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年那日,中華名將殺的倭寇血流成河,威震敵膽

那年那日,中華名將殺的倭寇血流成河,威震敵膽

1592年,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朝鮮戰爭,妄圖侵吞朝鮮,朝鮮派使臣向明朝求援。

明朝接受了朝鮮的請求,於1592年底派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率明軍7萬多人東渡,與朝鮮軍民會合,配合作戰。

1593年2月19日(明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經過周密的部署,明軍對敵人發動了強大攻勢。李如松親自率領敢死隊向盤踞在平壤的日軍精銳部隊發起衝鋒,戰鬥非常激烈。勁弩齊發,煙焰蔽空,中朝將士奮勇當先。 激戰到中午,日軍紛紛抱頭逃竄,中朝軍士凱旋人城。平壤戰鬥共殲敵1萬多名,俘虜不計其數,使日軍聞風喪膽。

平壤戰役的勝利意義不僅僅在於收復一座平壤城,也不是消滅10000多個日軍士兵那麼簡單。這場戰役的勝利徹底打掉了侵朝日軍的囂張氣焰,大明帝國出兵的消息如同炸雷一般令整個朝鮮半島的日軍聞風喪膽,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咸鏡道、開城的日本駐軍紛紛放棄城池爭相南逃,一路狂奔全線後撤了400餘里,全沒有了"長驅直入大明國"的狂妄和膽色。豐臣秀吉妄圖以朝鮮為跳板攻佔大明繼而建立其所謂"大東亞帝國"的迷夢,被明軍的鐵蹄和大炮撞擊的粉碎!李如松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復失地五百餘里,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復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餘名,僅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另一則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現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據《朝鮮史》記載,此戰共殲滅日軍一萬餘人,燒殺溺斃無數,逃散者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萬曆三大征考》記載,平壤之戰"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明軍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憑此一戰,威名遠播明日朝三國。

值得一提的是,李如松父親李成梁是明朝大將,鎮守邊境壓制蒙古女真各部多年,轄區內無敢逆其鋒者,李成梁曾經殺死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死後才有努爾哈赤的崛起。

後來有人評價,李成梁,李如松不死,努爾哈赤斷無機會。兩代名將,國之棟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陳之遴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變得非常的無恥
安徽這個地方出過皇帝,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