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養生小常識

今年春節來得有些晚,臨近「春三月」。而一些春季養生常識需要注意。春季是個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的美好季節。春季養生應以養肝為主。飲食方面應少吃酸性、辛辣食物,宜吃些涼性、甜味食物。春季後氣候仍然乾燥,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除此之外,春季有哪些養生小常識呢?

1.早上梳頭、晚上泡腳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卧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風毒腳氣,勿令壅滯。」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

2.每天堅持多喝水

每天堅持多喝水,能夠增強身體系統的循環速度,緩解緊張的身體機能,提升預警能力和能量消耗。其實喝水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是減肥。如果你每天攝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3.不要急於減穿衣服

春天因氣候變化大,加上陽光普照,常讓人忽略初春的善變與寒冷。因此,衣著最好慢慢減少,不要一下子換上夏季的短袖短褲,寒邪傷肺,容易導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於減穿衣服。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捂的度就是不能過汗。如果天氣很熱了還里三層外三層地捂著,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4.抵禦春困有妙招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蔔、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飲食忌過飽,一日三餐不要吃得太飽,否則胃過度膨脹,人容易犯困。

5.多吃甘溫之品

中醫學認為,「春日宜省酸刪甘,以養脾性」。那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的時候,肝氣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呈現脾胃虛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保養,宜選甘溫之品,忌酸澀。性溫味甘的食物:穀類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麥;蔬果類如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肉食如牛肉、鯽魚、鱸魚、黃鱔。

6.啟動身體的引擎

冬季人體新陳代謝變慢,陽氣下降,春暖花開之時,正好可以重新補充身體的陽氣。

「多主少副」 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注重調養脾胃,而米飯與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春季養生小常識 安全知識

「多菜少果」 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春季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儘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少吃水果並不是說不吃水果,而是要適量的吃。春天氣溫回暖,人們愛吃酸甜的水果來解渴。但水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傷害脾胃。

「多奶少肉」 即多喝奶類,少吃肉類。春季是萬物復甦、陽氣生髮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牛奶是全營養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類人群春季養生的首選佳品。肉類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發胖,誘發「三高」。

「多水少油」 季節更替帶來多風、乾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癥狀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簡單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多彩少單」 即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顏色和口味單調的食物。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春季飲食健康小常識

多吃主食少吃副食

春天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感冒等疾病。此時如果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增強體魄,還容易消化,保護腸胃。

春季養生小常識 安全知識

多吃蔬菜少吃水果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儘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而水果多數生冷食物,吃太多容易損傷脾胃。

多吃乳製品少吃肉類

牛奶等乳製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我們補充營養的首選。而一般肉類中的膽固醇都是非常高的,因此,春季過多的吃肉類則是容易發胖的。

多喝水少吃油膩食物

季節更替帶來多風、乾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春季其實也容易導致上火,進而引發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癥狀。建議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多吃彩色食物少吃口味單調食物

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春季養生小常識 安全知識

春季飲食注意事項

1、規律飲食去火潤燥

春天尤其要注意飲食,吃飯不要飢一頓飽一頓,少吃大魚大肉等肥膩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茶。

2、水和蜂蜜化燥必備

春天,乾燥的天氣容易消耗掉人體內的水分,所以,春天多喝水是第一要務。《本草綱目》上記載,蜂蜜有「清熱、解毒、潤燥」等功效,是「健康長壽的妙藥」。早上起床喝一大杯溫蜂蜜水,對化解「春燥」很有好處。

3、水分夠,蔬果足。

春燥固然和空氣乾燥、濕度低有很大關係,而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身體水分、維生素和優質脂肪儲備下降,都會引起諸多春燥反應。所以,早春時特別需要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深海魚油,這樣可以避免和治療讓人煩惱的「上火長痘」,保持肌膚滋潤。

4、少吃過咸過辣食物和乾果

身體乾燥的另一原因是吃辛辣、過鹹食物太多。而炒貨類食物除了乾燥外,往往還含有很高的鹽分。所以,儘管堅果營養價值較高,也不能無限制地吃。

春季養生小常識 安全知識

5、寒性果蔬清熱解毒

既然是「上火」,那麼就需要寒性的蔬菜或水果降火,比如芹菜和梨子。芹菜可以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盛、皮膚粗糙的人來說很有益處,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梨子是眾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其他如苦瓜、番茄、香蕉等,也是春天化燥的好蔬果。

