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桐柏山佛教源流考

桐柏山佛教源流考

桐柏山佛教源流考

內容概要:桐柏山雄踞在隨州和桐柏之間,跨越湖北和河南兩個省份,綿延逶迤,為古今高僧隱士修真托跡之所。早期的太白頂道教興盛,被稱為第四十四福地。清朝乾隆年間,始創白雲禪系,轉變為佛教名山。

關 鍵 詞:太白頂佛教 太白頂道教 白雲禪系

作 者:張倩

桐柏山主峰太白頂,又叫白雲山,因「大復橫雲」的壯麗景觀,又稱為雲台山。桐柏山地理坐標在東經113度和北緯32度左右。因其地處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山脊的分水嶺作用,形成了江淮兩個水系及流域,千里淮河發源於此,盤古開天地之初也在此。特殊的地理構造和險峻挺拔的雄踞之勢,造就了這裡多元性的文化類型。

一、桐柏山作為道教福地的早期歷史

桐柏山道教淵源流長,太白頂上建於漢時的「保安觀」、「金亭翠闕」歷為桐柏舊八景之一。「金觀台」為漢代開國君王劉邦所親題,武當派鼻祖張三丰曾在此修真,境內的祖師嶺道家的香火仍旺。由此桐柏山被中國道教尊崇為「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中第四十四福地,「金觀台」也被列為當時全國五大道觀之一。從此桐柏山被炎黃子孫視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淮河被華夏兒女譽為「風水河」。《舊縣誌》記載,傳說道教鬼谷子曾在桐柏山修道,蘇秦、張良曾在此辟穀養性。桐柏最早的道觀,有史可證並具有規模的是淮瀆廟和金庭館。金庭館建於南北朝,當時全國設五館,即廬山招真館、南嶽衡山九真館、桐柏山金庭館、茅山曲井館、太平山日間館,金庭館是桐柏縣古八大景之一。位於太白頂西北麓的桃花洞,相傳當年鬼谷子王禪在這裡修鍊課徒,孫臏在此事道學藝,潛心研究兵法,著書立說,並在山上種滿了桃樹。據《漢書·張良》載,張良輔佐漢高祖統一天下,積勞成疾,體弱抱病,為求長壽清凈,便隱逸山水。他說:「……(我)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1]於是他雲遊四海,足遍天下,尋至太白頂主峰一天然洞內隱居修身,故此洞名曰張良洞。

桐柏山道教現存的道教活動場所主要以東祖師頂道觀為主。祖師頂道觀始建於唐,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幾經興衰。國家落實宗教政策以後,信仰寬鬆,道人徐泰頂上山建廟修道,現已初具規模。

二、桐柏山佛教的濫觴

佛教自東漢明帝從印度傳入以來,印度佛教在和各類文化衝擊的調適中,歷經兩千餘年而不衰,和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碰撞融合直至紮根發芽,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佛教。其歷程跌宕起伏,有復興也有磨難,發展至清末,已經危機環伺,弊端叢生。獨禪宗一宗,因其深居大山,標榜教外別傳,稍盛。

根據《桐柏縣誌》記載,佛教傳入縣境,約始自唐代,止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派係為禪宗的臨濟宗和曹洞宗。臨濟宗先後有七世、三十一世、四十一世。臨濟宗第七世傳人為智空禪師,嗣演16字:智慧清凈、道德圓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其活動中心在鴻儀河鄉後棚村的一座建於唐代的清泉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臨濟宗二十五世僧湛口主持重修此寺,在「通」字下接演48字:湛然法界、方廣嚴宏、彌滿本覺、了悟心宗、惟靈廓徹、體用周隆、聞思修學、止觀常融、傳此妙理、繼古賢公、信解行證、月朗天中,該世現已衰落不存。曹洞宗傳入情況不詳。其活動中心在程灣鄉石頭庄村建於明代的黑明寺。該寺存有明成化十二年(1476)歲明禪師圓寂碑記。清道光三十年(1850),住持僧提禪等,將此寺茅舍換瓦。碑刻《曹洞源流》載嗣號32字:洪聖佛法、教演宗承、菩提善果、喜化真空、永遠利生、賢達克功、修性朗照、意金萬平,該宗現已衰落不存。臨濟宗三十一世傳入情況不詳。其活動中心在程灣鄉境內的白竹園寺(今屬湖北省隨縣)。該寺碑刻載嗣號28字:道本元成佛祖先、明如杲日麗中天、靈源廣闊慈風溥、照世真燈萬古懸,該世現已衰落不存。

