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味又健康的年夜飯?看這裡!

美味又健康的年夜飯?看這裡!

除夕到啦

浙江中醫藥大學官微

祝大家除夕快樂

還為大家特別準備了雙份驚喜

GIF

第一份新年禮物是

中藥材拜年表情包

快來選擇喜歡的表情

長按保存分享給大家吧!

GIF

GIF

GIF

GIF

GIF

第二份驚喜是

用這些中藥材做的年夜飯哦!

1.葯膳豬肉水餃

葯膳豬肉餃是由豬肉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屬於家常菜。具補中益氣、調補脾胃之效,疲勞、食少無味、脾胃虛弱、元氣不足者建議食用。

原料:豬絞肉1斤,水餃皮適量,蔥末1/2杯,薑末1大匙,補中益氣粉:5公克,人蔘5公克,甘草1公克,當歸1.5公克,陳皮1.5公克,麻油1.5公克,紫胡1.5公克,白朮2.5公克,生薑1公克,大棗1公克,鹽1/2小匙,胡椒粉1小匙,香油少許,醬油1小匙,米酒1大匙,糖少許

甘草

性味:甘,平。

歸經:歸心、肺、脾、胃經 。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葯。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當歸

性味:甘、辛,溫。

歸經: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扑損傷。

烹飪步驟:

1.將絞肉與補中益氣粉拌勻,再加入其餘材料及調味料拌勻成為內餡,再以水餃皮包起,水餃皮周邊用沾濕對摺或加摺邊。

2.水煮滾5分鐘,中間加2次冷水即可。

3.此道菜也可做成鍋貼,頭尾留空,水餃皮向左右輕輕拉寬,如此皮比較柔軟。

4.起油鍋,將鍋貼順序放入,煎2分鐘,倒入麵粉水1杯至淹過餃子,用大火煎煮5分鐘改小火至水份收干即可。

2.蒸年糕

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糯米

性味:甘,溫。

①《別錄》:"味苦。"

②《千金·食治》:"味苦,溫,無毒。"

③《日用本草》:"味甘,平。"

歸經:入脾、胃、肺經。

①《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陰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治消渴溲多,自汗,便泄。

3.木耳炒山藥(助消化降血糖)

山藥,自古以來,人們對它的讚譽就不少,而這不是因為口感,也不是因為外表,而是因為營養價值。山藥中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在過年時節,油膩食物淤塞在腸胃中不好消化時,山藥是最好的助手。另外,山藥中的皂甙還有潤滑滋潤的作用,可益肺氣,在冬季有感冒咳嗽 者,可以嘗試吃些山藥。而若是年夜飯時家中有糖尿病患者,更是應該選擇山藥了,它的黏液蛋白可有效幫助降低血糖,是食療的佳品。木耳經常被用做配菜,不僅 是它的口感好,更是因為它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它還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肌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年夜飯中,它既能成為全家團圓時餐桌上的美味,還能為全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原料:木耳、山藥、澱粉、食用油、花椒、蔥、蒜、鹽、蚝油、胡椒粉、青椒、柿子椒

山藥

性味:甘,平。

歸經:歸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花椒

性味:辛,溫。

歸經:歸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蛔蟲症;外治濕疹瘙癢。

烹飪步驟:

1.山藥洗凈去皮,切成薄片,木耳提前半天就用水泡上,泡開後撕成小朵,青椒和柿子椒取適量切成細絲。

2.坐鍋點火倒油,燒至3成熱時放入花椒、蒜片、蔥花爆香,倒入少量的水,放入木耳,轉成大火,翻炒片刻,再加入鹽、蚝油、胡椒粉調味。

3.最後,放入山藥和青椒、柿子椒,翻炒,用加水調好的澱粉收汁,就可出鍋了。

4.蔥燒海參(很適合老人、孩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參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但別看它長得圓滾滾的,卻含有極低的膽固醇,是一種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 科學研究證明,海參每百克中含蛋白質15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0.4克,鈣357毫克、磷12毫克,鐵2.4毫克,以及維生素B1、 B2等50多種對人體生理活動有益的營養成分。又因肉質細嫩,易於消化,所以非常適合老年人與兒童,以及體質虛弱者食用。當每次新年都是那麼幾道家常菜已經煩膩的時候,不妨做次海參,給自己的廚藝和家人的味蕾都帶來些新鮮感。

原料:海參6根左右、大蔥、油菜、糖、澱粉、老抽、食用油、黃酒、高湯(雞或骨頭湯)、食用鹽

食鹽

性味:咸,寒。

①《別錄》:"味咸,溫,無毒。""大鹽,味甘咸,無毒。"

②《本草蒙筌》:"味咸。氣寒,無毒。"

③《綱目》:"咸微辛,寒,無毒。"

