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文字中用了那麼多漢字,那麼明治維新前,普通百姓說漢語嗎?

日本文字中用了那麼多漢字,那麼明治維新前,普通百姓說漢語嗎?

原標題:日本文字中用了那麼多漢字,那麼明治維新前,普通百姓說漢語嗎?


日本文字是從漢語辭彙中吸收過來的,如今還能看到很多漢字的影子。 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廢除了漢字,那麼在明治維新前,日本的普通老百姓說漢語嗎?


(日本人)


漢字是形、聲、義相統一的象形文字,它不僅是符號,而且還是藝術,是科學,是文化。在日本的遠古居民,是沒有文字的,於是開始借用漢字記錄。在唐朝的時候,由於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日本派出大量的訪問人員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和科技,所以有大量的古代漢語辭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


於是,日本人開始用漢字記錄,且是官方文字。根據資料記載,日本學者諸橋轍次編撰的《大漢和辭典》中收入漢字5萬餘個。這個數量足以說明,日本對中國的漢字是非常依賴的。


據日本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載,應神天皇十六年公元年,《論語》、《千字文》等漢文書籍傳入日本。 日本保存至今的一些金石文獻,如公元世紀中期的紀伊隅田八蟠神社銅鏡銘文、船山古墳大刀銘文,以及武藏稻荷山古墳鐵劍銘文等,都是日本使用漢文的早期材料。


(日本的源氏物語抄)


最開始,日本官方通行古代漢語,也就是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


不過,在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對漢語進行了改造。當時有這樣一個政治背景,日本開放海禁,與歐美交通往來,發現落後的清王朝不再是日本學習的榜樣,歐美國家要比清王朝發展的好。而日本人通用的漢字,某種意義上象徵日本是中國的小弟,於是就有人想改造漢字。


1866年,日本郵政制度創始人有前島密提出了廢止漢字意見書,倡導全部用假名而不用漢字,其後彼自由民權論大師福澤諭吉亦在1873年發表「文字之教」一文,主張不用生僻的漢字,把常用漢字限制為兩三千字。

昭和五年(1930年)前後時,富有急進的教育家高唱「禁用漢文,廢止漢字」 。日本政府接受此建議,規定在國民義務教育期間的教育漢字為八百五十字。


於是,漢字在日本大一統的地位被攻破,出現了基於改造漢字出現的日本文字。



(日本人)


日本文字是漢字改造後的文字,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在日本人明治維新前,通用漢字的時候,他們是否也和中國人一樣,說漢語呢?

其實,漢字在日本的讀法有訓讀及音讀兩種,前者即日本原來的語言,而後者則系外來傳入之音。音讀又因傳入的時地之異而復分為漢音、唐音、吳音。不過,這種日本話中,夾雜著個別幾句漢語詞句。換句話來說,日本本地的老百姓還是說日本話的,而不是中國人所說的漢語。就如他們原來本來有語言,但是沒有字代替,借鑒漢字後,就將漢字指定了特定的意義。


不過,漢字進入日本後,還是有很多有知識的人是和中國人一樣說漢語,使用漢字的。因為當時的中國是科技文化強國,如果要想與強國學習,就要學漢語。【參考資料:《日本語概論》、《新明解日本語》、《日本國家概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漢字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人為啥把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者稱作「沙皇」?
孝庄太后死後,為啥不和丈夫皇太極皇帝合葬?

TAG:每日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