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最好不要看這樣的文章

最好不要看這樣的文章

最好不要看這樣的文章

文 / 凈宗法師

凈聽

有人教我們要「學會接受一切的不公平」,我們最好不要看這樣的文章,似是而非,雜染不凈,很容易讓我們的心中毒,眼被蒙。

首先,它認定有所謂的「不公平」,明顯違背佛陀的教言,連基本的深信因果的正見都已虧失。

其次,它看到太多不公平,已是蠻忿滿胸。此種負面的信息,很容易勾動人們內心中的負面情緒。

再者,它以自己是一個受傷者,加傷者乃是外界、是他人,這樣他站在了眾人的對立面,也把責任一把推給並不存在的「他人」,典型的「嫁禍於人」「懷恨社會」。

最後,它把自己拔高為聖者。「看!我有心量,我有忍辱,我接受一切的不公平。」然而,「我」畢竟不是聖者,每一次的「接受不公平」背後,都蘊積著更加強烈的反抗意識與反抗力量。

這樣的人,是社會極不穩定因素,如隨時可能引爆的不定時炸彈,其爆炸的威力,與平時接受多少「不公平」成正比。一旦爆炸,立即從聖徒還原為魔鬼。

這個世界很公平,雖然不好,是苦,是火宅,是濁世,但沒有不公。因為萬法緣起,沒有一件私物,一切萬法都是「公」,何曾有私?何曾獨立存在?法界緣起,哪裡有半點不公?

外界沒有不公平讓我們去接受,唯一的不公不平是我們那顆心。心是禍首,有「我」故不公,不公故不平。不公平在這裡,與外界何干,與他人何干?

現在流行很多貌似勸善、靈修方面的書、文章,很有誘惑性。因為並非納入佛法軌道,而是竊取佛法為他所用,根本知見、目的已偏,世情雜染很重,但皆是聰明人,能說能寫,與世間結合緊密。而我們的心如果同樣雜染,便覺氣味相投,很容易被吸引,叫好,開始只是「參考」,漸漸便被同化。所以再三提醒有緣人,不要好奇、借鑒、參考這些雜染之物,過患非常大;要把心泡在法中、泡在純凈的法中。彌陀的法,最純最凈。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為濁世學佛第一難,曇鸞大師一千五百年前說的話,到今天尤為果驗。

抱定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不敢丟,最穩當,最保險。

如果家家戶戶都隨便往外扔垃圾,會怎麼樣呢?每個人都不負責任地把自己心中的煩惱垃圾傾倒向社會、世界,難怪這裡成了穢土。

阿彌陀佛、觀音菩薩每天不知要掃多少次大街,清除多少垃圾,地球才勉強可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視界 的精彩文章:

夢 彼岸聽書
念佛如服藥 懂理如懂醫

TAG:凈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