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土原創】喝茶

【本土原創】喝茶

GIF

茶於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之列,足見茶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人類有了文明的歷史,便有了茶的存在,可見茶在歷史中的淵源。文人雅士,凡夫俗子,皆以茶為消閑之品,清涼解渴,迎往送客。文人雅士,常以茶會友,聚友,吟詩、作賦,享人生之大品味,凡夫俗子,亦以茶迎送客人,行禮樂交往之雅情,也或於生活中解渴、清心除乏,高人雅士亦常於茶中參禪悟道。茶是性情之物,茶是禮樂之品。日常交往中,倘遇一貴客,沏好茶以待之,足象徵了對客人的尊貴。茶是大眾之品,茶是高雅之品。於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享受,意趣。茶在胸間暢通抵達,入咽喉,過腹腔,其意趣殊途千里,有消渴者,有清心者,有蕩滌者,有悟道者……眾之飲者,足顯了飲者之高下。

茶有喝茶,飲茶,品茶,皆為其解渴之目的,其意趣消受之甚遠,遠之,亦顯了飲者之眾相。

體力者,享它原始之本質,物之天性,解渴、除乏已足矣,心閑之士借茶消閑時光,文人畫士以茶吟詩作賦,弄風吟月,行文人之本,高人雅士飄逸者,於茶中參禪悟道,品人生之大性,享人之大雅。茶使精神暢達,茶性靈得升華。

茶有茶文化,酒有酒文化,皆為禮樂之先備,一為剛烈,一為清雅,其形一體,其味不同,其趣亦不同,清雅者常以茶為知己,品人之性靈,飲酒者,以酒交天下義士,對酒當歌,把酒言歡,享豪放人生,二者其趣遠矣。

飲者,一杯進了腹腔,便有了各自的享受暢達,高雅者,享受它的甘芳,啟迪著人的性靈,凡夫者,且受一碗,解渴除乏升清氣,己足矣,悟道者,借茶參悟禪機,消人之苦乏。茶真乃佳品,能解渴,能清心,能除苦乏,能盪腐氣,能悟道遁人生之大樂。古往今來,以茶會友,以茶交友,以茶悟道,以茶品性,茶真乃性情之物。

某日,一友邀我於西風樓吃茶,清風徐徐,月光如水,室外月下有竹,竹旁有溪水,潺潺而流,涓涓不止。清風搖竹影,竹影送清幽,環於幾室,馨香芳厚,沁人心脾。及至,友相招,入室,與友寒喧,環室內正牆中央,懸一山水畫條幅,溥雲在上,淡黃映蒼茫掩翠機,松濤,怪石,草廬結一體,兩旁配一聯,上聯:做人在人上人上人,下聯:看雲在天上天上雲,近窺細端,乃黃濱虹一山水畫,畫與聯實有妙趣。吾與友莞爾一笑。仄身落坐案几旁,窗口下設案幾,宜興硃砂紫壺置案幾中央,列茶杯四周。主人執紫銅壺注水於爐火上,吾與友曰,此銅壺之精緻,手柄處已磨放出黃光,想必有年月了,友曰:此壺乃清朝光緒年間之物,屬祖傳,吾甚愛之,吾曰,既甚愛之,何不收藏作了古物,以觀瞻而養眼?燒水之物,鐵壺少乎?友曰:不然,鐵壺燒水,其質硬,茶乃柔性,性情之物,剛過於柔與茶相剋,傷茶之性,損茶之性也;又如我這煮水之木炭,粟炭之火質雖好,然火力亦太硬,有傷茶性太過。煮茶之水最好以柏木作炭燒水沏茶,最佳。窮茶之理,亦物之理。器物,木炭,水質,茶具,於高人之品茶,斷不可不識乎,然此亦非庸人,俗人所能及乎。少傾,水開氣騰,友於淡綠色園形鐵盒中取劍毫茶葉小撮,擲紫砂壺中,緩慢加水沏之,掩蓋而坐,友述茶之妙趣,述茶之優劣,述茶之性靈……滔滔,滔滔,友乃品茶高人,友性情之人,俄傾,主人執茶壺於手,沏茶水於杯中,二人各執一杯,吾亦執一杯入懷,雙手托杯送於嘴唇,以嘴輕拂氤氣,入口細呷,慢咽入喉,復又呷之,咽之,氤氣過胸腔入腹底,清香甘洌,在胸間腹腔回暢,味綿長,味清純,味甘厚,淡而有味,香而不過,盪人腐氣,提人清氣,於茶中品甘芳,於茶中品物之性靈。我復細呷之,友曰:此茶何哉,吾曰:此茶乃茶之上好品,尤在這清風搖竹影之晚,享之,甚佳,友曰:某日得一友相尊,價錢不菲,吾又呷之,入咽,細品,曰:確乃上品,友曰:此乃石橋茶爾,產地湖北遠安石橋坪村,此山層巒疊璋,雲霧裊繞,在遠安西山之巔。"哦",吾附和。想,大自然仙山出名茶,好茶沾仙氣,與大自然相連,好茶真乃大自然造化,友曰:此茶雨前劍亳也,於茶,我已醉,置下不表。

戊戌年正月初二日晚

於聽雪齋

春節快樂,恭喜發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謝貴明《茶 音樂 人生》
減肥茶、食譜也要根據體質

TAG: |