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蘊含哲理的俗話

蘊含哲理的俗話

歲月流逝,青春易老,人年齡一大,就愛回憶過去,腦海里越來越喜歡老祖宗留下的那些蘊含深刻哲理的俗話,聽起來朗朗上口,話糙理不糙,深刻琢磨,早早領會,讓我們在人生路上少走彎路,畢竟洞明世事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嘛,人變得成熟、豁達一些,通向成功的可能性還大一些,下面我把自己聽到、見到的俗語抄錄給大家,加強個人自身學習,洞悟人生哲理。

一首:人在世上多交往,為人處世要留神;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酒逢知己要少飲,畫到舌尖留三分;緊睜眼睛慢張口,惡語傷人生禍根;狐朋狗友害人命,骨肉親情連著筋;人的一生德為本,別忘父母養育恩。勸誡世人與人交往時,要真誠為本,善於從交往之人言談舉止之中,認清其面目,是否為可交之人;同時告誡世人,說話時不可輕言誑語,要三思而行,親人之間相處要遵循祖宗忠告,「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多麼深刻警醒,古人早已認清,親情最怕計較。

二首:有地不種倉庫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小時不教成混蟲,長大不學成懶龍。一人說話全在理,兩人說話見高低。好鐵要經三回爐,好書要經百回讀。先訂樁子後系驢,先撒窩子後釣魚。學問多深不滿足,過失再小不放過。這幾句俗話說的就是中國傳統家庭的耕讀傳家,「詩書繼世長,耕讀傳家久」,是幾千年傳統農耕家庭的理想終端,放眼今日,讀書仍然是大多數家庭孩子改變命運的方式,記得小的時候,讀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時候,深深地記住了老師的講解,做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想有所建樹,必須不遺餘力,廣泛涉獵,不斷思考,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就是實踐,盡信書不如無書呀,如今憶起,仍然受益匪淺;後面的意思就是教育廣大學子,書不厭多讀,要多讀,更要多思,才能有收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真是半點不假,不要著急功成名就,學問需要不斷積累,同時加強自身的個人修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最終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淺淺的一點讀書心得,一起回憶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