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彩潔:臨城崆山白雲洞

陳彩潔:臨城崆山白雲洞

臨城崆山白雲洞

陳彩潔

上午11點左右,我跟隨沙龍採風團坐上了旅遊大巴驅往臨城崆山白雲洞。早就聽說這個溶洞形成於5億年前的中寒武紀,是我國北方一處難得的岩溶洞穴景觀,即將前往,心中不免有些激動。

到達景區後,竟然看不到一絲山的痕迹。帶著疑問,我與大家在導遊帶領下進入崆山白雲洞景區的正門。我們一行人談笑風生地走在石灰路上。隨著地勢的增高,起伏的群山終於展現眼前,它們的山脊並不是裸露的,在綠色植被的掩蓋下,像含羞而立的小姑娘一樣抿而不笑。山的出現,給我極大的欣喜,心想:溶洞即將在眼前了,這下可要一飽眼福了。於是早早把相機準備好,就等著按動快門留住精彩瞬間。

可沒想到,導遊帶領大家轉進一個山坡,她說:「下面我們去一個山洞,這是一個人工的布置的洞景,以西遊記中的故事和人物設置的,大家可隨意觀賞。」真是大失所望,溶洞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不知道觀賞了這裡能不能看到溶洞?

「接下來我們就要去崆山白雲洞了。」剛出洞口,導遊就沖著我們說。剛才低沉的心情不禁雀躍起來,我們隨導遊來到一個台階前,導遊說這台階有81級,「走完這些台階,你不會再有煩憂。」導遊用話筒沖著我們笑著說。這是給我們鼓勁啊,為這「沒煩憂」我們也不能畏怯這高高的台階。我信心十足地走在最前面,第一個登上了山頂。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一個低矮的洞口,望著小小的洞口,我不禁又產生了疑問,莫非裡面就是溶洞?我們隨著大家進入山洞。這時光線突然變暗,還沒等我們適應好,眼前卻又豁然開朗。這是一個巨大的山洞,在五光十色的燈光映襯下,洞內的景緻神幻迷離,好似來到一個世外樂園,心境陡然在此刻飛出了人世間的紛紛繁繁,神似如煙。

「這就是溶洞的第一個洞廳——人間洞廳。大家可以向頭頂看看,是不是像一個大大人字?」導遊指著洞頂讓我們看。我們仔細一瞧,果真像一個「人」字。我不禁吁嘆大自然的神奇。趕忙用相機把這神奇的一刻記錄下來。

沿著光滑的石路往下走,我們近距離接觸了這些鐘乳石。我終於禁不住去撫摸了它們,濕漉漉的,滑溜溜的,讓人感覺涼絲絲的。它們在微弱的光線下發著冷冷的光,但並不影響它們對我們的吸引。

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塔、石柱遍布。其中最大的石柱叫擎天柱,她足有五六層樓那麼高,大約有5米那麼粗,叫」擎天柱「真是當之無愧。其它的根據形狀也定了名字,聽名字就能想到它們的樣子,什麼霸王鞭啊,什麼懸空寺啊,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但卻讓人展開想像空間的。同時,這裡的石花比比皆是,還有白雲洞的一絕——網狀捲曲石,說它一絕是因為它在國內其它溶洞罕見。

天堂洞廳是溶洞內最大的廳。廳內垂簾懸幕,在各色燈光的映襯下富麗堂皇,猶如天堂。這裡有石鐘乳和石筍發生相對位移的「陰差陽錯」;有橫向生長的,形似樹枝的捲曲石「節外生枝」;有精美絕倫,被稱為崆山白雲洞第二絕的「玉簪對銀瓶」;「銀河天降」景觀表面麵粉狀的鈣化層,在地質學上稱為「月奶石」,對地質和古氣候的研究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一行人在導遊的解說和引導下,貪婪地觀賞著。沙龍中一個愛寫詩的朋友說:「這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設。」這句話絕對是經典之言,它是對神幻迷離的溶洞最精闢的詮釋。

溶洞的角落中布置著各色小燈,使洞內顯得更加撲朔迷離,也給遊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這給我們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因為洞內的石路有些地方並不平坦,甚至光滑得讓人不小心就會摔倒。我們大家互相照應著小心地跟著導遊行進著。

在進入第三個洞廳之前,導遊停住了腳步,轉身給我們講:「接下來是溶洞的第三個洞廳——龍宮洞廳。游線全長1華里,落差約50米,洞內瓊枝珠、水潭密布,很像龍宮。雖然景緻更為神奇,但有一定的危險性,朋友們根據自己的體力和承受力自由選擇路線,向左走進入龍宮,向右走就能出溶洞。」我們聽後都猶豫了,同來的兩個小朋友還沒等考慮好,早向左轉走向下面。我們只得跟了上去,這兩個小傢伙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弄得我們這些大人不勇往直前都不行。

