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未准入境化妝品盤點:864批次產品出局,歐萊雅等大牌陷質量門

2017年未准入境化妝品盤點:864批次產品出局,歐萊雅等大牌陷質量門

國家質檢總局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要負責全國質量、計量、出入境商品檢驗、出入境衛生檢疫、出入境動植物檢疫、進出口食品安全和認證認可、標準化等工作。國家質檢總局會定期公布每個月的未准入境食品、化妝品的名單信息。縱觀2017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未准入境化妝品數據,可以發現許多信息。

黑榜常客前三甲:美日韓

2017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並未准入境的化妝品多達864批次,共來自29個國家或地區,主要是其他化妝品、膚用化妝品和口腔類化妝品等產品,項目多為包裝不合格、貨證不符和標籤不合格、超過保質期等多種問題。

在29個曾被拒絕入境的化妝品產地中,美日韓無疑成為了黑榜的常客。其中,韓國上榜的次數多達11次,僅在2月份未入榜,共有120批次的產品被拒入境。日本和台灣則均以9個批次,位列二三名。而美國未准進入的化妝品達到了209個批次,被據入境的次數也到達了8次。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209批次被拒入境的化妝品中,6月達到了104批次,為精油類產品,被拒原因是超過保質期;11月達到了90批次,主要為供給免稅店的科顏氏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為包裝不合格。

大牌頻現身

許多消費者都有一種大牌就一定不會有問題的想法,但事實果真如此嗎?2018年1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7年11月未准入境的化妝品信息》。11月可以稱得上是2017年質檢名單中最「熱鬧」的一次,此次共有365批次的化妝品被拒入境。

在這一次的名單中,歐萊雅旗下多個品牌如聖羅蘭、蘭蔻、碧歐泉、科顏氏等多個品牌的唇膏、睫毛膏、粉餅、爽膚水、潔面乳、眼霜、面膜等產品赫然在列,不合格原因全部為包裝不合格。隨著中國化妝品消費逐漸趨向高端化,蘭蔻、聖羅蘭等高端品牌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對於在中國市場大量吸金的歐萊雅集團而言,產品曝出質量問題也並非第一次。在2017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化妝品名單中,蘭蔻、聖羅蘭共計8款唇膏被曝出含致癌物質,而蘭蔻部分產品被曝出部分產品含有腐爛動物屍體煉製的動物油。

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太平洋也是黑榜常客。2017年1月,愛茉莉旗下中高端品牌蘭芝三批次產品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5月,蘭芝男士舒潤保溫濕霜又因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被拒入境。根據資料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隸屬於葡萄球菌屬,有"嗜肉菌"的別稱,是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許多嚴重感染。8月,愛茉莉太平旗下三種不同規格包裝的洗髮水品牌呂,因為包裝不合格而上榜。12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進口食品化妝品安全風險預警通告(進口商)》名單中,愛茉莉太平洋與利華都成為了警告對象。

在12月的未准入境化妝品名單中,不乏知名品牌。網紅卸妝膏芭妮蘭、麗得姿、佑天蘭、佳麗寶以及資生堂全部榜上有名。2017年10月,麗得姿冰河水修復面膜因超過保質期被拒入境。12月,麗得姿水庫竹炭補水面膜貼再次因超過保質期而上了黑名單。經過倫敦城市大學研究員發現,很多過期化妝品都含有糞腸球菌,是一種容易導致腦膜炎的細菌。除此之外,貝德瑪、得鮮、施華蔻、美迪惠爾、OPI等一些不乏消費者熟知的品牌,在過去的一年裡都曾因不同的問題而被拒絕入境。

誠然,在2017年里,不乏過期化妝品流向中國的案例,例如麗得姿、施華蔻、高絲等品牌。縱然漢高後來稱通報前已主動申請報廢,但對於自產自銷的漢高而言,會出現過期產品肖旺中國的情況依然是企業監管不力所造成的。而蘭芝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愛詩黛菈面膜被檢驗出含有銅綠假單胞菌、黴菌與酵母菌超標、菌落總數超標等問題更是讓人不寒而慄。總而言之,消費者曾經十分信賴的國際品牌也並非全是優品。進口產品就是「質量的保證」這一錯誤觀點,在質檢總局的嚴格監管之下如今也逐漸得到糾正。如何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對消費者負責,這是所有進口品牌當下需要努力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商社 的精彩文章:

消費者呈年輕化,美妝品牌為何「背道而馳」打起了抗皺招牌?

TAG:美商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