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中國哲學簡史》傳統魅力

讀《中國哲學簡史》傳統魅力

嘿 同學們

我們又見面了

歡迎再次來到曾凡朝讀經薈

哲思美文 以哲導行

這次 小編將帶領你們

走進《中國哲學簡史》的世界

下面就是齊魯師範學院

2016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本科一班的同學

帶來的精彩感悟

準備好了嗎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GIF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二)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汪含所寫的吧

讀書原因與簡介

讀這本書始於曾凡朝老師的介紹,也是對這本書的大名久仰已久。學習中國哲學,懂得了很多關於從先秦以來的中國傳統哲學的歷史,對儒、佛、道家的學說只是有了一個淺層次的了解。都說讀哲學能夠讓人明智,領略中國哲學的精神所在,會從古人那裡吸收到不一樣的東西。都說生活處處有哲學,我們高中學習基本哲學,也學習歷史,學習春秋爭霸,百家爭鳴,其中就包含著儒佛道法等學派哲學思想的爭鳴成長。雖然沒有讀完,但這本書也讓我體會到不少中國哲學傳統魅力所在。

借這本是英漢對照版的,考四級之前對這本書一些詞進行了些許了解。也通過上課對一些詞的翻譯了解到這本書。說起作者,馮友蘭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新儒家」。這本書起始目的其實是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讓外國人了解中國哲學的讀物,有的人說它有些晦澀難懂,但翻譯過來我覺得它應該是讀起來讓人能夠了解清楚它的大概意思的。有很多語言都言簡意賅,解釋地也是絲絲條理,不愧為享譽國內外好聲名的名家之作。有人也把它稱作普及中國哲學知識的大眾讀物。

書的主要內容

他講到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中國人跟西方人不太一樣,有教堂,每天祭拜,沒有那麼關切宗教,原因是哲學的意識太強了。講到通過哲學裡表達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成為人們心中的一個信仰。 我們高中課本中說哲學就是愛智慧。我們在生活中熱愛與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我所理解的是,我們作為一個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只有有了好的思想指導,提高了我們內心的境界覺悟,就會領悟到不一樣的對待改造這個世界的方法,才能擁有智慧,在智慧的指引下更好地生活。如性善性惡的人性問題,不管何為人之本性,用哲學的方法智慧,才能讓一個人成為它的善所在。

書中還講到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發展跟中國地理環境、政治經濟密切相關。春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現象。《中國哲學簡史》就是以司馬談六家說為基礎,簡略地描述了道儒墨名法陰陽六家的起源、發展。每一家都有自己哲學智慧獨特之所在,各學派又在各個方面相互吸收相互滲透,講到儒道兩家兩家講到「復」「反者道之動」時總結了影響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學會「居安思危」又要對未來充滿希望。懂得辯證法的道理,其實能解決我們心中的很多疑惑。辯證地看,不能操之過甚,也不能不作為。這也符合陰陽家的思想理論,其倡導的「陽盛生陰,陰極生陽」,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孔子的儒家由孔子創立,提倡「仁」與「義」,後來又經過孟子開創了儒家理想主義流派,而荀子則開創了儒家現實主義流派,秦「焚書坑儒」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又到後來的「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儒家經過各種波折,有時處於正統地位有時衰落,但從長久來看,儒學的仁義禮智信對中華民族品德發現存在著無可替代的影響與塑造力。老子的道家講究「自然無為」。加之與佛家思想的結合,重新形成被馮友蘭先生所稱的「新道家」思想,追求率性風流、強調自然自由。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因與道家思想的結合,產生了中國特有且對中國影響深遠的禪宗。雖然沒有像儒家那般得到官方支持,但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道家與儒家同等重要。

最終感悟

馮友蘭先生在書中有自己精闢獨特的見解,而且語言的運用上也是生動而又嚴謹的。有很多恰到好處的比喻,還有深入淺出的解說,讓這本書也讀來頗為有趣。總之是讓我改變了對真正哲學的觀念,其實沒有那麼高高在上,而是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凡朝讀經薈 的精彩文章:

讀《中國哲學簡史》心靈凈化

TAG:曾凡朝讀經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