這裡果然是景觀密集,一步數景,步換景移,石花、石筍、石鐘乳、石瀑布、石帷幕、彩色石幔等應有盡有,其中針狀石花在其他溶洞絕無僅有,也為溶洞一絕。我們隨著導遊往下行進,腳下逐漸有了積水,有的地方形成水潭,管理人員鋪上石板遊人才能通行。這裡洞口密集,只是有些地方被管理人員寫上了「禁止通行」的牌子,走在這幽幽的洞里,竟有些陰森恐怖。同行的人好像都意識到了這點,不知誰喊:「大家跟上,別掉隊!」「這要是自己來這玩,非得迷糊了不可,一準迷路。」又有人說。「這團隊旅遊還真好!」……大家別欣賞邊議論著。團隊意識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有些時候,某些東西會潛在的存在,只是我們沒感覺到;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它會很自然地流露出來。這時候一絲暖流遍布全身,遊玩得興緻更高了。恰值登一個直上直下的梯子,要是以往我肯定會畏懼而放棄,但這次我沒絲毫猶豫跟著大家一級級地登了上去,上去才發現這已經是路的盡頭,但卻讓人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仙山玉閣」,這是崆山白雲洞的精華。仔細觀賞真是名副其實,瓊樓玉閣,迷幻仙境,看久了讓人感覺身在其中,如在夢裡。

按原路返回,我們跟著導遊來到了地府洞廳。這裡更加陰森恐怖,頗似地府。獨眼怪獸、判官、牛頭、馬面等在這裡都「顯身」了,猙獰的樣子讓人不寒而慄。雖然如此,我們依然樂此不疲地品評欣賞著它們。

出了地府洞廳,溶洞所有景緻遊覽完畢,我們只得戀戀不捨地離開溶洞。

走出溶洞,帶隊導遊給了我們幾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紛紛走到賣紀念品的攤子旁,經過一翻討價還價給家人和自己選了幾件中意的工藝品。看看錶就要到導遊規定的集合時間了,我們幾個好友邊瀏覽沿途風景邊拍攝,一路趕回大巴車旁。

就在這時,一位老人挎著一個裝滿小工藝品的竹籃來到我們周圍。她走路顫顫巍巍的,似乎很可憐的樣子。我和一個朋友不禁動了惻隱之心,看看其他朋友還沒回來。我們便走過去和她攀談起來。老人很健談,對陌生人也不防備。她告訴我們,她80多歲了,以前有心臟病,還有白內障,眼睛都瞎了,腿也有病,於是在床上躺了好幾年。後來醫術發達了,兒子帶她做了手術,眼睛又重見光明,腿病也治好了,她竟然奇蹟般地站立起來還能自由活動了。看著老人說話緩慢而無力的樣子,我們問:「你的孩子們同意你出來賣東西嗎?」她看了看我們竟幸福地說:「同意啊,她什麼也不讓我管,就讓我只管在這裡待著,我呢,就當是鍛煉了。那幾年躺在床上把我憋壞了。能走能動又能看了,我還不多走走?這剩下的年頭都是賺來的,要是落在過去,誰敢想瞎子還能再看到東西?癱瘓了還能走路?感謝社會,感謝國家!」看著老人洋溢著幸福的臉龐,聽著她激動的話語,我們才感覺到我們的思想是多麼的狹隘和偏頗。老人一點也不可憐,她是在用自己不多的時光在體驗新時代的生活。這不就是一種生命的張揚嗎?80多歲的高齡依然在為社會貢獻著餘熱,認真地去體驗生活,這應該是崆山白雲洞另一道亮麗的風景吧!

陳彩潔,筆名毅然。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石家莊市作家協會員,天津市散文研究會會員。著有電子書《守望婚姻》《走過……》《女演員的尊嚴之路》;與姚祖妍合作編著《女演員的尊嚴之路》。散文、詩歌、小說等作品見多家文學報刊及微刊平台,已出版集散文、詩歌、小說、童話多種體裁的短篇文集《拾起被遺落的歲月》。現為《散文福地》雜誌編委,《散文福地微刊》執行主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作家 的精彩文章:

柴友蘭:南靖土樓印象
一條玉龍卧雪山,寒威千里望,萬古勢龍從

TAG:都市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