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臂部腫物的不同就醫經歷

臂部腫物的不同就醫經歷

費娟是一家外企的白領,文文弱弱的,雖說不上健壯,但健康狀況良好。可近來不知什麼原因鬧的,左小臂下長了一個紅棗大小的腫物,不疼也不癢,只是生長的速度挺快,且有向內部發展的跡象。一位有過乳腺癌病史的親戚的動情忠告,讓她平靜的心一下懸了起來,即刻與丈夫電話商定,明天就到腫瘤醫院查個究竟。

浮躁的醫生才會輕易給患者手術

費娟去的這家腫瘤醫院是華北地區規模比較大的,所以總是人滿為患,主任級別的號雖然高達65元,卻也早早就被掛滿了,據說人家是天不亮就來排隊拿號的。費娟和愛人沒辦法,只好掛了一個副主任的號,等了將近一個小時,終於坐到了黃醫生的面前(每位醫生的桌上都有一個小木牌,上寫他們的名字和職稱)。

黃醫生40歲左右,白白凈凈的,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說話倒挺爽快,與他的相貌有點不相稱。聽患者簡單講述病情後,黃醫生邊用手摸費娟小臂的腫物邊說,你們養什麼都可以,就別養瘤子。見「瘤子」二字把患者嚇了一跳,他便補充說,是腫物就得除掉,什麼性質的都不能養。檢查完腫物後,黃醫生神情凝重,眉頭微蹙,對費娟夫妻對瘤子性質的詢問,遲遲未做回答。他思考了一會兒說,你們先去門診看一下,看他們能不能做個小手術。不能做,你們再回來,我再給你做。費娟夫妻有點慌神,大禍臨頭的恐怖,一下罩住了他們的心。

門診的大夫很倔,心不在焉地摸了摸費娟小臂上的腫物,就拒人千里地說,你長的這個東西提不起來,快去找黃大夫吧,我們可給你做不了手術。費娟夫妻的心再一次提到嗓子眼,看著妻子淚眼婆娑的樣子,丈夫的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看見轉回來的費娟夫妻,黃醫生並未感到意外,在他的眼神里有一種不難察覺的,隱約顯現的,獵人觀察到獵物的興奮。

即刻手術似乎成了費娟夫妻的唯一選擇。黃醫生還是重複著自己不能養瘤子的口頭禪,並安慰他們說,你們可以多花一點錢,不用排隊立刻做切片化驗,是良性的咱們皆大歡喜;如果是惡性的你們也不要太害怕,我可以擴大創面,將腫物切得更乾淨一些。他還邊說邊演示,要在腫物處挖一個核桃大小的洞,他誠懇認真的神情,令人不可能對他的話產生懷疑。

「除了手術,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嗎?」費娟渴望用非手術的方式解決問題。

「應該說沒有,至少我認為沒有比手術更好的治療方法了!」

「那請問,是什麼原因使我長出這個腫物呢?」

「這不是我該關心的問題,無可奉告。」

見費娟夫婦猶豫不決的樣子,黃醫生還是重複著他的口頭禪,咱養什麼都可以,就是別養瘤子。養虎成患,養瘤子不僅成患,而且要命啊……

就是這句催命的口頭禪,讓費娟夫婦少了幾分驚恐的同時卻頓生幾分疑竇,當然還有黃醫生鏡片後幽幽閃爍的獵手眸光。

就在費娟夫婦拒絕手術的第二天,他們在飯店偶然結識了一位名中醫,得知他們的情況後,這名中醫立刻拿出自己的銀針,只一個療程,外加7付湯藥,費娟小臂上的腫物半月內便逐漸消失了。

樂極生悲,悲極生喜,看著已然平復的小臂,費娟總是懷疑上面隱約可見一個核桃大的傷疤。

醫生的本領應該體現在手術之前

一年後,費娟因工作業績突出,被外方經理派往美國本部工作。又過了半年,為了讓即將就學的孩子熟悉英語,費娟將她帶到了美國。孩子學英語的積極性挺高,進步也很快,從和媽媽對話到與周圍的美國小夥伴順利溝通,英文水平簡直是日新月異。就在費娟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欣慰之時,麻煩接踵而至,孩子的胳膊上竟然也長了一個腫物,比自己當初長得還大,而且生長速度極快。

