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拉西扯《三國演義》(1)開卷詞

東拉西扯《三國演義》(1)開卷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深沉、悲壯、豪放,意境清空、高遠,它縱觀歷代興亡盛衰,以英雄豪傑的成敗得失抒發感慨,表現出一種曠達超脫乃至「大徹大悟」式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這首詞卻不是小說作者羅貫中的作品,是明代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中的一節,清初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選為全書的開篇,後為台灣女作家瓊瑤引詞句為小說的篇名《幾度夕陽紅》,如今被廣泛傳唱。

能寫出這麼蕩氣迴腸詞作的楊慎,該會是個怎樣的人物呢?他要有怎樣的人生經歷,才會有這麼透徹的人生感悟呢?

楊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明代著名文學家,三大才子之首。嘉靖三十八年卒於戍所,年七十二,熹宗天啟時追謚文憲,所以後人常稱之為「楊文憲」。

楊慎是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之子 ,標準的官二代,是個根本不需要拼才華的主,但上天就這麼厚愛,給了他過人的才華。

他自幼就聰慧過人,十二歲時就寫出「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觀畫有詩云:「會心山水真如畫,名手丹青畫似真;夢覺難分列禦寇,影形相贈晉詩人。」十三歲時隨父入京師,沿途寫有《過渭城送別詩》、《霜葉賦》、《詠馬嵬坡》等詩,其中《黃葉詩》轟動京華。當時茶陵詩派的首領、內閣首輔李東陽「見而嗟賞,令受業門下」 ,並稱楊慎為「小友」。

楊慎二十一歲時參加會試,主考官已將他寫的文章列為卷首,不料燭花竟落到考卷上燒壞,以致名落孫山。這種意外對別人可能是致命的打擊,但對楊慎這樣的天才,只不過延遲證明自己的時間而已。正德六年二十四歲時,楊慎殿試第一,高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此登上明朝的政治舞台。

楊慎雖然出身高貴、才華出眾,但他為人正直、堅守原則、不畏權勢,決定了他日後政治生涯的異常坎坷艱辛。

明武宗朱厚照,就是史傳最荒唐的皇帝正德帝,不理朝政,喜歡到處遊玩。針對朱厚照荒誕的行為,楊慎不避斧鉞,於正德十二年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責怪皇帝「輕舉妄動,非事而游」。正德帝根本不理睬,楊慎氣憤不過,稱病告假,辭官歸里。

正德帝荒唐一生死時無子,時任內閣首輔的楊廷和迎立他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為明世宗,也就是史上最迷信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授楊慎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楊慎前途似乎一片光明,大有接班父親之勢。

但可惜的是,楊廷和卻不了解朱厚熜,簡直是替自己父子選擇了一生的瘟神。楊慎利用給朱厚熜講書的機會,經常聯繫當時實際情況教育朱厚熜,朱厚熜聽後很不高興,常常借故停止講書。楊慎性格耿直,既失歡於皇帝,又結怨於權奸。

朱厚熜「兄終弟及」,按照皇統繼承規則,朱厚熜要承認孝宗是「皇考」,自己的生父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朱厚熜即位後第六天,就下詔令群臣議定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按皇帝的尊號和祀禮對待,史稱「大禮議」。楊慎堅決反對,並率百官下跪撼哭,被皇帝廷杖兩次,充軍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縣),楊廷和也被削職為民。

楊慎在放逐滇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並未因環境惡劣而消極頹廢。他不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他編撰的《南詔野史》《雲南通志》《雲南山川志》《滇候記》《南中志》《滇載記》等著作,較為系統地梳理了雲南的歷史地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此後的雲南地方文化研究。每到一處,往往借詠邊塞奇花異草,抒發政治熱情。

楊慎編《風雅廣逸篇七卷》

嘉靖五年楊廷和患病,楊慎得以短暫回家探視,在返回永昌聽說尋甸的安銓、武定的鳳朝文作亂,便率領家僮和步兵一百多人,快速趕到木密所,與副使張峩用計擊破叛軍,平定叛亂。

世宗因大禮議之故,對楊廷和、楊慎父子極其憤恨,常問及楊慎近況,大臣則回答楊慎「老病」,世宗才稍覺寬慰。楊慎聽聞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縱酒自娛,遊歷名勝。 《樂府紀聞》稱他「暇時紅粉傅面,作雙丫髻插花,令諸妓扶觴遊行,了不為愧。」終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楊慎終不得還,按明律年滿六十歲可以贖身返家,但無人敢受理。

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明 陳洪綬《升庵簪花圖》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中「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托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松茂正干戈」。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梁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衝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里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當他來到有川南勝景之稱的西昌瀘山,看到這裡的美景與火把節的盛況後,在此吟出了名句《夜宿瀘山》:「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

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石馬泉亭詩頁》冷金箋行書

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明史》本傳曰:「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水流的囈語 的精彩文章:

東拉西扯《三國演義》曹操真的覬覦二喬嗎?
東拉西扯《三國演義》關羽致命之敗竟被老友長驅直入

TAG:春水流的囈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