燙、周記麻辣燙、小娃雞湯麻辣燙、帥味軒麻辣燙、綠緣麻辣燙、五味鮮麻辣燙,最後一個算是硬生生加進來的吧,小龍坎火鍋麻辣燙,雖然在我看來它是屬於重慶火鍋系列,而不屬於牛華麻辣燙火鍋系列,不過前段時間舉辦的五通橋第一屆麻辣燙美食文化節里,把它拉入了麻辣燙陣營,我姑且算它是吧。

對,很小的一個小鎮上就有11家麻辣燙店,你知道是什麼感受嗎?出門走兩步,麻辣燙香味就飄過來了,吸上一口氣,仿若我已坐在了麻辣燙前面,但卻隔了一個玻璃罩,聞到,看到,卻吃不到

對於外地人來說,周記和老舅的生意比較好,因為在公路邊上,方便停車

周記/老舅

老舅麻辣燙

周記麻辣燙

麻辣燙一般都是默認的紅湯,因為它的名字叫麻、辣、燙,若是白湯便沒有了麻、辣的意味,只剩下燙了。當然肯定也是有白湯的準備,進麻辣燙店就需要說明是鴛鴦鍋,小娃麻辣燙店裡還有雞湯鍋底。還有些人喜歡吃滷味的,就會選擇郭四麻辣燙,因為它的串串有些是先鹵過之後再來燙,口感獨特,所以才會在這麼多家麻辣燙店裡存活。

郭氏麻辣燙

郭氏麻辣燙

麻辣燙

對於本地人而言,還是喜歡八婆的味道,畢竟它是起源最早的麻辣燙店,味道最傳統和正宗。

八婆麻辣燙

簽已備好,你來吃嗎?

如果怕吃了這麼多上火,沒關係,不用擔心。

在八婆麻辣燙對面還有一個移動攤位,在夏天的時候賣夏季解暑良品,比如三鮮冰粉(涼蝦+冰粉+醪糟小湯圓)、凍涼蝦等,而冬天的時候主要賣清熱解毒的蓮子羹(蓮子羹裡面還配有葡萄乾、炒花生米碎、櫻桃、三渣、果脯等),春秋季節了就賣爆米花,各個季節一個特色。

四季良品攤鋪

凍涼蝦(夏)

蓮子羹(冬)

你們說我在這麼一個美食當道的家鄉,能不成為吃貨嗎?所以,如果你們也喜歡吃,你們也是吃貨,歡迎到我家鄉來,從早上吃到宵夜,保管來一次就想來吃第二次

最後奉上牛華美食地圖

吃貨人必備的地圖

(公交路線,各路轉302)

吃貨們,我在牛華等你。

以上圖文均由夏至拍攝和寫作

轉載授權請添加夏至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至小站 的精彩文章:

手機拍照技巧之一——基礎構圖技巧

TAG:夏至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