三、白雲禪系的法脈源流

(一)華光祖師在太白頂的法脈介紹

根據《南陽民族宗教志》記載,臨濟宗四十一世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由四川省西昌縣紫微山宗林寺大和尚端德(號華光)傳入。該年,端德朝五台山,歸途中路過桐柏山,見此峰巒秀麗,白雲磅礴,遂策杖至道教勝地桃花洞,宣揚佛法,桃花洞為道教之地,有道士住持,天色漸晚,道士對祖師卻沒有半點熱情,拒不留宿。祖師見道士們如此的態度,非但沒有生氣,而是找個蒲團就地露天跏趺而坐。深夜時分,狂風驟起,風雪交加,雪落數尺,寒冷異常,道士們以為祖師必定被凍僵。第二天早上,風雪皆止,空氣寒涼而清新,道士們走出桃花洞,駭然吃驚,祖師依然端然而坐,且四周無雪,乃知此僧是高人,心生慚愧,遂盛情邀請至桃花洞內,大宴飲食,執弟子禮,後來逐漸被祖師的威德所感化,遂舍道為僧,分別被賜名、號為:圓明慧照、圓真慧凈、圓智慧通、圓法慧空。端德由自己名號起始,嗣演名、號派各32字。名派:端圓常寂,了極融通,直傳海印,妙演心空,性觀普照,道顯祖風,真智本覺,達法明宗;號派:華慧海雲,德法普浩,真如性體,清凈妙道,心含寶月,朗然潔皎,靈山一脈,古今光耀。不久,端德帶圓智、圓法回四川,留圓明、圓真在桐柏山傳燈弘法。圓明(出家前曾任湖北省當陽縣縣令)在太白頂建雲台禪寺,圓真(出家前為舉人)於桃花洞立普化寺。自此,端德派系在桐柏山迅速發展,並漸成獨據之勢,發展為以太白頂(亦稱白雲山)為主體的臨濟宗白雲系,奉端德為開山祖師。[2]

根據縣誌記載的「四川省西昌縣紫微山宗林寺大和尚端德」,筆者前往西昌縣,多處調研,並未找到宗林寺的任何遺迹,後來在四川辭書出版社編輯的幫助下,得知在四川省德昌縣有所宗林寺。原來,地域設置的歷史有所變遷。德昌之設,可追溯到元代。隨著國家統一,邊地收復,始有軍民屯田,在邊地設置。元朝至元十二年立定昌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合定昌、德平二路為德昌路。明初為德昌府,洪武二十五年,廢府置德昌守御千戶所,屬建昌衛。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衛改寧遠府,設西昌縣,德昌所為西昌附郭。乾隆二十七年(1761),裁所設巡檢司,西昌縣轄。民國時期德昌為西昌的分縣,一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德昌才正式建縣。德昌長期依附於西昌而存,即使地方史籍有載,也是只說西昌而不言德昌。所幸清人曾曰唯(咸同年間人)擬成《德昌所志略》一卷,記下了山川、民物、風土、人情,為纂輯《縣誌》提供了較為翔實的史料。

並且根據《禪門日誦》臨濟源流訣的記載,「四十一世善光端德禪師乾隆四十九年弘法於湖北太白頂保安寺續演派名號各三十二字」[3]。但是筆者到了德昌後發現,端德祖師在德昌是曹洞宗法脈,其禪法思想的轉變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二)華光祖師在德昌的法脈追蹤

德昌曹洞宗開創於清乾隆年間,自創始人覺達(號慈怡)起算,已傳14代。覺達號慈怡,湖北黃崗石洞渣灣人,生於清雍正八年(1730),8歲即在家鄉羅漢寺出家,年長具戒後諸方參學,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棲身於德昌解結寺。當時的解結寺「歷年已遠,瓦落佛殘」,覺達苦心經營,闡法授徒,堅持不懈。乾隆五十四年(1789),當地信善周維嵩因母親弟兄7人染疫而歿,乃求仗佛力,發心重修解結大殿,覺達主持這次解結寺的擴建。乾隆五十六年(1791)二月工程告竣,解結寺重現輝煌,覺達於當年(1791)九月十八圓寂。

覺達收徒有三:海德、海雲、海瀛,都各自主持寺院。其中又以長徒海德對佛教傳播影響最大。覺達長徒海德(號華光),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被剃於解結寺[4],率弟子廣修佛寺,問法傳教,「寧遠五屬僧人大半系其後裔」,被譽為曹洞開山祖師,對傳統佛教起過重要作用。曹洞宗以紫遺山(螺髻山)寺院為本院,「開山工程浩大」,先後建有兩閣十三寺,經麻栗鄉鹿廣溝入山至銅廠鄉大象坪,有宗林寺殘址。寺東為古佛坪,存和尚墳塔20多座,覺達墓在此。寺西南數里外,有華光墓塔,碑文歷歷可辨。