在露易斯維爾市的肯塔基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兒科部,一位叫羅傑·彭羅斯的實習醫生接待了她們。彭羅斯一邊仔細聽費娟介紹情況,一邊認真做著記錄,然後才給孩子做了檢查。他坦率的告訴費娟他是頭一次接診這樣的病歷,他要去找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

工夫不大,一位叫喬治·科恩的醫生便趕來了。聽完彭羅斯的介紹後,科恩向費娟母女作了自我介紹後,蹲下身對費娟女兒說:「你好!我能檢查一下你的胳膊嗎?」

得到默許後,科恩從孩子的手腕和前臂查起,把她的胳膊仔細地摸了一遍。見母女倆的神情有些緊張,科恩微笑著說,孩子身上的腫物一般都是良性的,但作為醫生必須針對不同病例表現出的不同特點,反覆推敲,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惡性腫瘤一般摸起來都很硬,與之不同的是,腫大的淋巴結雖然不是很軟,但摸起來卻不是很堅硬。還有,囊腫摸著也很軟。孩子的腫塊摸起來很硬,不像是良性淋巴結腫大,因為淋巴結摸起來能四處滑動,並且一般長在腋窩或肘部,不會出現在上臂的中部。腫塊發紅,有觸痛,是感染的癥狀,而摸起來堅硬又是腫瘤的癥狀。所以,很難馬上得出結論。

科恩醫生告訴彭羅斯給患兒做血液檢查,同時使用抗生素,因為局部感染的可能性極大。為了證明判斷是否準確,還要對孩子的臂部做超聲波檢查。讓費娟不解的是,人家始終不談「手術」二字。

下午,醫院的工作人員正在交接班,科恩醫生快步走來通知費娟說,她孩子的腫塊是淋巴結,放射科醫生懷疑是「貓抓病」,然後湊到近前向費娟耳語了幾句,讓她策略地詢問孩子是否有被貓抓的經歷。

以前人們認為貓抓病很少見,現在發現,貓抓病是兒童淋巴結腫大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致病菌的英文名叫Bartonella henselae,常見於貓身上,特別是小貓。孩子一旦被攜帶病菌的貓抓傷或咬傷,細菌就會進入他們的體內。在3到10天內傷處可能會出現一個不大的紅色腫塊,幾天後細菌逐漸繁殖,患兒出現發燒、頭痛等癥狀。這時,細菌進入淋巴導管中,複雜的淋巴導管系統能把液體、病菌和廢物排出淋巴組織。當細菌繁殖並吸引能產生抗體的免疫細胞時,淋巴結開始變大變硬。幸運的是,貓抓病一般會不治而愈。

後來的一系列檢查都證明了科恩醫生判斷的正確。超聲波圖像顯示,孩子的淋巴結之所以特別硬,正是因為感染的很嚴重和病情發展迅速所致。

「還有一個謎沒有揭開。」一旁的彭羅斯不解地說:「我幾次問她,她都說從沒有和貓接觸過啊!」

「你問的方式不對,當一個孩子感到自己可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的時候,他們會下意識地否認自己的行為,況且家長多次囑咐她不許接近小動物。」

科恩說的一點不錯,在母親的關切詢問下,孩子很快就承認了幾周前曾被鄰居的小花貓抓破胳膊。

讓費娟感動的是,出院後,科恩和彭羅斯幾次來電話詢問孩子恢復的情況,並告訴她一些應注意的事項。有一次費娟實在憋不住了,就問科恩醫生,你們當時為什麼沒有想到手術呢?

科恩被問愣了,莫名其妙地反問道:「手術?在沒有完全弄清病情的情況下誰會貿然手術呢?難道中國的醫生會如此莽撞嗎?要知道,手術絕不是萬能的,醫生的本領恰恰應該體現在手術之前。當然,戰場上的外科醫生另當別論。」

謝過科恩醫生後,費娟長出一口氣,再一次慶幸自己逃過了那次兇險的手術之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科學養生 的精彩文章:

找出原因輕鬆抗壓

TAG:大話科學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