歸經:入胃、腎、大小腸經。

①《綱目》:"走肺、腎。"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腎、肺、肝三經。"

功能主治:涌吐,清火,涼血,解毒。治食停上脘,心腹脹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齒齦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瘡瘍,毒蟲螫傷。

烹飪步驟:

1.發海參後切成1.5厘米寬的長條。

2.大蔥切成長條的寬片,油菜成棵的切成四塊,澱粉加水調好備用。

3.鍋中倒入一些油,以小火慢慢把蔥炒香,炒得略微金黃後加入糖,再以小火加熱,油糖混合後,慢慢炒出糖色,可加一點老抽上色。但千萬不要放多,不然海參易苦而且回縮。倒入黃酒、高湯適量,放入海參,蓋上鍋蓋,小火燉上25分鐘。

4.時間一到,就可依據個人口味,加入少許鹽,用調好的水澱粉勾芡,即可出鍋。(註:切好的油菜要先用水焯好,擺在盤邊,既是裝飾,吃起來又爽口。

5.羊肉腐竹煲(最適合冬季)

羊肉最適合在冬季食用了,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還可暖胃暖身。除此以外,羊肉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 虛畏寒、腰膝酸軟等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只是羊肉的做法要有講究,一來不要油炸,過於肥膩,二來要選好配菜。在這道菜中,配菜腐竹就很不錯。腐竹是大豆磨漿燒煮後,凝結干制而成的豆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其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還能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原料:羊肉、腐竹、青椒、洋蔥、食用油、料酒、生抽、食用鹽、蔥、姜、八角、花椒、茴香

生薑

性味:辛,微溫。

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於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八角茴香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用於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

烹飪步驟:

1.羊肉洗凈後,切成0.8厘米寬的肉塊,腐竹切成塊用冷水泡開。

2.鍋內的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待羊肉表面變色後就撈出羊肉。將肉放入高壓鍋中,倒入適量的水,再放入蔥段、薑片、八角、花椒、茴香少許,用高壓鍋壓10分鐘後即可關火撈出。

3.洋蔥洗凈後切成寬絲,用油炒香後,盛出放在盤子的下面,待羊肉腐竹出鍋後倒在其上。

4.倒油,用蔥爆香鍋後,放入羊肉,翻炒幾下後,加入腐竹、料酒、生抽和開水,浸沒羊肉,大火燒開後,小火燜上20分鐘,出鍋前放入之前切好的青椒、柿子椒絲、適量的食用鹽,就可出鍋了。

6.芥藍爆筍尖(助消化)

人體的飲食要講究酸鹼平衡,在大魚大肉等酸性物質的同時,還要有芥藍這種鹼性食物的存在。芥藍中含有有機鹼,這使它帶有一定的苦味,能刺激人的味覺神經,增進食慾,還可加快胃腸蠕動,有助消化。芥藍中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防止便秘,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心臟病,讓它成為餐桌上的一道 養生菜再合適不過了。而筍尖是竹筍中最嫩的部位,含有的氨基酸、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以及多種維生素,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食材。

原料:芥藍、筍尖、食用油、蔥、鹽、柿子椒

烹飪步驟:

1.芥藍和筍尖洗凈後,都切成滾刀塊,柿子椒切成絲。

2.鍋中倒入適量油,油熱後,放入蔥花爆香,倒入少量的水,下入芥藍和筍尖,轉成大火,翻炒後,加入柿子椒、鹽。

3.最後,用澱粉水勾上一層薄薄的芡,就可出鍋了。

7.素燴湯(解膩必備湯)

餐桌是不能沒有湯的,而過年吃夠了油膩食物,來碗解膩的素燴湯,心情和腸胃都會瞬間舒暢的。

原料:土豆、黃瓜、干豆腐、胡蘿蔔、雞蛋、木耳、香菜、胡椒粉、鹽。

胡椒

性味:辛,熱。

歸經:歸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用於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欲不振,癲癇痰多。

烹飪步驟:

1.土豆切成細絲,先下鍋炸成金黃色。

2.黃瓜、干豆腐、胡蘿蔔還有需要之前泡好的木耳,洗凈後都切成細絲。

3.雞蛋要提前打散備用,鍋中放入水,水開後,倒入,打成蛋花,然後依次放入干豆腐絲、黃瓜絲和胡蘿蔔絲,攪拌幾下。再放入鹽、胡椒粉來調味。

4.出鍋前撒上適量的香菜末,然後把之前炸好的土豆絲放在湯的上面,就大功告成了。

所謂「未吃年夜飯,不知年滋味」

距離新的一年(戊戌年)就沒有幾個小時啦!

祝願家人皆團聚,今夜除夕闔家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中醫藥大學 的精彩文章:

流感破壞了春節的心情?別慌!中醫預防有妙招!

TAG:浙江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