僧海德,號華光,俗姓龔,清雍正八年(1730)正月十九日出生。籍湖北黃岡縣,祖遷河南汝寧府光州光山縣。乾隆二十七年(1762),海德出遊至德昌解結寺,當年六月十九日披剃,皈依佛門,為覺達長徒,後受具於綿州萬佛寺。為苦練修真,海德越名山大川,到過廣東丹霞山、寧波天童寺、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等地。返四川後又在瓦屋山得到指點,示以螺髻仙境,遂回到德昌,取道鹿廠溝入山,置業山廠。乾隆三十六年(1771),海德結廬棲止於大象坪,斬樹破林,創宗林寺。[5]之後,又在米易、雅安和湖北太白頂等地開建叢林,授徒傳法,分宗立派。[6]

《德昌所志略》記:「今寧遠五屬僧人大半系其後裔。」被尊為曹洞開山祖師。乾隆五十一年(1786)海德已年過半百,始靜心在宗林寺傳戒,闡揚佛法,遠近道俗得受凈戒者眾。及至晚年,嗣續有人,自己則隱居於祖師洞。海德靜修四十餘載,蓄髮數尺,又號長發和尚。乾隆五十九年(1794)二月十二日海德了道歸西,肉身不腐,留廟世代奉祀。延至光緒乙巳年(1905),因雲遊道人點火竊見法容,烘燃金身。次年,宗林寺僧人為之砌墓塔於大象坪,遺痕猶存。[7]

四、桐柏山佛道勢力的消長

北宋時期,水簾洞成為桐柏道教聖地。金大定年間,道教分為全真道和正一道,桐柏兩大教派並存,後來以全真道為主,屬龍門派全真道。清代,道教在全國趨於衰落,但在桐柏卻頗為昌盛。清康熙、乾隆年間,全縣道教活動場所數十處,其中僅縣城內就20多處。乾隆四十九年,端德和尚到桃花洞,以佛法感化道人棄道歸佛,因為圓明入山修道前是湖北當陽縣令,因病棄官入山修養生之術而為道,時居太白頂道觀內石室;圓真曾為舉人。二人棄道事佛之舉,憑藉其在俗家的官位學識,頗具影響。此後山中道觀以太白頂為楷模,多棄道事佛,尊太白頂為祖庭,桐柏道教漸衰。民國時期,由於時局動蕩,廟宇倒塌,道人四散。

1952年尚有道士14人,1972年僅有一人。20世紀80年代以來,時有外地道士來桐柏傳道,並在月河鎮徐寨村的祖師頂和城郊鄉下劉灣村的八道河雙龍觀自立道觀。[8]相對於道教的衰落,佛教日漸興盛。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為臨濟宗白雲系的鼎盛時期,僧眾達600餘人。中華民國期間,雖受扒廟建學運動的衝擊和兵匪之患,佛教勢力仍然頗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僧人權益和正當的佛事活動得到中共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的保護。但50年代初,不少僧尼還俗回鄉。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使佛教深受其害,僧尼被驅趕下鄉,強制還俗,人數銳減。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佛教出現新的生機,元氣漸復,人數回升,且僧人文化素質相對較高。為使其儘快修學佛業,縣民族宗教事務局會同有關寺院,自1981年開始,先後選派部分僧人去北京中國佛學院、南京棲霞寺等地學習、接受培訓。也有一些僧人自主去廈門佛學院、四川尼眾學院等地深造。

200多年來,桐柏山和尚潛心佛業,名高天下,遍居海內外。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五台、九華、普陀、天台、峨嵋等佛教名山,白馬寺、少林寺等名寺,乃至台灣、香港、澳門、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斯里蘭卡、美國等地區和國家,都有白雲禪系的和尚或再傳弟子弘法。

結論

河南深處中原腹地,在孕育和催發中國佛教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般認為「永平求法」和白馬寺的創建是漢傳佛教的發端,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次年移居洛陽雍門外,敕建白馬寺,這是白馬寺作為「祖庭」和「釋源」的由來。桐柏山白雲禪系的德浩禪師和海法禪師先後住錫白馬寺,重興梵剎,讓在兵荒馬亂中荒涼的古寺再現生機。海法禪師在白馬寺的東端建成齊雲塔院,成為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場。

