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國小哥酷愛生魚壽司,結果太可怕了!竟拉出一條1.5米長的……

外國小哥酷愛生魚壽司,結果太可怕了!竟拉出一條1.5米長的……

一直以來,sushi這種食物都被西方社會奉為一種非常健康的食物。

每塊壽司都由各種顏色的蔬菜、魚肉和米飯組成,營養非常的均衡。

其中使用的魚類又經常是新鮮的魚生,熱量低、脂肪低,吃了不怕胖。

平日里,小編我也喜歡買壽司吃。

因為它包的五顏六色特別漂亮,而且拿走就能吃,又很快捷。

可是今天看到這條新聞之後,我舉著壽司卷的手嚇得直抖!

一個每天吃壽司的小哥體內,爬出了一條長達1.5米的絛蟲!

注意!!!高能預警!

下面的圖片和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

這位當事的小哥來自美國加州的Fresno,30歲。

他自己描述說,2017年8月,一個周一的晚上,他突然覺得腸胃不適,胃裡一陣絞痛,甚至開始血性腹瀉。

本以為自己只是吃壞了什麼東西引起的反應,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令他「屎」料未及。

他感覺到,自己的菊花外面好像吊著什麼東西......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最可怕的畫面,大喊道:「天吶!我的腸子拉出來了!」

緊接著,他使了使勁,這個「東西」就出來了。

他忍著惡臭將這個「東西」撿了起來,完全看不出來這是什麼。

但是接下來他卻發現,這個東西正在蠕動。

「天吶!這是條蟲!!」

當天晚上,他手裡拿著一個塑料袋,來到家附近的急診,要求醫生為他治療。

當天晚上值班和接待他的醫生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醫生Dr Kenny Banh,聽到小哥情況他沒有特別驚訝,因為之前他就經常聽到病人向他表述自己對於絛蟲病的擔心。

於是小哥將手裡的塑料袋交給他,Banh醫生打開袋子......

我勒個擦,他整個人嚇了一跳:

一個衛生紙筒上纏著一隻絛蟲!

但是,那時這隻蟲已經死了。

醫生將蟲在地上展開,拿尺子測量之後發現,這條絛蟲整個有1.5米長。

「可能因為太長了,所以它的一部分掉出了他的身體。」

Banh醫生表示,他也無法判斷這個蟲子是什麼種類,或者什麼時間進入到男子體內的。

但是來看病的小哥立馬錶示,一定是因為自己每天吃生魚片才導致體內出現了絛蟲!

小哥表示,他自己非常喜歡吃壽司,幾乎每天都會吃一次壽司或者生魚片。

最近一段時間內,他沒有去過其他地方旅遊或者居住,更沒有引用過任何不安全的水源。

所以他自己很肯定,一定是每天吃生魚壽司的習慣讓他的體內出現了絛蟲。

但是Banh先生表示,其實任何事物都有令人體感染絛蟲的風險。

問題不在於你是吃了生魚片還是壽司,問題在於食物加工的過程。

絛蟲是一種寄生蟲,可以侵入人或動物的消化道。

為了控制海鮮中出現的寄生蟲,食品監管部門規定,海鮮必須熟透或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特定低溫儲存。

可是在2017年1月份,一份研究卻發現,在阿拉斯加的冰水中捕獲到的三文魚種,感染了一種日本絛蟲——闊節裂頭絛蟲。

當時,該研究給出的結論表示:生吃來自美國和亞太海岸附近的三文魚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

這項研究共涉及了四種阿拉斯加三文魚——chinook,coho,pink和sockeye,此外還包括虹鱒魚。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日本絛蟲存在於pink salmon的肌肉里,位於靠近脊柱的地方。

這種絛蟲是世界上最常見也是最大的一種,最大可以長到9米,存活數年。

人體內感染這種絛蟲通常是因為食用生魚或者未完全熟透的魚,比方說三文魚。

起初進入人體內的只是蟲卵,但是在他們找到寄主之後就會迅速的長大。

康涅狄格大學傑出的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專家Janine Caira教授表示,這並不意味著每片生魚都遭到了感染。

但是,如果一個人每天都食用它的話,就增加了體內感染寄生蟲的可能性。

當然,拋開上面這些恐怖的照片不談,人體內的寄生蟲其實並不一定會對寄主造成多麼嚴重的傷害。

一般體內出現寄生蟲的臨床癥狀並不明顯,很多人可能會出現異樣的疼痛、腹瀉、嘔吐等癥狀。經過藥物治療,這種病症很容易消除。

Banh醫生後來也給上面提到的小哥開了打蟲葯,據說後來沒有其他寄生蟲再出現了。

不過Banh醫生說,小哥當場發誓再也不會吃壽司了,但是他說:「每個病人都會這樣說,但是他們最後還是會忍不住繼續吃的。」

編輯:夜狗子

來源:Washington Post

好消息!

悉尼印象開始賣票啦!

張學友演唱會、賈然鋼琴會、

Peter Bence鋼琴會

已經上線

有需要的趕快加客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悉尼印象 的精彩文章:

澳洲小哥正洗著澡,突然暈倒在地,差點沒命!這件事簡直防不勝防……
正式公布,悉尼身價即將暴漲!未來10年,這些地方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TAG:悉尼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