春季養生常識有哪些?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也變得活潑精神起來,春季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也是養生的好時節。想養生,就必須知道一些養生常識。那春季養生小常識具體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去了解一下。

1、防風。

在中醫中,春季為風邪主令。而「風為百病之長」,風邪是外來致病因素的第一位。

專家介紹,春季人體陽氣生髮,肌膚腠理疏鬆開放,容易被外來風邪所侵,引發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這在中醫中都屬於溫病的範圍,正是春季的高發病。」

「外風」之外,還需防「內風」。張勇介紹,風氣痛於肝,肝陰不足或肝失所養,都會誘發肝風。肝風內中或肝風上擾,則容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病。

2、防寒。

乍暖還寒時候,氣溫上下波動較大,初春防寒尤其重要。專家介紹,一防外寒,外界氣溫變化寒氣入侵,易引起感冒等疾病;二防中寒,即為寒氣所傷。「含傷陽,心屬陽,寒氣入侵,心臟首先居之,因此,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3、春季宜養脾胃。

肝屬木,脾屬土。春季肝氣上升,則使肝木過旺而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養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調養。「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腸胃功能長期不好的人,在這個季節調養脾胃,對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幫助。」專家說。

4、春季宜養諸不足。

經過漫長的冬天,人體的各個器官機能都消耗較多,加上春季陽氣生髮,容易造成陰陽不調的狀況,出現陽虛癥狀。如脾陽虛者胃口不好、大便溏濕、氣若少神,腎陽虛者手足冰冷、腰膝酸軟等。順應自然界趨勢,春天也是養諸不足的好時機。

「養諸不足的基本原則,還是以補陽為主。」專家說,春夏養陽,也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養生要訣。

5、溫補陽氣,忌酸宜甘。

專家介紹,如今正值初春,寒氣未退,依然可以服用一些溫補食物,如韭菜、蔥、姜等物,以補全身陽氣之不足。

但隨著天氣漸暖、陽氣漸升,溫補可逐漸減少,轉而多吃一些調和肝氣、營養心神的食物。首先忌酸,因為酸性收斂,不利於陽氣生髮和肝氣疏泄。其次,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緩的食物,如茯苓、山藥、百合、大棗等,能夠起到緩和緊張煩躁情緒、養育心神、調暢情志的作用;地黃煮粥或枸杞煮粥服用,還可以起到補養肝陰、使肝氣陰陽調和的作用;常按揉足三里,可調養脾胃;常按摩背部肝腧穴,可以滋養肝陰。

6、防火。

在中醫理論中,肝臟的病理機製為多實少虛。如果春季調養不當,容易引起肝火上升。專家介紹,五臟相通,肝火上升也會影響到其他臟腑,引起心火、胃火、膽火等,出現心煩易怒、夜夢驚悸;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口苦口乾、脅肋脹滿等不適癥狀。

專家還提醒,陰虛體質的人群,在春天還容易出現虛火上升的問題,出現心慌失眠、耳鳴頭暈、腰膝酸軟等問題,因此也要防虛火。

7、適當春捂,少怒多喜。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大病」,防風防寒都需要做到「春捂」,不宜過早換掉棉服,尤其是體弱多病者,不可驟然換上春裝;此外,春天儘管溫度開始升高,但柚子、梨等性寒的水果也該列入忌口名單,以免損傷脾胃陽氣。

8、注意休息、動靜結合、忌動怒發火、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是春季養生的要訣。

「這些都可以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誘發肝風肝火,有助於陰陽協調。」張勇說。

9、閑暇無事時可按揉太溪穴、湧泉穴,可以引火歸元,清瀉虛火。

以上就是關於春季養生小常識,春季養生講究防風防凍,適當春捂,最宜補肝補胃。春季養生小常識,十分實用,是你春季養生必不可少的指南。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調理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電腦族養生運動:如何做腰部鍛煉?
立春前後我們需要怎麼養生調理

TAG:調理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