桐柏山深處中原腹地,在時代性轉換上,白雲禪系的早期出家人,以普通老百姓為主,部分僧人深山修持,農禪並舉,承繼百丈家風,在不自覺中也延續中國式山林佛教的發展。

白雲禪系雖然起源於地理位置封閉的桐柏山區,但是始終保持著開放性的視野,十分重視佛教的教育事業與對佛教學術研究的追求,這種現象在近當代白雲禪系僧人中尤其明顯。在僧信關係上,任何一個時代一個地區的佛教興盛,都和當地的信徒和群眾保持了恰當的互動關係。一方面出家人的良好素質能帶動更多的人走近佛教、接觸佛教,學佛環境的烘托和群眾信仰基礎的建造,更能凸顯佛教的影響力。

白雲禪系是一個地域性特色相對明顯的宗派,出家人和信徒都多來自桐柏山周圍地區,僧人們的嚴持戒律和苦行,為信眾樹立了模範形象,尤其是桐柏山地區盛產草藥,在出家人的團隊中,多有懂得醫術的禪師,他們自己種葯、採藥、製藥,免費給當地的老百姓提供醫療救助,他們高超的醫術和慈悲心腸,得到了諸多人士的讚許。白雲禪系這種有群眾基礎的弘法事業,顯示出其經久不衰的力量和無限的生命力。

白雲禪系歷代祖師們的無礙智慧和強大的與時俱進的能力,凸顯了佛教的生命力,能在不太尋常的時代中歸山隱修,力求自保,又在昌明的時代中隨順時代因緣而復出,承上啟下,使命運多舛的近現代的佛教沒有斷線,凸顯了禪法的力量。白雲禪系發展的二百三十餘年也是中華大地脫胎換骨的二百多年,白雲禪系的發展反映出特殊歷史時期中原佛教的觀念轉換,以圓融無礙的發展智慧,體現出近代中國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寫照。

河南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的撞擊與融合中跨越了1900多年的歷程,白雲禪系的近三百年的發展,匯入河南佛教的長河,有著自身的輝煌歷史和優良傳統,桐柏山佛教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重要地位。

[1]  班固撰,顏師古註:《漢書》第七冊,第2版,北京: 中華書局,1964年,第2037頁。

[2]  南陽民族宗教志編輯室編:《南陽民族宗教志》1989年12月版。

[3]  福建莆田廣化寺:《禪門日誦》,第367頁。

[4]  在城南十七里六所鄉新農村境。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有浙江紹興府王、吳二姓人氏奉派出師,落業六所興隆屯,其後建有家佛堂曰解結寺。明末,因屢遭兵火蹂躪,境內生民逃亡大半,十室九空,解結寺牆頹壁斷,參禪拜佛之事也隨之無聞,至雍正八年(1730)方漸復元氣。乾隆時有曹洞始祖覺達在此住錫,修建解結寺。乾隆五十四年(1789),當地周維嵩因家母妻弟兄七人染疫病死,欲仗佛力,起心重建解結寺大殿。是年八月動工,越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二月告竣。其樓閣華麗,殿宇寬宏,佛事興旺。清末復衰。解放前仍為曹洞僧人住錫處。解放後房產大多分給當地農民,正殿留作集體保管室。1983年2月恢復開放,1985年利用拆除縣城禹王宮棟樑瓦木等擴修廟宇,增其舊制,吸收僧尼,皈依弟子。現有住寺僧尼10人。解結寺以其地處鄉村,環境幽雅,歷史悠久,而吸引人們遊覽。

[5]  位於縣東螺髻山西麓銀鹿鄉境大象坪開闊台地上,環境幽雅,四周有山峰、草坪、溶洞、湖泊。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曹洞二世祖華光(海德)創建,佔地20餘畝,寺廟寬宏,俗稱大廟,內供文殊、彌勒、觀音、地藏、普利、維那諸像。據海德塔碑:海德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解結寺披剃。之後,雲遊6年歸來「乃入山,斬木破林,於其仙人洞下結茅棲止,興工創造宗林寺。寺成,聚四方海眾居之,弘揚法教」曹洞四世祖悟真在此披剃,後創建冕寧靈山寺。光緒年後,因交通閉塞,人跡少至,寺漸頹廢。解放後僅存殘垣墓塔。

[6]  德昌縣地方志委員會編纂:《德昌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7]  (清)曾曰唯撰:《德昌所志略》,德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92年11月版。

[8]  《桐柏文史資料》第八輯。

本文發表於《和南》2018年第1期總第1期

pp.25-29

歡迎關注河南佛教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佛教學院 的精彩文章:

TAG:河南佛教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